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群燕专利>正文

瓶口不易固化堵塞的胶水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836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胶水瓶,特别是一种瓶口不易固化堵塞的胶水瓶,由瓶身(1)、外瓶盖(2)组成,瓶身的瓶口与内瓶盖(3)配合,所述内瓶盖(3)的中心制有向上的出液管(31),出液管与瓶内相通,外瓶盖(2)的内顶面中心制有向下的塞柱(21),该塞柱的直径略小于出液管(31)的内径,使塞柱插入出液管伸出内瓶盖的内顶面并可相对滑动;在塞柱(21)的周围制有盖圈(22),该盖圈的内径略大于出液管(31)的外径,使盖圈罩住出液管并可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防止瓶口的胶液与空气接触而固化,实现多次重复使用直至胶液用完,减少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胶水瓶。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塑料胶水瓶,由瓶身、瓶盖组成,瓶身的瓶嘴内塞有泡沫塑料。使用时,将瓶嘴朝下,捏挤瓶身,吸满胶水的泡沫塑料将胶水涂抹在被粘物表面,使用方便。这种结构的一个缺点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泡沫塑料内的一些空隙因胶水固化而被堵塞,泡沫塑料的涂抹面会因胶水固化而形成一层膜,导致胶水瓶存留的胶液不能继续使用,造成较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口不易固化堵塞的胶水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瓶口不易固化堵塞的胶水瓶,由瓶身、外瓶盖组成,瓶身的瓶口与内瓶盖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盖的中心制有向上的出液管,出液管与瓶内相通,外瓶盖的内顶面中心制有向下的塞柱,该塞柱的直径略小于出液管的内径,使塞柱插入出液管伸出内瓶盖的内顶面并可相对滑动;在塞柱的周围制有盖圈,该盖圈的内径略大于出液管的外径,使盖圈罩住出液管并可相对滑动。由于使用完后旋上外瓶盖,塞柱即插入出液管伸出内瓶盖的内顶面,下次使用时旋开外瓶盖,塞柱即从内瓶盖的出液管退出,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出液管存在胶液固化而堵塞。盖圈罩住出液管,可以使出液管处于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口不易固化堵塞的胶水瓶,由瓶身(1)、外瓶盖(2)组成,瓶身的瓶口与内瓶盖(3)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盖(3)的中心制有向上的出液管(31),出液管与瓶内相通,外瓶盖(2)的内顶面中心制有向下的塞柱(21),该塞柱的直径略小于出液管(31)的内径,使塞柱插入出液管伸出内瓶盖的内顶面并可相对滑动;在塞柱(21)的周围制有盖圈(22),该盖圈的内径略大于出液管(31)的外径,使盖圈罩住出液管并可相对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口不易固化堵塞的胶水瓶,由瓶身(I)、外瓶盖(2)组成,瓶身的瓶口与内瓶盖(3)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盖(3)的中心制有向上的出液管(31),出液管与瓶内相通,外瓶盖⑵的内顶面中心制有向下的塞柱(21),该塞柱的直径略小于出液管(31)的内径,使塞柱插入出液管伸出内瓶盖的内顶面并可相对滑动;在塞柱(21)的周围制有盖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群燕
申请(专利权)人:赵群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