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座板(1)、定模板(2)、动模板Ⅰ(5)、动模板Ⅱ(8)、动模垫板(9)、动模座板(13)、方铁(10)和顶出机构;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有顶针(25)、拉料针(26)、复位杆(27)、限位块(29)、顶针板(15)和顶针固定板(14);定模座板(1)的上部固定有与模具的主流道连通的浇口套(30),与所述的浇口套连通设置有多个浇口;多个所述的浇口均与模具成型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频点连接器上台阶孔同轴度差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
,主要提出一种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
技术介绍
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上、下壳体上均具有多排小孔,且上下壳体上小孔的直径不同;由于上下壳体上所具有的小孔孔位排列密集,且孔的直径较小,另外上下壳体上的小孔为具有多台阶的台阶孔,因此在进行浇注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时要充分保证台阶孔的同轴度,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侧浇口一点进浇的方式进行浇注,但这种浇注方式所生产的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上台阶孔的同轴度误差较大,无法达到产品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本技术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所述的模具为一模多腔结构;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座板、定模板、动模板I、动模板II、动模垫板、动模座板、方铁和顶出机构;所述的定模座板、动模座板上下设置;所述的定模板、动模板I、动模板II、动模垫板以及方铁位于定模座板与动模座板之间,其中所述的定模板固定在定模座板上;所述的动模板I、动模板II位于定模板的下方,所述的动模板I、动模板II上下设置;所述的动模垫板位于动模板II的下方,所述的方铁位于动模垫板的下方;所述的方铁为对称设置的两块,所述的动模板II、动模垫板、方铁固定在动模座板上;所述的动模垫板、两块方铁及动模座板之间构成一个闭合的腔体;在所述定模板的中心镶嵌有定模镶件;定模镶件镶嵌在定模板内并在定模镶件上具有多个成型腔体;动模镶件镶嵌在动模板I内并在动模镶件上具有多个成型腔体;所述定模镶件上的成型腔体与所述动模镶件上的成型腔体配合共同形成多个成型腔;与定模镶件上的每个成型腔体对应,在定模镶件上固定有多排用以成型低频点连接器上小孔的定模镶针I、定模镶针II ;对应所述的定模镶针I、定模镶针II在动模板II上分别设置有动模镶针I和动模镶针II ;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有顶针、拉料针、复位杆、限位块、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所述的顶针、拉料针、复位杆均固定在顶针板上,所述的顶针板固定在顶针固定板上;所述的顶针板、顶针固定板位于动模垫板、两块方铁及动模座板所形成的腔体内,且所述的顶针固定板放置在动模座板上,所述的限位块固联在复位杆的顶端;所述定模座板的上部固定有与模具的主流道连通的浇口套,与所述的浇口套连通设置有多个浇口 ;多个所述的浇口均与模具成型腔相连通。在所述的动模板II上固定有导柱,在定模板、动模板I上具有导套。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采用多个进浇口进浇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频点连接器上台阶孔同轴度差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动模部分的平面图。图2为图I的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定模部分的平面图。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图5为低频点连接器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C-C剖面图。图7为图5的后视图。 图中1、定模座板,2、定模板,3、定模镶件,4、定位销,5、动模板I,6、动模镶件,7、螺钉I,8、动模板II,9、动模垫板,10、方铁,11、螺钉II,12、螺钉III,13、动模座板,14、顶针固定板,15、顶针板,16、动模镶针I,17、限位螺钉,18、螺钉V,19、定模镶针I,20、螺钉VI,21、定模镶针II,22、导套,23、导柱,24、动模镶针II,25、顶针,26、拉料针,27、复位杆,28、螺钉VII,29、限位块,30、浇口套,31、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所述的模具为一模多腔结构;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座板I、定模板2、动模板I 5、动模板II 8、动模垫板9、动模座板13、方铁10和顶出机构;所述的定模座板I、动模座板13上下设置;所述的定模板2、动模板I 5、动模板II 8、动模垫板9以及方铁10位于定模座板I与动模座板13之间,其中所述的定模板2固定在定模座板I上;所述的动模板I 5、动模板II 8位于定模板2的下方,所述的动模板I 5、动模板II 8上下设置;所述的动模垫板9位于动模板II 8的下方,所述的方铁10位于动模垫板9的下方;所述的方铁10为对称设置的两块,所述的动模板II 8、动模垫板9、方铁10固定在动模座板13上;所述的动模垫板9、两块方铁10及动模座板13之间构成一个闭合的腔体;在所述定模板2的中心镶嵌有定模镶件3 ;定模镶件3镶嵌在定模板2内并在定模镶件3上具有两个成型腔体;动模镶件6镶嵌在动模板I 5内并在动模镶件6上具有两个成型腔体;所述定模镶件3上的成型腔体与所述动模镶件6上的成型腔体配合共同形成两个成型腔,可一次成型两个低频点连接器;与定模镶件3上的每个成型腔体对应,在定模镶件3上固定有多排用以成型低频点连接器上小孔的定模镶针I 19、定模镶针II 21 ;对应所述的定模镶针I 19、定模镶针II 21在动模板II 8上分别设置有动模镶针I 16和动模镶针II 24 ;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有顶针25、拉料针26、复位杆27、限位块29、顶针板15和顶针固定板14 ;所述的顶针25、拉料针26、复位杆27均固定在顶针板15上,所述的顶针板15固定在顶针固定板14上;所述的顶针板15、顶针固定板14位于动模垫板9、两块方铁10及动模座板13所形成的腔体内,且所述的顶针固定板14放置在动模座板13上,所述的限位块29固联在复位杆27的顶端;所述定模座板I的上部固定有与模具的主流道连通的浇口套30,与所述的浇口套连通设置有多个浇口 ;多个所述的浇口均与模具成型腔相连通。如图4所示,在所述的动模板II 8上固定有导柱23,在定模板2、动模板I 5上具有导套22,所述的导柱23、导套22在模具开合模过程中起导向作用。如图2所示,设置有开模时限制动模板I 5行程的限位板31,所述限位板31的一端固定在定模板2上,限位螺栓一端与动模板I连接,另一端的螺栓帽位于限位板的条形限位孔内;在开模时,动模 板I 5相对定模板2移动,当与动模板I连接的限位螺栓移动至限位板的条形限位孔孔底时,动模板I 5被限位。如图2所示,设置有开模时限制动模板II 8行程的限位螺钉17,所述定模板2上具有直径大于限位螺钉螺帽直径的通孔,所述限位螺钉17的螺帽位于定模板2具有的通孔内,所述限位螺钉的下端穿过动模板I 5的通孔与动模板II 8连为一体;所述限位螺钉17的螺帽直径大于动模板I 5上的所述通孔。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第一步将模具吊装在注塑机的四支导柱间,模具上的定位圈对准注塑机定位孔,然后通过压板将定模座板(模具定模部分)连接在注塑机的固定工作台面上;通过压板将动模座板(模具动模部分)连接在注塑机的移动工作台面上;第二步调模,即将注塑机开合行程调整到适合模具总厚度范围内,由注塑机将模具压紧,保证模具开合顺利;第三步模具合模后,注塑机将熔融状态塑料通过浇口套,采用多个进浇口的方式浇入模具型腔,接着冷却30秒,让塑料充分固化成型,开模。开模时,注塑机开合模系统带动动模部分后退;动模部分与定模板开始分离,移动到一定距离,动模板I 5在限位板31作用下被限位,停止移动;同时,顶出机构即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所述的模具为一模多腔结构;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座板(1)、定模板(2)、动模板Ⅰ(5)、动模板Ⅱ(8)、动模垫板(9)、动模座板(13)、方铁(10)和顶出机构;所述的定模座板(1)、动模座板(13)上下设置;所述的定模板(2)、动模板Ⅰ(5)、动模板Ⅱ(8)、动模垫板(9)以及方铁(10)位于定模座板(1)与动模座板(13)之间,其中所述的定模板(2)固定在定模座板(1)上;所述的动模板Ⅰ(5)、动模板Ⅱ(8)位于定模板(2)的下方,所述的动模板Ⅰ(5)、动模板Ⅱ(8)上下设置;所述的动模垫板(9)位于动模板Ⅱ(8)的下方,所述的方铁(10)位于动模垫板(9)的下方;所述的方铁(10)为对称设置的两块,所述的动模板Ⅱ(8)、动模垫板(9)、方铁(10)固定在动模座板(13)上;所述的动模垫板(9)、两块方铁(10)及动模座板(13)之间构成一个闭合的腔体;其特征在于:定模镶件(3)镶嵌在定模板(2)内并在定模镶件(3)上具有多个成型腔体;动模镶件(6)镶嵌在动模板Ⅰ(5)内并在动模镶件(6)上具有多个成型腔体;所述定模镶件(3)上的成型腔体与所述动模镶件(6)上的成型腔体配合共同形成多个成型腔;与定模镶件(3)上的每个成型腔体对应,在定模镶件(3)上固定有多排用以成型低频点连接器上小孔的定模镶针Ⅰ(19)、定模镶针Ⅱ(21);对应所述的定模镶针Ⅰ(19)、定模镶针Ⅱ(21)在动模板Ⅱ(8)上分别设置有动模镶针Ⅰ(16)和动模镶针Ⅱ(24);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有顶针(25)、拉料针(26)、复位杆(27)、限位块(29)、顶针板(15)和顶针固定板(14);所述的顶针(25)、拉料针(26)、复位杆(27)均固定在顶针板(15)上,所述的顶针板(15)固定在顶针固定板(14)上;所述的顶针板(15)、顶针固定板(14)位于动模垫板(9)、两块方铁(10)及动模座板(13)所形成的腔体内,且所述的顶针固定板(14)放置在动模座板(13)上,所述的限位块(29)固联在复位杆(27)的顶端;所述定模座板(1)的上部固定有与模具的主流道连通的浇口套(30),与所述的浇口套连通设置有多个浇口;多个所述的浇口均与模具成型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良,许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力诺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