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104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3:07
一种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对汽车方向盘进行自动温控加热,其技术方案是:它由发热带、温度传感器、温控开关、单片机、降压模块组成,发热带的发热材质为碳纤维电热丝,发热带内部有铜质正负电极,正负电极之间连接网状碳纤维电热丝,碳纤维电热丝外敷绝缘无纺布材质外层,发热带的电极与温控开关相连接,温控开关与电源相连接,温度传感器放置在发热带内,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温控开关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热带采用碳纤维电热丝,发热均匀、热效率高,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能够自动控制发热量,使方向盘的外表保持舒适的温度,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无需操作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方向盘上能够自动温控发热的装置,属于汽车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轿车方向盘基本机构为内部高强度金属管、外部包真皮材质的方向盘套,整体导热较快。在寒冷天气起动、驾驶汽车时,一方面车内环境温度较低,感觉冻手;另一方面因方向盘与驾驶人员的手部直接接触,手心的热量迅速传导至方向盘上,会令人感到刺骨的寒冷。普通的做法是在方向盘加装保温套,以及驾驶人员戴手套,这些方法只能部分隔绝手上的热量向方向盘上传导,并不能带来温暖,效果有限。部分高端车型(奔驰E级、宝马7系以上)配备了电热丝材质的方向盘电加热装置,可以用方向盘上开关按钮控制启停,使方 向盘上能持续产生热量,但此装置存在以下缺点电热丝热效率较低,易被腐蚀而断丝,电加热装置需要人为频繁控制启停,影响驾驶员集中注意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设定的温度自动发热,使方向盘保持适宜的操作温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它由发热带、温度传感器、温控开关、单片机、降压模块组成,发热带的发热材质为碳纤维电热丝,发热带内部结构为平行的铜电极带作为正负电极,正负电极之间连接网状碳纤维电热丝,正负电极用导线引出,碳纤维电热丝外敷绝缘无纺布材质外层,发热带固定在方向盘的真皮套内部,发热带的电极与温控开关相连接,温度传感器放置在发热带内,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温控开关的控制端。上述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所述温控开关为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接发热带的负极和接地,场效应管的栅极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上述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它的电源由汽车电源经方向盘游丝引入方向盘内提供,其中发热带直接与引入的汽车电源相连接,引入的汽车电源通过降压模块后与温控开关3、单片机4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发热带采用碳纤维电热丝,具有发热均匀、热效率高的优点,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能够自动控制发热量,使汽车方向盘的外表始终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温度范围,解决了冬季开车冻手的问题,同时自动温度控制装置不需要驾驶员频繁的控制加热开关的开停,避免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有利于安全行车。本技术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无需操作、无需维护等优点,可以方便的实现新车型批量标配以及在用汽车的升级改造,在汽车行业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发热带I、温度传感器2、温控开关3、单片机4、降压模块5、碳纤维电热丝6、电极7、绝缘无纺布8、控制模块9。具体实施方式图中显示,本技术由发热带I、温度传感器2、温控开关3、单片机4、降压模块5组成。发热带I与温控开关3相连接,温度传感器2放置在发热带I内,温度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单片机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温控开关3的控制端,温控开关3、单片机4和降压模块5组成控制模块9。图中显示,发热带I的发热材质为碳纤维电热丝6,发热带I内部结构为平行的铜电极带作为正负电极7,正负电极7之间连接网状碳纤维电热丝6,正负电极7用导线引出,碳纤维电热丝6外敷绝缘无纺布8材质外层,实现发热带I与方向盘本体的电气隔离。碳纤维电热丝6与普通电热丝相比,有以下优势1)热效率高,碳纤维对电能转换可以达到99%以上,将消耗的电能高效转变为热量。2)强度高,碳纤维的强度比金属丝高6 10倍,不易发生折断。3)网状发热结构,使热量产生的更加均匀,实现热量从掌心到指尖的同时传导,使人体感觉舒适,不会局部过热。发热带I固定在方向盘的真皮套内部。图中显示,温控开关3为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接发热带I的电极7和接地,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控制端,场效应管的栅极接单片机4的信号输出端。降压模块5与引到方向盘内的汽车电源相连接,温控开关3、单片机4与降压模块5相连接,使用降压后的电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单片机4内部存储控制程序,温度传感器2放置在发热带I内部,按照单片机4的控制进行定期测温,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4。单片机4将得到的温度与程序设定温度进行比对,控制温控开关3场效应管的开关状态,实现发热带I的发热量可控。本技术实现发热装置的全自动温度控制,并按照程序设定加热、大电流保温、小电流保温、停止加热4个挡位,4个状态根据温度自动切换,无需人为调整。整个系统设定的测温控制周期为1.5秒,实现根据温度对加热电流的快速调整,保证了方向盘外表温度基本恒定,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并且不需要驾驶员任何操作,有利于驾驶的安全性。整个控制模块9采用贴片元件设计,控制模块9面积与5角硬币大小相近,易于安放在方向盘内部。权利要求1.一种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发热带(I)、温度传感器(2)、温控开关(3)、单片机(4)、降压模块(5)组成,发热带(I)的发热材质为碳纤维电热丝(6),发热带(I)内部结构为平行的铜电极带作为正负电极(7),正负电极(7)之间连接网状碳纤维电热丝(6 ),正负电极(7 )用导线引出,碳纤维电热丝(6 )外敷绝缘无纺布(8 )材质外层,发热带(I)固定在方向盘的真皮套内部,发热带(I)的电极(7 )与温控开关(3 )相连接,温度传感器(2)放置在发热带(I)内,温度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单片机(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温控开关(3)的控制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开关(3)为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接发热带(I)的负极和接地,场效应管的栅极接单片机(4)的信号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电源由汽车电源经方向盘游丝引入方向盘内提供,其中发热带(I)直接与引入的汽车电源相连接,引入的汽车电源通过降压模块(5)后与温控开关(3)、单片机(4)相连接。专利摘要一种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属于汽车设备
,用于对汽车方向盘进行自动温控加热,其技术方案是它由发热带、温度传感器、温控开关、单片机、降压模块组成,发热带的发热材质为碳纤维电热丝,发热带内部有铜质正负电极,正负电极之间连接网状碳纤维电热丝,碳纤维电热丝外敷绝缘无纺布材质外层,发热带的电极与温控开关相连接,温控开关与电源相连接,温度传感器放置在发热带内,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温控开关的控制端。本技术的发热带采用碳纤维电热丝,发热均匀、热效率高,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能够自动控制发热量,使方向盘的外表保持舒适的温度,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无需操作等优点。文档编号B62D1/06GK202624335SQ20122022879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徐志强, 侯月华, 李洪继, 毕朴一 申请人: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发热带(1)、温度传感器(2)、温控开关(3)、单片机(4)、降压模块(5)组成,发热带(1)的发热材质为碳纤维电热丝(6),发热带(1)内部结构为平行的铜电极带作为正负电极(7),正负电极(7)之间连接网状碳纤维电热丝(6),正负电极(7)用导线引出,碳纤维电热丝(6)外敷绝缘无纺布(8)材质外层,发热带(1)固定在方向盘的真皮套内部,发热带(1)的电极(7)与温控开关(3)相连接,温度传感器(2)放置在发热带(1)内,温度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单片机(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温控开关(3)的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侯月华李洪继毕朴一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