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229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它包括制动轮(12)、制动带(11)、用于使制动带(11)远离制动轮(12)的第一制动带牵引部件和用于使制动带(11)紧靠制动轮(12)的第二制动带牵引部件,制动带(11)上的制动作用面与制动轮(12)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的制动轮(12)与自动扶梯的主电动机的转轴周向限位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轮(12)和制动带(11)均安装在自动扶梯的主电动机的电动机基座(10)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与维护方便、制造与维护成本低的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扶梯制动
,具体是指ー种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自动扶梯制动
中,国家标准GB 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第12. 4条规定自动扶梯应设置一个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在制动电路断开后,制动器应立即制动。根据以上所述的国家标准文件,我们可知,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自动扶梯中采用的主制动器必须配有失电制动机构。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主要有带式失电制动机构和抱闸式失电制动机构两种。现有技术中的主制动器的带式失电制动机构通常安装在自动扶梯的电动机的非轴伸端003的电动机基座之外,这种主制动器的带式失电制动机构一般使用小型电动机或电磁铁作为制动的动カ源,以电磁铁作为制动的动カ源为例,结合附图I和附图2,它包括制动带011、制动轮010、电磁铁007、弹性连接件006、转动臂008和支撑板004,制动轮010的中心孔与电动机主体001上的电动机非轴伸端003周向限位配合,支撑板004安装在电动机主体001与飞轮005之间,制动带011与制动轮010的半个外圆周间隙配合,制动带011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004上,制动带011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臂008上,转动臂008通过位于转动臂左端的转动枢009与支撑板004转动连接,转动臂008的右端与电磁铁007的柱塞相连,电磁铁安装在支撑板004上,转动臂008的右端还与弹性连接件006的上端相连,弹性连接件006的下端固定在支撑板004上。这种结构的失电制动机构,当电磁铁007通电的情况下,柱塞会带动转动臂008以转动枢009为中心顺时针运动,此时制动带011在转动臂008的推力与自身的弾力作用下,会与制动轮010的外圆周面脱开,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制动间隙,主电动机就可以带动制动轮010转动,电梯可以开始工作。停电后,弹性连接件006释放能量伸长,推动转动臂008逆时针转动,拉紧制动带011产生张紧力,使制动带011内侧的作用面与制动轮OIO外圆周作用面紧密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力形成与电动机的转动カ矩相平衡的摩擦力矩达到失电制动的效果。这种安装在自动扶梯的电动机的非轴伸端003的电动机基座之外的主制动器的带式失电制动机构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为了控制机构重量和安装強度,所述的制动机构涉及的支撑板004以及支撑板上的固定装置与连接装置多为钣金件,钣金件的零部件较多,制造エ序较繁琐,而且钣金件所占的空间也较大,同时由于安装在电动机非轴伸端003上,在其后还安装有电动机所需的飞轮005,在更换制动带011时必须要取下飞轮005才行,使更换制动带011的维护エ序增加,维护不方便,还有就是制动带011和制动轮有较多的部分是直接露在外面的,容易被外界环境中的异物干扰,影响整个机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的主制动器的抱闸式失电制动机构通常安装在电动机的轴伸端102的电动机基座之外,这种主制动器的抱闸式失电制动机构一般使用小型电动机或电磁铁作为制动的动カ源,以电磁铁作为制动的动カ源为例,结合附图3和附图4,它包括电磁铁104、制动轮106、制动臂107 (也可以叫制动靴)和弹簧109,电磁铁104固定在电动机基座110上;制动臂107分为左右两个,且两个制动臂107的下端均与电动机基座110枢接,两个制动臂107的上端分别与电磁铁104的左柱塞与右柱塞相连,每个制动臂与电动机主体101上的之间还安装有带导柱的弹簧109,导柱穿过制动臂107后,一端固定在电动机基座110上,另ー端的端头与制动臂107这间通过弹簧109相抵。制动轮106与电动机的电动机轴伸端102周向限位配合,制动臂107朝向制动轮106的表面上设有制动片108。这种结构的失电制动机构的电磁铁104在通电的情况下,左右两端的柱塞向中间收缩,带动左右两个制动臂107克服弹簧109的弾力向外张开,从而制动片108与制动轮106脱开,电动机可以开始运行。当电磁铁104在断电的情况下,左右两端的柱塞失去作用,左右两个制动臂107在弹簧109的弹力作用下向制动轮抱紧,制动臂107上的制动片108通过摩擦力来将制动轮106制动。这种结构的主制动器的抱闸式失电制动机构在实际使用时虽然避开了飞轮105对其的影响,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制动臂107通常为铸铁件,其重量较大,加工精度要求高,制造成本较大。而且由于制动片108—般是粘合在制动臂107上,制动片108磨损 后只能更换整个制动臂,维护成本较大。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存在,结构复杂、安装与维护不便,制造与维护成本高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安装与维护方便、制造与维护成本低的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ー种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它包括制动轮、制动带、用于使制动带远离制动轮的第一制动带牵引部件和用于使制动带紧靠制动轮的第二制动带牵引部件,制动带上的制动作用面与制动轮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的制动轮与自动扶梯的主电动机的转轴周向限位配合,所述的制动轮和制动带均安装在自动扶梯的主电动机的电动机基座内。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所述的制动轮和制动带均安装在所述的主电动机的电动机基座内,本技术涉及的制动机构省去了结构复杂的支撑板也不需要另行制造、安装限位零部件,同时由于制动带安装在电动机内部,替换了现有技术的抱闸式制动机构中的铸件制动臂,重量减少很多,也使得制造成本较现有技术的两种制动机构有大幅降低。2、所述的制动轮和制动带均安装在所述的主电动机的电动机基座内,且通过制动带来制动,结构简单有效,安装与维护时,可直接插入或抽出制动带,避开了飞轮的影响,安装与维护更加方便,要更换的部件也只有制动带,所以安装与维护的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动轮和制动带位于电动机绕组的外侧与前端盖的内侧之间的空腔中。该结构合理的利用了自动扶梯电动机内已有的空腔,进ー步压缩了整个制动机构的体积和用料。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动轮与自动扶梯的主电动机的电动机轴伸端采用键联接;所述的第一制动带牵引部件为电磁鉄,电磁铁安装在电动机基座上,电磁铁的柱塞的自由端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的第二制动带牵引部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的连接板相抵,弹簧的另一端与电动机基座相抵,所述的制动带的一端由第一螺栓固定在电动机基座上,所述的制动带的另一端由第二螺栓固定在连接板上。以上结构中弹簧直接与连接接板和电动机基座相抵,与抱闸式中压簧安装在制动臂外侧方案相比,本技术的外形尺寸也得以进ー步缩小和简化,电磁铁直接安装在电动机基座上,省去了专门的安装座,进ー步降低了成本。作为改进,所述的弹簧内套有弹簧导柱,弹簧导柱的一端固定在电动机基座上,弹簧导柱的另一端与连接板滑动配合。该结构能使弹簧的运动不易发生偏转,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带式失电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带式失电制动机构A-A面的截面示意 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抱闸式失电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它包括制动轮(12)、制动带(11)、用于使制动带(11)远离制动轮(12)的第一制动带牵引部件和用于使制动带(11)紧靠制动轮(12)的第二制动带牵引部件,制动带(11)上的制动作用面与制动轮(12)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的制动轮(12)与自动扶梯的主电动机的转轴周向限位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轮(12)和制动带(11)均安装在自动扶梯的主电动机的电动机基座(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畅文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欣达电梯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