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缩膜加热装置,包括机座、风罩、输送带、驱动皮带与均热器,所组合构成。该风罩是设置在机座上,在机座与风罩之间设置了输送带与驱动皮带。风罩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组加热器,用于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热空气,风罩的底部开口向下对应于输送带,风罩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开口形成加热通道。在风罩内部该加热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一组均热器,该均热气由导管连接机体气压源,可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常温空气,用于将高温热空气混合并均匀分布于风罩内部,使输送带上经过加热通道的每一被包装物料都能均匀受热,以获得最好的收缩膜密封包装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缩膜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专供应用在各种热封包装机的收缩膜加热制程,用以控制每一被包装物料都能均匀受热,以获得最好的收缩膜密封包装效果,属于改良型收缩膜加热装置的技术范畴。
技术介绍
热封包装机是业界常见的大型自动包装加工机具,主要用于将制成的各种商品物料,以收缩膜包装后再经高温热空气烘烤,收缩膜受热收缩后紧密包覆于商品物料,能使被包装的商品物料具有物性稳定、耐候性更好、方便仓储与运输避免外观受伤等等多重优点。但是,由于工商百业的生产链末端,需要作此类包装加工的商品物料种类繁多,且 每一种商品物料的规格形状不一,上述传统自动包装加工机具,特别是在收缩膜加热装置部份,常常会因为不同规格形状的被包装物,产生受热不均问题。除此以外,传统热封包装机的收缩膜加热装置,受限其结构,在加热空间内都会有高温热空气不能均匀分布,温差太大造成上述受热不均的问题,此问题极易导致被包装物料的外部收缩膜产生皱折纹,或因过度受热使收缩膜破裂,或因受热不足使收缩膜松弛等,不但严重影响了商品外观,也不利后续的仓储与运输作业,丧失了收缩膜包装的既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创新设计的收缩膜加热装置,能有效改善传统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供应用在各种热封包装机的收缩膜加热制程,可将加热空气的温差降至最低程度,使输送带上经过加热通道的每一被包装物料都能均匀受热,以获得最好的收缩膜密封包装效果的收缩膜加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实行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收缩膜加热装置,整体是包括由机座、风罩、输送带、驱动皮带与均热器组合构成。上述该风罩设置在机座上。在机座与风罩之间,设置了输送带与驱动皮带。该风罩,包括在风罩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组加热器,用于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高温热空气。该风罩的底部开口向下,对应于输送带。该风罩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开口形成加热通道。在风罩内部该加热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一组均热器,该均热气由导管连接机体气压源,可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常温空气。当包装机运转,每一个已被收缩膜包裹的被包装物经过加热通道时,可控制启动机体气压源,经由上述均热器,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常温空气,可将高温热空气均匀混合,而使加热空气的温差被降至最低程度,输送带上经过加热通道的每一被包装物料都能均匀受热,而能获得最好的收缩膜密封包装效果。上述的本技术,设计上可以视被包装物料的规隔尺寸,配合加热器送入的高温热空气,使用气阀来调整上述均热器的送气量,使同一包装机的收缩膜加热装置,能适用多种不同规格的被包装物料,达到本技术的前揭预定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收缩膜加热装置的组合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收缩膜加热装置的组件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收缩膜加热装置上均热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机座11风罩12加热器13加热通道14输送带15驱动皮带20均热器21框架22风管23送风孔24 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及其所达到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收缩膜加热装置的组合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收缩膜加热装置的组件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收缩膜加热装置上均热器20的放大图。如图I及图2中所示,本技术的收缩膜加热装置,整体是包括由机座10、风罩11、输送带14、驱动皮带15与均热器20组合构成。如图2,上述该风罩11设置在机座10上。在机座10与风罩11之间,设置了输送带14与驱动皮带15。上述该输送带14,用于带动上一制程已被收缩膜包裹的被包装物通过风罩11。该驱动皮带15,位于输送带14上,用于接触每一行进中的被包装物,令其产生转动以便于均匀受热。又如图2,上述该风罩11包括在风罩11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组加热器12,用于对风罩11的中空内部送入可令收缩膜收缩的热空气;该风罩11的底部开口向下,对应于输送带14 ;在该风罩11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开口形成可供输送带14经过的加热通道13。又如图I及图2所示,上述该风罩11,另包括在风罩11内部该加热通道13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一组均热器20。上述该均热器20的结构放大图如图3所示,包括一框架21,多数风管22被横向组装于框架21上,在每一风管22上设有多数送风孔23,使风管22内的空气可从送风孔23被吹送来,在每一风管22末端共同连通一导管24,由该导管24导通机体气压源,由此设计,使位于加热通道13两侧的均热器20,可对风罩11的中空内部送入常温空气。上述本技术的动作特征是,当包装机运转,每一个已被收缩膜包裹的被包装物,被输送带14带动经过该加热通道13时,可控制启动机体气压源,经由上述均热器20,对风罩11的中空内部送入常温空气。送入风罩11内部的常温空气,将与风罩11内部的高温热空气混合,并均勻分布于风罩11内部,使加热空气的温差被降至最低程度,输送带14上经过加热通道13的每一被包装物料都能均匀受热,而能获得最好的收缩膜密封包装效果。上述的本技术,设计上,可以视被包装物料的规隔尺寸,配合加热器12送入风罩11内部的高温热空气,使用气阀来调整上述均热器20的送气量,使同一包装机的收缩膜加热装置,能适用多种不同规格的被包装物料,达到本技术的前揭预定目的。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该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专利保护 范围,即凡是根据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收缩膜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 风罩,是设置在机座上,在风罩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组加热器,用于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可令收缩膜收缩的热空气,风罩的底部开口向下对应于输送带,在该风罩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开口形成可供输送带经过的加热通道; 输送带,设置在机座与风罩之间,用于带动上一制程已被收缩膜包裹的被包装物通过风罩; 驱动皮带,位于输送带上,用于接触每一行进中的被包装物,令其产生转动以便于均匀受热;以及, 两均热器,设置在风罩内部该加热通道的两侧,用于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常温空气; 送入风罩内部的常温空气,将与风罩内部的高温热空气混合,并均勻分布于风罩内部,使输送带上经过加热通道的每一被包装物料都能均匀受热,而能获得最好的收缩膜密封包装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收缩膜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均热器,包括一框架,多数风管被横向组装于框架上,在每一风管上设有多数送风孔,使风管内的空气可从送风孔被吹送来,在每一风管末端共同连通一个导管,由该导管导通机体气压源,用于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常温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收缩膜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均热器,可配合加热器送入风罩内部的高温热空气,来调整均热器的送气量。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缩膜加热装置,包括机座、风罩、输送带、驱动皮带与均热器,所组合构成。该风罩是设置在机座上,在机座与风罩之间设置了输送带与驱动皮带。风罩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组加热器,用于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热空气,风罩的底部开口向下对应于输送带,风罩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开口形成加热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缩膜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风罩,是设置在机座上,在风罩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组加热器,用于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可令收缩膜收缩的热空气,风罩的底部开口向下对应于输送带,在该风罩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开口形成可供输送带经过的加热通道;输送带,设置在机座与风罩之间,用于带动上一制程已被收缩膜包裹的被包装物通过风罩;驱动皮带,位于输送带上,用于接触每一行进中的被包装物,令其产生转动以便于均匀受热;以及,两均热器,设置在风罩内部该加热通道的两侧,用于对风罩的中空内部送入常温空气;送入风罩内部的常温空气,将与风罩内部的高温热空气混合,并均匀分布于风罩内部,使输送带上经过加热通道的每一被包装物料都能均匀受热,而能获得最好的收缩膜密封包装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本源,
申请(专利权)人:洪子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