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撇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260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撇油装置,该撇油装置的电器控制部分包括有通过线路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控制模块、继电器、电控换向阀,传感器将采集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发出指令传达到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着电控换向阀的开闭;机械执行部分包括有压缩空气源和截止阀由管路连接构成的气源;由气源经管路依次与减压阀、电控换向阀、气动隔膜泵相连,气动隔膜泵的吸油口通过管路与吸油浮漂连接,气动隔膜泵的排出口与排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效果该自动撇油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故障少,维护费用少。该自动撇油装置的使用范围比较广,适用于各种含有油污的溶液的油污清理工作,性能可靠,既降耗节能,又清洁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撇油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撇油装置,一种适用于各种含有油污的溶液的油污清理工作。技术背景 管体水压试验机是钢管加工的必须的检验工序,该设备打压使用的打压液因一些原因被油脂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油脂对打压液的污染影响了钢管的质量,必须人工清理或更换打压液来保证产品质量,人工清理或更换打压液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撇油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费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撇油装置,其中该撇油装置包括有电器控制部分和机械执行部分;所述电器控制部分包括有通过线路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控制模块、继电器、电控换向阀,所述传感器将采集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发出指令传达到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着电控换向阀的开闭;所述机械执行部分包括有压缩空气源和截止阀,并通过管路连接构成气源;由气源经管路依次与减压阀、电控换向阀、气动隔膜泵相连,气动隔膜泵的吸油口通过管路与吸油浮漂连接,气动隔膜泵的排出口与排油管路连接。本技术的效果该自动撇油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故障少,维护费用少。该自动撇油装置的使用范围比较广,适用于各种含有油污的溶液的油污清理工作,性能可靠,既降耗节能,又清洁环保。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自动撇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动撇油装置吸油浮漂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中I、控制模块2、传感器3、继电器4、减压阀5、截止阀6、压缩空气源7、电控换向阀8、排油管9气动隔膜泵10、管路11、吸油浮漂12、浮箱13、调整丝杆14、收集漏斗14. I、连接筋板14. 2、锥形体14. 3、导管14. 4、过滤网15、十字架13. I、螺母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自动撇油装置结构加以说明。本技术的自动撇油装置结构是,该撇油装置包括有电器控制部分和机械执行部分。如图I所示,所述电器控制部分包括有通过线路依次连接的传感器2、控制模块I、继电器3、电控换向阀7,所述传感器2将采集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I,控制模块I发出指令传达到继电器3,继电器3控制着电控换向阀7的开闭。所述机械执行部分包括有压缩空气源6和截止阀5,并通过管路连接构成气源;由气源经管路依次与减压阀4、电控换向阀7、气动隔膜泵9相连,气动隔膜泵9的吸油口通过管路10与吸油浮漂11连接,气动隔膜泵9的 排出口与排油管8连接。所述吸油浮漂11包括有十字架15、收集漏斗14和四个调整丝杆13及四个浮箱12 ;所述十字架15的四个端部分别设有通孔,四个通孔内分别装有调整丝杆13,通孔两侧由螺母13. I紧固调整丝杆13,四个调整丝杆13分别与四个浮箱12连接;收集漏斗14通过四个连接筋板14. I与十字架15连接;收集漏斗14由锥形体14. 2及锥形体14. 2下部的导管14. 3和上部的过滤网14. 4构成。所述调整丝杆13的旋进,改变浮箱12与收集漏斗的相对位置,从而降低收集漏斗14的锥形体14. 2上开口处在油污水中的表面浮油层的位置;所述调整丝杆13的旋出,改变浮箱12与收集漏斗的相对位置,从而升高收集漏斗14的锥形体14. 2上开口处在油污水中的表面浮油层的位置。本技术的自动撇油装置功能是这样实现的该自动撇油装置的电器控制部分的传感器2为液位传感器,放置于油污收集桶内,感应油污的液位的高低,当感应到油污低位位时,信息传递到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I根据事先设置好的程序,向继电器3传递指令,继电器3闭合电控换向阀得电,压缩空气通路开通,压缩空气由压缩空气气源6经截止阀5,进过减压阀4减压后进入电控换向阀7,然后到气动隔膜泵9,气动隔膜泵9在压缩空气的驱动下工作,气动隔膜泵9的吸口与管路10与气动隔膜泵9的导管14. 3,吸取的油污由气动隔膜泵9的排出口和排油管8排至油污收集桶,当传感器2感应到收集桶内的油污道了高位时,信息传递到控制模块I,控制模块I根据事先设置的程序,向继电器3传递指令,继电器3打开电控换向阀失电,压缩空气通路关闭,气动隔膜泵9停止工作。该撇油装置的吸油浮漂11的导管14. 3与管路10连接后,置于含有油污的水中,通过调整调整丝杆13,改变4个调整丝杆13的旋进旋出,从而使四个浮箱12与收集漏斗14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带来收集漏斗14的锥形体14. 2的上开口处在水中的位置变化,调整锥形体14. 2的上开口处于污水上层油污层处,油污流入收集漏斗14内,通过管路10由气动隔膜泵9吸出,完成撇油工作。本技术自动撇油装置已在天津钢管公司管加工部油特、1#光管生产线的水压试验机试用,使用效果良好。以油特生产线水压试验机打压液清油污的使用情况为例,原该设备没有撇油装置,撇油需要人工清理。实际使用情况如下该撇油装置置于水压试验机的打压液水槽中,因打压液含油情况不同需要通过调整四个调整丝杆调整吸油浮漂在油污水中的位置,调整好吸油浮漂后,即可打开气源开通电控换向阀使气动隔膜泵工作。当收集油桶充满油污后传感器得到信号,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发出指令电控换向阀关闭气动隔膜泵停止工作,更换收集油桶后打开电控换向阀该装置又开始工作。本技术自动撇油装置的 使用减少了打压液中的油污,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撇油装置,其特征是该撇油装置包括有电器控制部分和机械执行部分;所述电器控制部分包括有通过线路依次连接的传感器(2)、控制模块(I)、继电器(3)、电控换向阀(7 ),所述传感器(2 )将采集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I),控制模块(I)发出指令传达到继电器(3),继电器(3)控制着电控换向阀(7)的开闭; 所述机械执行部分包括有压缩空气源(6 )和截止阀(5 ),并通过管路连接构成气源;由气源经管路依次与减压阀(4)、电控换向阀(7)、气动隔膜泵(9)相连,气动隔膜泵(9)的吸油口通过管路(10 )与吸油浮漂(11)连接,气动隔膜泵(9 )的排出口与排油管(8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撇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油浮漂(11)包括有十字架(15)、收集漏斗(14)和四个调整丝杆(13)及四个浮箱(12);所述十字架(15)的四个端部分别设有通孔,四个通孔内分别装有调整丝杆(13),通孔两侧由螺母(13. I)紧固调整丝杆(13),四个调整丝杆(13)分别与四个浮箱(12)连接;收集漏斗(14)通过四个连接筋板(14. I)与十字架(15)连接;收集漏斗(14)由锥形体(14. 2)及锥形体(14. 2)下部的导管(14. 3)和上部的过滤网(14. 4)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撇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整丝杆(13)的旋进,降低收集漏斗(14)的锥形体(14. 2)上开口处在油污水中的表面浮油层的位置;所述调整丝杆(13)的旋出,升高收集漏斗(14)的锥形体(14. 2)上开口处在油污水中的表面浮油层的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撇油装置,该撇油装置的电器控制部分包括有通过线路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控制模块、继电器、电控换向阀,传感器将采集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发出指令传达到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着电控换向阀的开闭;机械执行部分包括有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撇油装置,其特征是:该撇油装置包括有电器控制部分和机械执行部分;所述电器控制部分包括有通过线路依次连接的传感器(2)、控制模块(1)、继电器(3)、电控换向阀(7),所述传感器(2)将采集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1)发出指令传达到继电器(3),继电器(3)控制着电控换向阀(7)的开闭;所述机械执行部分包括有压缩空气源(6)和截止阀(5),并通过管路连接构成气源;由气源经管路依次与减压阀(4)、电控换向阀(7)、气动隔膜泵(9)相连,气动隔膜泵(9)的吸油口通过管路(10)与吸油浮漂(11)连接,气动隔膜泵(9)的排出口与排油管(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辉李奇文李江侯建波王欢王俊利杨建波刘荣祥徐子贵张福忠白宇新静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