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161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其包含有一内盖体,于其顶面突设有一环凸部,再于环凸部的外侧周缘设有一环嵌槽、一底端嵌设于环嵌槽内的弹性垫圈、一外盖体,于其底面凹设有对应环凸部插设的环凹部,并于外盖体的侧周壁底缘凹设有供弹性垫圈顶端嵌入组设的环沟槽、一穿过外盖体并与内盖体固接的连动元件,以及一枢设于连动元件的拨杆;扳动拨杆带动连动元件往上位移,使得外盖体的环沟槽与内盖体能挤压弹性垫圈,使其被内盖体抵推向罐体的内壁面方向弹性变形成中间横向隆起的形状,罐体即呈密封状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元件,尤指一种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该盖体可提升内、外盖体密封程度且无须扣具与扣块配合。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密封容器,主要包含一容器本体以及一周缘环设有垫圈的密封盖,当密封盖盖合于容器本体时,藉由密封盖周边的卡具扣接于容器本体开口周缘的扣块,使得密封容器达到良好的气密效果;但是,利用卡扣组件不仅使得材料成本增加,且于每次拆装时,皆须扳动至少一个卡扣组件,造成使用上不甚方便。于是有业者改良传统盖体的结构,请参阅欧洲专利公告号EP2174882《密封罐盖》(Vacuum sealing cap),包括有一内盖体、一套设于内盖体外周壁的气密垫圈,以及一底端具斜面的外盖体;当外盖体盖设于内盖体时,由于气密垫圈形成一径向往外斜上延伸的状态,藉由内、外盖体的挤压,使得气密垫圈被外盖体的斜面导引而外扩变形,以呈密封罐体开口的型态;但是,由于外盖体底端为一斜面结构,使得外盖体与罐体于密封型态仍具有一轴向缝隙,影响内、外盖体与罐体盖合时的密封程度。再者,上述的《密封罐盖》藉由一弹性件的复位弹力,驱使连动轴带动内盖体与气密垫圈相对外盖体下移复位,使得气密垫圈脱离上限位环部的推挤而弹性复形后,密封罐盖便位于开封位置,进而方便使用者以单手直接将密封罐盖往上拆离罐体;因此弹性元件在上述案中形成一必要元件,若无该元件则密封罐盖因气密垫圈形成一径向往外斜上延伸吸附在容器本体,将导致使用时势必影响以单手直接将密封罐盖往上拆离的顺畅性,造成使用者往往需使用另一手握住容器本体才能将密封盖与容器本体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尤其是一种可提升内、外盖体密封程度且无须扣具与扣块配合的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上述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所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用于密封一内壁面呈平整状的罐体的开口,该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包括有一内盖体,于其顶面突设有一环凸部,于该环凸部的外侧周缘凹设有一环嵌槽;一弹性垫圈,于底端径向往内延伸形成有一嵌设于该环嵌槽内的弯折部,使得该弹性垫圈的断面形成L字形;一外盖体,于底面凹设有一供该内盖体的环凸部插设的环凹部,该环凹部具有供该环凸部位移的空间,且于该外盖体的侧周壁底缘凹设有一环沟槽,以供该弹性垫圈顶端嵌入组设,且该外盖体于其顶面中心部位处开设一贯孔;一连动元件,穿过该外盖体的贯孔并与该内盖体连接,以连动该内盖体相对外盖体的上下位移;以及一拨杆,枢设于该连动元件,令扳动该拨杆能使该连动元件带动该内盖体向上位移,使设在该外盖体的环沟槽与该内盖体之间的弹性垫圈向该罐体的内壁面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如上所述的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于该内盖体的顶面中心部位突设有一用于固接连动元件的连结部,并于该外盖体的底端面突设有与该连结部对应嵌合的定位部。如上所述的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该连动元件于底端的两侧周壁分别设有卡榫,并于该内盖体的连结部两侧边分别设置供该卡榫卡固的槽孔。如上所述的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于该环凸部对应该环嵌槽处环设有凸伸部。如上所述的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于该外盖体的顶面对应该拨杆扳动抵靠处设有至少一凸粒。进一步地,本技术在该拨杆上设有一供枢设于连动元件上的枢摆轴心,且枢 摆轴心至拨杆底端面的距离小于枢摆轴心至左侧面或右侧面的距离,使得当拨杆的底端面抵靠于外盖体的顶面时,罐体呈开封状态;而当拨杆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抵靠于外盖体的顶面时,可带动连动元件往上位移,进而连动内盖体相对外盖体往上位移,使得外盖体的环沟槽与内盖体能相互挤压,导致弹性垫圈可被内盖体抵推进而使其朝向罐体的内壁面方向产生弹性变形成中间横向隆起的形状,造成罐体呈现密封状态。借由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无需藉由额外扣具与扣块的配合即能使罐体与盖体达到良好的密封状态,不仅使用方便,亦可节省外加扣具的材料与时间成本;且相较于传统利用外盖体的斜面导引气密垫圈并挤推使其外扩变形,却仍于外盖体与罐体具有一轴向缝隙,本技术的罐体与外盖体间的空气通路被横向突出的弹性垫圈完全阻挡,使得密封状态更具较佳的效果。此外,借由在外盖体的顶面对应拨杆扳动抵靠处设有至少一凸粒的设计,当拨杆扳动至左侧面或右侧面抵靠于外盖体的顶面时,拨杆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可因抵靠凸粒使得拨杆与外盖体的顶面具有一缝隙,藉此缝隙以方便使用者施力将拨杆扳动。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分解图;图2 :本技术实施例另一端视的外观立体分解图;图3 :本技术实施例的拨杆位于开封位置剖面示意图;图4 :本技术实施例的拨杆位于密封位置剖面示意图;图5 :本技术实施例的拨杆位于密封位置另一端视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 内盖体 11环凸部111凸伸部 12环嵌槽13连结部131槽孔2 弹性垫圈 21弯折部3 外盖体 31环凹部32环沟槽 33贯孔34定位部 35凸粒4 连动元件 41卡榫5 拨杆51枢摆轴心6 罐体7 缝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附图及元件标号。首先,请参阅图I 图3所示,为本技术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的较佳实施例,用于密封一罐体6的开口,且包含一内盖体1,于其顶面突设有一环凸部11,于环凸部11的外侧周缘凹设有一环嵌槽12,再于内盖体I的顶面中心部位突设有一用于固接连动元件4的连结部13 ;其中,于环凸部11对应环嵌槽12处环设有凸伸部111 ;一弹性垫圈2,于底端径向往内延伸形成有一嵌设于环嵌槽12内的弯折部21,使得弹性垫圈2的断面形成L字形;—外盖体3,于底端面突设有与连结部13对应嵌合的定位部34,并于其底面凹设有一对应环凸部11插设的环凹部31,环凹部31具有供环凸部11位移的空间,再于外盖体3的侧周壁底缘凹设有一环沟槽32,以供弹性垫圈2顶端嵌入组设,且外盖体3再于其顶面中心部位处开设一贯孔33;一连动元件4,穿过贯孔33并与内盖体I固接,以连动内盖体I相对外盖体3的上下位移;以及一拨杆5,枢设于连动元件4,令扳动拨杆5能使连动元件4带动内盖体I向上位移,导致外盖体3的环沟槽32与内盖体I挤压弹性垫圈2,造成弹性垫圈2向罐体6的内壁面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其中,本实施例的拨杆5利用其枢摆轴心51至拨杆5底端面的距离小于枢摆轴心51至左侧面或右侧面的距离;使得当拨杆5的底端面抵靠于外盖体3的顶面时,罐体6呈开封状态,而当拨杆5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抵靠于外盖体3的顶面时,可带动连动元件4往上位移,进而连动内盖体I相对外盖体3往上位移,使得外盖体3的环沟槽32与内盖体I能相互挤压,导致弹性垫圈2弹性变形成中间隆起的形状,造成罐体6呈密封状态。再者,外盖体3的顶面对应拨杆5扳动抵靠处设有至少一凸粒35,于本实施例中,于贯孔33两侧的外盖体3的顶面分别设有两个凸粒35。接着,针对如前述的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于实施使用时,请再参阅图3所示,将欲保存的食品放置于罐体6内部,再将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用于密封一内壁面呈平整状的罐体的开口,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于平整内壁面密封容器的盖体包括有:一内盖体,于其顶面突设有一环凸部,于该环凸部的外侧周缘凹设有一环嵌槽;一弹性垫圈,于底端径向往内延伸形成有一嵌设于该环嵌槽内的弯折部,而该弹性垫圈的断面形成L字形;一外盖体,于底面凹设有一供该内盖体的环凸部插设的环凹部,该环凹部具有供该环凸部位移的空间,且于该外盖体的侧周壁底缘凹设有一供该弹性垫圈顶端嵌入组设的环沟槽,且该外盖体于其顶面中心部位处开设一贯孔;一连动元件,穿过该外盖体的贯孔并与该内盖体连接,而能连动该内盖体相对外盖体的上下位移;以及一通过扳动能使该连动元件带动该内盖体向上位移的拨杆,枢设于该连动元件,而设在该外盖体的环沟槽与该内盖体之间的弹性垫圈能经由扳动该拨杆而向该罐体的内壁面方向产生弹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禾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