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轴的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196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轴的电加热装置。包括输料斗(1),输料斗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料口(2);输料斗内设有螺旋轴(3),螺旋轴两端经轴承座(4)与机座(5)连接;。所述螺旋轴为空心轴,螺旋轴内设有直管形电加热管(6);直管形电加热管的两端经耐热轴承(7)与螺旋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电加热取代了现有的热煤油加热,因此不需要结构复杂的煤油循环系统和煤油加热装置,大大的简化了加热装置的结构,也不需要对热煤油进行严格的密封处理,降低了密封的难度,减小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加工、安装方便;加热温度可调整功率来获得,调整方便;避免了用热媒油加热时的漏油现象;而且还减少了热媒油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轴的电加热装置,属于炼钢厂用电极物料的保温螺旋输送

技术介绍
炼钢厂所用的电极由电极厂专门生产制造,而制造电极所用的物料在输送过程中 需要保持150°C左右的温度,以避免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粘在螺旋轴和输料斗上影响输料效率。现有的加热装置是采用热煤油进行加热,旋转的螺旋轴内设空腔,空腔内通有高温煤油,因此需要设置进油管和出油管,静止的进油管和出油管需要与旋转的螺旋轴进行密封,密封难度大,结构复杂,而且还需要设置专门的煤油加热系统。所以现有用于输送制造电极物料的螺旋轴的加热方式还是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轴的电加热装置,以简化加热系统的结构,降低密封难度,取消煤油加热系统,降低加热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种螺旋轴的电加热装置,包括输料斗,输料斗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输料斗内设有螺旋轴,螺旋轴两端经轴承座与机座连接;所述螺旋轴为空心轴,螺旋轴内设有直管形电加热管;直管形电加热管的两端经耐热轴承与螺旋轴连接。前述装置中,所述螺旋轴两端的内孔中设有连接套,螺旋轴和连接套与驱动轴和支撑轴键连接,并经顶丝固定。前述装置中,所述支撑轴为空心管,所述驱动轴与螺旋轴连接的一端为空心管,空心管内设有耐热轴承,耐热轴承与直管形电加热管转动连接;驱动轴和支撑轴经轴承座与机座连接。前述装置中,所述驱动轴和支撑轴上设有密封法兰,密封法兰与输料斗两端面经螺栓连接。前述装置中,所述直管形电加热管上设有定位座,定位座与机座连接。前述装置中,所述直管形电加热管一端设有接线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用电加热取代了现有的热煤油加热,因此不需要结构复杂的煤油循环系统和煤油加热装置,大大的简化了加热装置的结构,也不需要对热煤油进行严格的密封处理,降低了密封的难度,减小了生产成本。本技术其结构简单,加工、安装方便;加热温度可调整功率来获得,调整方便;避免了用热媒油加热时的漏油现象;而且还减少了热媒油系统。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I-输料斗、2 -出料ロ、3-螺旋轴、4-轴承座、5-机座、6_直管形电加热管、7-耐热轴承、8-连接套、9-驱动轴、10-支撑轴、11-顶丝、12-密封法兰、13-定位座、14-接线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ー种螺旋轴的电加热装置包括现有的输料斗1,在输料斗I 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料ロ 2 ;输料斗I内设有螺旋轴3,螺旋轴3两端经轴承座4与机座5连接;所述螺旋轴3为空心轴,螺旋轴3内设有直管形电加热管6 ;直管形电加热管6的两端经耐热轴承7与螺旋轴3连接。所述螺旋轴3两端的内孔中设有连接套8,螺 旋轴3和连接套8与驱动轴9和支撑轴10键连接,并经顶丝11固定。所述支撑轴10为空心管,所述驱动轴9与螺旋轴3连接的一端为空心管,空心管内设有耐热轴承7,耐热轴承7与直管形电加热管6转动连接;驱动轴9和支撑轴10经轴承座4与机座5连接。所述驱动轴9和支撑轴10上设有密封法兰12,密封法兰12与输料斗I两端面经螺栓连接。所述直管形电加热管6上设有定位座13,定位座13与机座5连接。所述直管形电加热管6 —段设有接线盒14。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轴的电加热装置,包括输料斗(1),输料斗(I) 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料口(2);输料斗(I)内设有螺旋轴(3 ),螺旋轴(3 )两端经轴承座(4)与机座(5 )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3)为空心轴,螺旋轴(3)内设有直管形电加热管(6);直管形电加热管(6)的两端经耐热轴承(7)与螺旋轴(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3)两端的内孔中设有连接套(8),螺旋轴(3)和连接套(8)与驱动轴(9)和支撑轴(10)键连接,并经顶丝(11)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0)为空心管,所述驱动轴(9)与螺旋轴(3)连接的一端为空心管,空心管内设有耐热轴承(7),耐热轴承(7)与直管形电加热管(6 )转动连接;驱动轴(9 )和支撑轴(10 )经轴承座(4)与机座(5 )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9)和支撑轴(10)上设有密封法兰(12),密封法兰(12)与输料斗(I)两端面经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形电加热管(6)上设有定位座(13),定位座(13)与机座(5)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形电加热管(6)—端设有接线盒(1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轴的电加热装置。包括输料斗(1),输料斗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料口(2);输料斗内设有螺旋轴(3),螺旋轴两端经轴承座(4)与机座(5)连接;。所述螺旋轴为空心轴,螺旋轴内设有直管形电加热管(6);直管形电加热管的两端经耐热轴承(7)与螺旋轴连接。本技术用电加热取代了现有的热煤油加热,因此不需要结构复杂的煤油循环系统和煤油加热装置,大大的简化了加热装置的结构,也不需要对热煤油进行严格的密封处理,降低了密封的难度,减小了生产成本。本技术其结构简单,加工、安装方便;加热温度可调整功率来获得,调整方便;避免了用热媒油加热时的漏油现象;而且还减少了热媒油系统。文档编号B65G33/24GK202625256SQ20122026363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姜奉新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轴的电加热装置,包括输料斗(1),输料斗(1)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料口(2);输料斗(1)内设有螺旋轴(3),螺旋轴(3)两端经轴承座(4)与机座(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3)为空心轴,螺旋轴(3)内设有直管形电加热管(6);直管形电加热管(6)的两端经耐热轴承(7)与螺旋轴(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奉新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