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法耀专利>正文

一种稻谷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019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谷提升机,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底部的进料口和设置于外壳顶部的出料口,所述外壳内部底端安装有滚筒,顶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滚筒与滚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滚筒由中轴、位于中轴中间且垂直于中轴的中心隔板构成,所述中心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轴向隔板,所述两相邻的轴向隔板之间设置有谷斗,所述中心隔板上下两侧各安装一个互相对称的圆锥台,该圆锥台以中轴为轴心且底部与中心隔板连接,所述圆锥台与谷斗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以往提升机运送稻谷时,滚筒与皮带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碎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大米的品质,有效保护了稻谷颗粒的完整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粮食加工运送设备,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稻谷提升机,该提升机主要用于提高稻谷加工效率、以及在粮食运送过程中保护稻谷及大米颗粒完整性,本设备还可适用于杂粮、豆类、瓜子等粮食作物的加工运送。
技术介绍
目如我国加工闻精度等级的大米主要包括以下流程稻谷一初清一清理一去石一砻谷一谷糙分离一糙米精选(厚度分级)一多级轻碾一白米分级一多级抛光一白米分级一自米精选(长度分级)一色选提纯一包装一入库。其中在上述过程中稻谷需要经过提升机进行多次的运送,而斗式提升机是目前大米加工企业应用最多的粮食输送设备,稻谷通过斗式提升机再经各加工工序后,最终成为 预定精度等级大米。但是原粮在提升输送过程中,由于机械碰撞(特别是在掏料及卸料等过程中)及重力等作用,极易造成碎米。以I公斤大米约有4万5千粒为例,如果需要加工成I万公斤的大米,在实际的运送过程中经过机械碰撞而变成粉末和碎米的大约就有300公斤,这样不但粮食加工的效率低,而且还造成了粮食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稻谷提升机,以解决目前在稻谷加工过程中因运送产生机械碰撞而造成的碎米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稻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谷提升机,包括外壳(1),设置于外壳(1)底部的进料口(2)和设置于外壳(1)顶部的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底端安装有滚筒(4),顶端安装有滚轮(5),所述滚筒(4)与滚轮(5)之间通过传动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滚筒(4)由中轴(401)、位于中轴(401)中间且垂直于中轴(401)的中心隔板(402)构成,所述中心隔板(402)上设置有多个轴向隔板(404),所述两相邻的轴向隔板(404)之间设置有谷斗(405),所述中心隔板(402)上下两侧各安装一个互相对称的圆锥台(403),该圆锥台(403)以中轴(401)为轴心且底部与中心隔板(402)连接,所述圆锥台(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谷提升机,包括外壳(1),设置于外壳(I)底部的进料口(2)和设置于外壳(I)顶部的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内部底端安装有滚筒(4),顶端安装有滚轮(5),所述滚筒(4)与滚轮(5)之间通过传动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滚筒(4)由中轴(401)、位于中轴(401)中间且垂直于中轴(401)的中心隔板(402 )构成,所述中心隔板(402 )上设置有多个轴向隔板(404),所述两相邻的轴向隔板(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法耀
申请(专利权)人:郭法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