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三伏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剪切小车的回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20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剪切小车的回位装置,它包括一根一端固定在剪切小车(1)上的钢丝绳(2)、定滑轮(3)和重锤(4),钢丝绳(2)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3)与重锤(4)相接,其特征是在重锤(4)的升降运动轨迹上设置了一个能限制重锤(4)上下左右晃荡的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固定在机架上,该导向装置由导向套筒(5)及设在导向套筒(5)上端的套筒盖(16)组成。套筒盖(6)上设有能穿过钢丝绳(2)的通孔,套筒盖(6)和导向套筒(5)采用螺纹连接,套筒盖(6)的位置可以通过螺纹上下调整,重锤(4)放置在导向套筒(5)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液压剪切装置,特别是一种使用在钢筋调直机上的液压剪切小车的回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采用随动液压剪切方式的钢筋调直机中,每次剪切时,剪切小车都要被动地跟随运动中的钢筋移动一段距离,因此,必须配备一种回位装置,将小车适时地拉回原位以保证每次切断的钢筋长度一致。目前,一些机型采用了一种重锤式回位装置,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由一端固定在剪切小车1上的钢丝绳2、定滑轮3及重锤4组成,钢丝绳2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3与重锤4相接。实践证明,对于钢筋牵引速度不高的调直机来讲,这种装置确实是简单有效的。但是,对于牵引速度在1.2M/S以上的高速钢筋调直机来说,问题就产生了,较高的上升速度使重锤4具有较大的动能,致使其在升程终点时仍会继续冲高一段距离,落下来又突然加载在钢丝绳2上,形成所谓“上窜下跳”现象。这样就会使重锤4剧烈的晃荡,轻则撞击机架,重则带着钢丝绳2跳出滑轮3,更甚者造成钢丝绳3断裂,迫使系统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液压剪切小车的回位装置上增设一个重锤导向装置来限制重锤上下左右晃荡。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液压剪切小车的回位装置包括一根一端固定在剪切小车上的钢丝绳、定滑轮和重锤,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重锤相接,在重锤的升降运动轨迹上加装一个能限制重锤上下左右晃荡的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固定在机架上。导向装置由导向套筒及设在导向套筒上端的套筒盖组成,套筒盖上设有能穿过钢丝绳的通孔,套筒盖和导向套筒采用螺纹连接,套筒盖的位置可以通过螺纹上下调整,重锤放置在导向套筒内。在重锤和套筒盖之间设有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可以是橡胶垫,也可以是弹簧,缓冲装置可以固定重锤上,也可以固定在套筒盖上。在现有液压剪切小车的回位装置上增设一个重锤导向装置后,重锤在导向装置内上下运动,消除了重锤的晃荡,任凭速度再快,也能很好地维护系统的平稳运行。附图1为现有的液压剪切小车回位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加有重锤导向装置的液压剪切小车回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液压剪切小车的回位装置包括一根一端固定在剪切小车1上的钢丝绳2、定滑轮3和重锤4,钢丝绳2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3与重锤4相接,在重锤4的升降运动轨迹上加装一个能限制重锤4上下左右晃荡的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固定在机架上。导向装置由导向套筒5及设在导向套筒5上端的套筒盖6组成,套筒盖6上设有能穿过钢丝绳2的通孔,套筒盖6和导向套筒5采用螺纹连接,套筒盖6的位置可以通过螺纹上下调整,重锤4放置在导向套筒5内。在重锤4和套筒盖6之间设有一个缓冲装置7,该缓冲装置7可以是橡胶垫,也可以是弹簧,缓冲装置7可以固定重锤4上,也可以固定在套筒盖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剪切小车的回位装置,它包括一根一端固定在剪切小车(1)上的钢丝绳(2)、定滑轮(3)和重锤(4),钢丝绳(2)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3)与重锤(4)相接,其特征是在重锤(4)的升降运动轨迹上设置了一个能限制重锤(4)上下左右晃荡的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固定在机架上,该导向装置由导向套筒(5)及设在导向套筒(5)上端的套筒盖(16)组成。套筒盖(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三伏
申请(专利权)人:凌三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