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兆斌专利>正文

一种双送丝辊自动串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981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送丝辊自动串簧机,它是由机架(7)、电机(9)、皮带、皮带轮(8)及位于机架(7)上部的送丝装置组成,其送丝装置由前后立板、卡装在前后立板内的上下轴承、套装在上、下轴承(12)、(14)上的相互啮合转动的上、下齿轮(11)、(13)和套装在上、下轴承上并位于前立板(5)外侧的相互偶合转动的上、下送丝辊(2)和(2′)组成,在上轴承座上部设有压簧和调节手柄(4),其特征在于在送丝装置上并列设置两组上下轴承(12)、(14)和套装在轴承上的相互啮合转动的上、下齿轮(11)、(13)及两对送丝辊(2)和(2′),两送丝辊之间设有导丝管道(3),在两下齿轮的下部中间部位设有与皮带相连的主动轴(16)和主动齿轮(15)。(*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绕簧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送丝辊自动串簧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机架、电机、皮带、皮带轮及位于机架上部的送丝装置组成,其送丝装置由前后立板、卡装在前后立板内的上下轴承、套装在上、下轴承上的相互啮合转动的上、下齿轮和套装在上、下轴承上并位于前立板外侧的相互偶合转动的上、下送丝辊组成,在上轴承座上部设有压簧和调节手柄,其特征在于在送丝装置上并列设置两组上下轴承和套装在上、下轴承上的相互啮合转动的上、下齿轮及两对送丝辊,两送丝辊之间设有导丝管道,在两下齿轮的下部中间部位设有与皮带相连的主动轴和主动齿轮。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两对双送丝辊,使送丝力大大增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在钢丝规格发生变化,尤其是送大于1.7-2.0mm钢丝时,无需调整即能确保送丝稳定,生产出高质量的串簧。附图2为本技术送丝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参见附附图说明图1、2,本技术它是由机架10、电机9、皮带、皮带轮8及位于机架7上部的送丝装置组成,其送丝装置由前后立板、卡装在前后立板内的上下轴承12、14、套装在上、下轴承上的相互啮合转动的上、下齿轮11、13和套装在上、下轴承上并位于前立板5外侧的相互偶合转动的上、下送丝辊2和2′组成,在上轴承座上部设有压簧和调节手柄4,其特征在于在送丝装置上并列设置两组上下轴承12、14和套装在上、下轴承上的相互啮合转动的上、下齿轮11、13及两对送丝辊2和2′,两送丝辊之间设有导丝管道3,这样在送丝过程中钢丝不会在中间部位变形,影响后辊送丝。在两下齿轮13的下部中间部位设有与皮带7相连的主动轴和主动齿轮。两下轴14上分别固装的两个齿轮13,并通过与主动齿轮15相互啮合转动来带动上、下轴承上的两对送丝辊转动。当主动轮在电机9、皮带7的带动下转动时,带动下轴14上的两从动齿轮13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相互啮合转动的上齿轮11则向相反方向转动。如已有钢丝6在左送丝辊轮槽中,则两对上、下送丝辊2、2′因夹有钢丝而不接触,其上、下送丝轮靠压在钢丝上的力所产生的磨擦力强制钢丝前送到串簧成型部位1处制成合格的串簧成品。本技术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适用于生产各种串簧生产,尤其在生产大于1.7-2.0mm串簧时,无需调整即能确保送丝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送丝辊自动串簧机,它是由机架(7)、电机(9)、皮带、皮带轮(8)及位于机架(7)上部的送丝装置组成,其送丝装置由前后立板、卡装在前后立板内的上下轴承、套装在上、下轴承(12)、(14)上的相互啮合转动的上、下齿轮(11)、(13)和套装在上、下轴承上并位于前立板(5)外侧的相互偶合转动的上、下送丝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兆斌
申请(专利权)人:韩兆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