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集水井浮油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2604 阅读:3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36
一种新型集水井浮油收集装置,包括吸油棉,吸油棉与浮球固定连接,吸油棉通过绳索连接到电机,电机连接到水位传感器;所述吸油棉为栏锁式吸油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吸附废油、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大大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吸油棉锁吸附性强,易于更换;利用此方法还可回收废油,经过处理进行再次利用;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油棉与浮球固定连接,保证吸油棉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污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集水井浮油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电站机组停机检修过程中,拆除部件时不可避免的出现渗油、漏油等现象,废油的排放容易和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清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集水井浮油收集装置,能够有效吸附油污和有机溶剂等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解决废油不易处理的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集水井浮油收集装置,包括吸油棉,吸油棉与浮球固定连接,吸油棉通过绳索连接到电机,电机连接到水位传感器。所述吸油棉为栏锁式吸油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集水井浮油收集装置,能够有效吸附废油、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大大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吸油装置能够浮于水面上持续收集废油,吸附性强且易于更换;利用此方法还可回收废油,经过处理进行再次利用。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和电机,可以使浮球与吸油棉保持在安全高度,避免浮球与吸油棉随着水位的降低而靠近排水栗。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吸油棉与浮球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或2所示,本技术包括吸油棉1,吸油棉I与浮球2固定连接,吸油棉I通过绳索连接到电机3,电机3连接到水位传感器4。所述吸油棉I为栏锁式吸油棉。使用本技术时,将吸油棉I与浮球2投放到需要清理的集水井中,由于浮球2的作用,吸油棉I在吸附较多的废油污染物之后仍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同时水位传感器4采集水位信息,由控制系统处理后带动电机3工作,控制吸油棉I和浮球2的下沉量,防止集水井水位降低至排水泵5进水口时,吸油棉I和浮球2被排水泵吸入。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集水井浮油收集装置,包括吸油棉(1),其特征在于吸油棉(I)与浮球(2)固定连接,吸油棉(I)通过绳索连接到电机(3),电机(3)连接到水位传感器(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集水井浮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棉(I)为栏锁式吸油棉。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集水井浮油收集装置,包括吸油棉,吸油棉与浮球固定连接,吸油棉通过绳索连接到电机,电机连接到水位传感器;所述吸油棉为栏锁式吸油棉。本技术能够有效吸附废油、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大大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吸油棉锁吸附性强,易于更换;利用此方法还可回收废油,经过处理进行再次利用;而且本技术的吸油棉与浮球固定连接,保证吸油棉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C02F1/40GK202625895SQ20122013636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吴涛, 文宇 申请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集水井浮油收集装置,包括吸油棉(1),其特征在于:吸油棉(1)与浮球(2)固定连接,吸油棉(1)通过绳索连接到电机(3),电机(3)连接到水位传感器(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