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施工
,具体是ー种方钢管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钢结构建筑具有強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及エ业化程度高等特点。钢结构构件通过连接节点组成结构体系,节点形式的选择对于结构整体性、可靠度、建设周期以及附属构件设计施工有着直接的影响。钢结构节点主要实现梁、柱、支撑等构件的拼接及连接。已有的钢结构节点形式多样,根据节点传カ特性可分为刚接节点、铰接节点和半刚性节点。连接方式有焊缝连接、螺栓连接、铆钉连接等,铆钉连接现在已很少使用。 现有钢结构节点存在一些缺点,例如I、焊缝连接施工エ艺高、高空作业难度大以及产生电火花等问题不利于钢结构建筑的现场施工。2、焊缝连接耗时多不利于实现钢结构建筑的快速安装。3、一般的钢结构节点由于存在盖板、耳板、法兰板等构造,需凸出被连接构件,对相邻构件设计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如为了实现上下两根等截面钢管柱的拼接,盖板、耳板、螺栓等凸出于柱的四周尺寸,墙体的布置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方钢管灌芯内套筒对穿螺栓拼接节点,要解决现有方钢管的节点连接方式现场施工操作不便、连接构件设计施工复杂、节点刚度不足,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钢管灌芯内套筒对穿螺栓拼接节点,包括上段方钢管(1)和下段方钢管(2),其特征在于:该节点还包括连接在上段方钢管(1)和下段方钢管(2)之间的灌芯内套筒(3)和对穿螺栓(8),所述灌芯内套筒(3)为矩形柱状,筒体(3.1)内部灌注有混凝土(3.2),灌芯内套筒(3)上半部贯穿有上下相互交错设置的纵向上段螺栓孔(4)和横向上段螺栓孔(6),灌芯内套筒(3)下半部贯穿有上下相互交错设置的纵向下段螺栓孔(5)和横向下段螺栓孔(7),对穿螺栓(8)的数量与灌芯内套筒(3)上螺栓孔的数量相同;所述灌芯内套筒(3)上半部插入上段方钢管(1)内部,上段方钢管(1)侧壁在与灌芯内套筒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运,李国强,陆烨,金晓飞,刘玉姝,刘康,杨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