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544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连接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所述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其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齿轮槽螺栓和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所述齿轮槽螺栓的槽型采取齿轮槽,所述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包括支架和自锁螺母,其中,支架中间为连接孔,两端为连接耳片,自锁螺母上设置有沉头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齿轮槽螺栓和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的组合结构,实现了混合结构单面连接,螺栓扳拧性能好,安安装后表面质量高,隐身性能好,而且螺母具有游动纠偏功能,降低连接对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增加了大规模钉群连接的协调性,保证了连接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连接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飞机机翼普遍采用多梁厚蒙皮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将机翼上所有的载荷都集中到主接头上,导致根部接头区域载荷非常大。钛合金梁和复合材料蒙皮被广泛应用到机翼设计中,这就带来了这两种材料的连接问题,比如连接件安装协调性差,拧紧力矩无法控制,缺少大直径埋头连接件等等。目前国内单面连接一般采用十字槽螺栓和托板螺母的方式,如HB6565和 Q611S-93,螺栓为钛合金十字槽沉头螺栓,螺母为托板自锁螺母,这两种标准件存在以下缺占-^ \\\ ·(I)标准件最大直径均不超过10mm,无法满足设计需求;(2)螺栓槽型为十字槽,扳拧性能差,拧入时极易滑丝,无法保证拧紧力矩,同时槽口破坏使表面质量差,不利于飞机的雷达隐身;(3)托板螺母无纠偏能力,对螺栓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高,钉群连接协调性差;(4)要保证螺栓螺纹不进夹层,必须加托板螺母垫片,螺栓长度选择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对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低、安装连接质量好的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其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齿轮槽螺栓和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其中,所述齿轮槽螺栓的槽型采取齿轮槽,所述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包括支架和自锁螺母,其中,支架中间为连接孔,两端为连接耳片,自锁螺母上设置有沉头窝。所述沉头窝的深度为2. 6mm。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采用齿轮槽螺栓和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的组合结构,实现了混合结构单面连接,填补国内大规格单面埋头连接件空白。螺栓扳拧性能好,保证安装顺利,同时能很好的控制拧紧力矩;提高复合材料的连接性能,满足对孔精度和垂直度的要求,安装后表面质量高,隐身性能好。螺母具有游动纠偏功能,降低连接对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增加了大规模钉群连接的协调性。每种长度的螺栓所适用的夹层厚度在螺栓设计时可根据沉窝头方便计算出,安装时螺栓长度选择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齿轮槽螺栓的侧视图;图3是齿轮槽螺栓的主视图;图4是游动托板螺母的侧视图;图5是游动托板螺母的主视图,其中,I-齿轮槽螺栓、2-游动托板螺母、3-支架、4-自锁螺母、5-沉头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其是本技术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该连接组件由齿轮槽螺栓I和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2构成。如图I所示,安装时先在开敞情况下将游动托板螺母2连接到安装结构上,再单面操作安装齿轮槽螺栓I。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所述齿轮槽螺栓直径12mm,材料为Ti6A14V,与混合结构电位接近,防止电位腐蚀。槽型采用齿轮槽,与十字槽相比,其扳拧性能提高了 30倍以上,安装容易,能很好的控制拧紧力矩,拧入后槽口不会变形,表面质量好,提高隐身性能。螺纹大径修正,表面采用“涂二硫化钥+涂十六醇”处理,提高其安装性能。 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5,所述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包括支架3和自锁螺母4。其中,支架3中间为连接孔,两端为连接耳片,以提供足够的拧脱力矩,保证自锁螺母制动。所述自锁螺母锁紧性能要求为“第一次拧入最大力矩9. SN · m,第五次拧出最小力矩I. SN · m”,保证螺栓的拧入和防松。另外,游动托板螺母上设置有2. 6mm沉头窝5,在螺栓拧入时起导向作用,从而不需加垫片,且还保证螺纹不进夹层,提高连接质量。同时根据沉头窝5的深度还能计算出每颗螺栓适用的夹层厚度,在安装时根据夹层实际厚度选用合适的螺栓。游动托板螺母,通过游动调节,具有一定的游动纠偏量,降低连接对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提高大规模钉群连接的协调性。另外,本技术采用定力扳手进行安装,螺母的游动纠偏能力和适当的锁紧性能,保证螺栓能顺利拧入并起到防松作用;螺栓的高扳拧性能,能保证螺栓顺利拧入并控制拧紧力矩在35Nm 45Nm范围内。综上所述本技术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除了保证最小轴向破坏拉力外,还能起到游动纠偏的作用,保证螺栓能顺利安装,同时增加大规模钉群连接的协调性。而且沉头窝的设计避免了加垫片,还能保证螺栓螺纹不进夹层,提高连接质量,并通过控制锁紧力矩,提高安装和防松性能,因此非常适用于飞机混合结构之间的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齿轮槽螺栓和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其中,所述齿轮槽螺栓的槽型采取齿轮槽,所述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包括支架和自锁螺母,其中,支架中间为连接孔,两端为连接耳片,自锁螺母上设置有沉头窝。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窝的深度为2. 6mm。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连接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所述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其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齿轮槽螺栓和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所述齿轮槽螺栓的槽型采取齿轮槽,所述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包括支架和自锁螺母,其中,支架中间为连接孔,两端为连接耳片,自锁螺母上设置有沉头窝。本技术采用齿轮槽螺栓和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的组合结构,实现了混合结构单面连接,螺栓扳拧性能好,安安装后表面质量高,隐身性能好,而且螺母具有游动纠偏功能,降低连接对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增加了大规模钉群连接的协调性,保证了连接质量。文档编号F16B37/00GK202628731SQ20122008662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专利技术者胡利, 杨军, 杨家勇, 甘建, 何娅梅, 张庆茂 申请人: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混合结构连接的大直径单面埋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齿轮槽螺栓和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其中,所述齿轮槽螺栓的槽型采取齿轮槽,所述沉头窝游动托板螺母包括支架和自锁螺母,其中,支架中间为连接孔,两端为连接耳片,自锁螺母上设置有沉头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利杨军杨家勇甘建何娅梅张庆茂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