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袋装箱装物品提升输送机,包括支架,设在支架上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配合的输送机构,以及设在驱动机构与输送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设在支架上的第一输送齿轮、第二输送齿轮,以及位于第一输送齿轮、第二输送齿轮之间的输送链条,输送链条上至少设有一跟随输送链条运动的料斗支架,料斗支架上设有可以转动的旋转料斗;支架一侧设有进料输送机构、位于进料输送机构上方的出料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连续运行、并采用PLC智能控制,无需人工干预,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美观大方,能够充分的利用厂房空间;其PLC智能控制降低了能耗、运行成本,为节能减排及用工成本降低带来不小的益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输送机,具体涉及ー种自动将物品连续垂直向上输送的袋装箱装物品提升输送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对成品包装完毕的袋装、箱装物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包装间与成品仓库一般都是不在同一建筑物内,所以需要通过斜皮带输送机的方式进行提升至一定高度后,通过行架(行架可以保留道路的空间及通行)上再安装皮带输送机的方式进行输送,这样的方式布置形式比较传统,占用空间比较大,大大的降低的车间的利用率,并且布置难看不合理,工作能耗大,运行成本高等。另外,比较现代的エ厂,也配备了升降电梯来提升生产过程中所需提升的物品,这 样的方式一般采用从库房先需人工堆放至托盘,然后采用叉车或液压手推车的方式来移动物体至货运电梯后,有电梯来完成提升,到达指定楼层后又需要配置接收物品的工具及人力来移动至所需的料仓加料,这样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布置合理、美观大方的袋装箱装物品提升输送机,其能够自动对物品输送、提升、入库,其可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劳动カ的使用,減少了运行成本以及投资成本。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袋装箱装物品提升输送机,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上与驱动机构配合的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驱动机构与输送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输送齿轮、位于第一输送齿轮下方的第二输送齿轮,以及位于第一输送齿轮、第二输送齿轮之间与第一输送齿轮、第二输送齿轮配合的输送链条,所述输送链条上至少设置有一跟随输送链条运动的料斗支架,所述料斗支架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旋转料斗;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进料输送机构、位于进料输送机构上方的出料输送机构。所述输送链条由多个滚子链首尾相接而成,其每个滚子链包括两平行设置的销轴、位于两销轴之间的两连接板,两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两销轴上,所述料斗支架固定设置在一或两连接板上。料斗支架可以跟随连接板运动,并可以对旋转料斗以及旋转料斗上的物品进行支撑。所述旋转料斗上固定设置有移动撞击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一侧与移动撞击架配合的固定撞击杆,在移动撞击架与固定撞击杆撞击时,旋转料斗可翻转,从而旋转料斗上的物品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入出料输送机构中,由出料输送机构将其输送到指定的位置。所述旋转料斗的一端与料斗支架通过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料斗支架通过ー拉绳连接;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料斗上,另一端固定在料斗支架上。旋转料斗是围绕着转轴在料斗支架上旋转,而拉绳是对旋转料斗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防止旋转料斗的旋转角度过大,不能使物品滑到指定位置,以及旋转角度过大后,旋转料斗的不能复位。所述进料输送机构、出料输送机构均包括两传送辊,设置在两传送辊上与传送辊配合的传动帯,以及驱动传送辊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其中一传送辊转动,并通过传动带带动另ー传送辊转动,从而物品在传动带上能够被运输。所述进料输送机构处设置有对其传动带上是否有物品进行检测的物品检测开关,以及对旋转料斗位置进行检测的料斗检测开关。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驱动机构输出端的第一传动轮、设置在第一输送齿轮或第二输送齿轮轴上的第二传动轮,以及连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传动帯。所述驱动机构为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的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采用了上述方案,在物品检测开关检测到进料输送机构中的传动带上有物品,及料斗检测开关检测到旋转料斗处于初始位置吋,进料输送机构便会将其传动带上的物品输送到旋转料斗中,再有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输送机构及输送链条向上提升,从而旋转料斗及其中的物品随之一起向上提升,而在旋转料斗提升到一定高度时,旋转料斗上的移动撞击架就会与固定撞击杆撞击,在撞击カ的作用下,旋转料斗的一端便会绕着转轴在料斗支架上旋转,由于拉绳的设置,旋转料斗的旋转角度不会过大,从而能够保证旋转料斗中的物品滑到出料输送机构中的传动带上并将物品输送到指定的位置;旋转料斗卸料完成后,便在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提升过程的开始。物品从包装间输出时,可以通过本技术直接提升后输送,解决了成品车间空间小而无法安装斜坡输送机的难题。物品在卸车时,通过与本技术连接后,无需多人操作就能将物品直接送至需要楼层的配料仓,排除了以前的叉车倒运及多人操作模式,大大降低了劳动カ的使用。本技术可以连续运行、并采用PLC智能控制,无需人工干预;其布置在厂房中不占用大的空间、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美观大方,能够充分的利用厂房空间;其PLC智能控制降低了能耗、运行成本,能够为节能减排及用エ成本降低带来不小的益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滚子链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參见图1、2,一种袋装箱装物品提升输送机,其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I上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为固定设置在支架I中部的驱动电机2,该驱动电机2为变频调速电机;在支架I上与驱动机构配合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I上的第一输送齿轮3、位于第一输送齿轮3下方的第二输送齿轮4,以及位于第一输送齿轮3、第二输送齿轮4之间与第一输送齿轮、第二输送齿轮配合的输送链条5,输送链条5上设置有多个跟随输送链条运动的料斗支架6,料斗支架6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旋转料斗7 ;支架I 一侧设置有进料输送机构8、位于进料输送机构8上方的出料输送机构9 ;以及设置在驱动机构与输送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驱动机构输出端的第一传动轮10、设置在第一输送齿轮3轴上的第二传动轮11,以及连接第一传动轮10、第二传动轮11的传动带12。其中,输送链条5由多个滚子链13首尾相接而成,其每个滚子链包括两平行设置的销轴14、141、位于两销轴之间的两连接板15、151,连接板15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销轴14、141上,连接板15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销轴14、141上,料斗支架6通过螺栓16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5、151上。在旋转料斗7上固定设置有移动撞击架17,以及设置在支架一侧与移动撞击架17配合的固定撞击杆18,在移动撞击架17与固定撞击杆18撞击时,旋转料斗7可翻转。旋转料斗7的一端与料斗支架6通过转轴19连接,另一端与料斗支架6通过ー拉绳20连接;拉绳20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料斗7上,另一端固定在料斗支架6上。其中,进料输送机构8、出料输送机构9均包括两传送辊21,设置在两传送辊上与·传送辊配合的传动带22,以及驱动传送辊转动的驱动装置。在进料输送机构处设置有对其传动带上是否有物品进行检测的物品检测开关23,以及对旋转料斗位置进行检测的料斗检测开关24,物品检测开关、料斗检测开关将检测的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在物品检测开关检测到进料输送机构中的传动带上有物品25,及料斗检测开关检测到旋转料斗处于初始位置吋,进料输送机构便会将其传动带上的物品输送到旋转料斗中,再有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输送机构及输送链条向上提升,从而旋转料斗及其中的物品随之一起向上提升,而在旋转料斗提升到一定高度时,旋转料斗上的移动撞击架就会与固定撞击杆撞击,在撞击カ的作用下,旋转料斗的一端便会绕着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袋装箱装物品提升输送机,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上与驱动机构配合的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驱动机构与输送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输送齿轮、位于第一输送齿轮下方的第二输送齿轮,以及位于第一输送齿轮、第二输送齿轮之间与第一输送齿轮、第二输送齿轮配合的输送链条,所述输送链条上至少设置有一跟随输送链条运动的料斗支架,所述料斗支架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旋转料斗;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进料输送机构、位于进料输送机构上方的出料输送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荣,邱恩博,陆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大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