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盖可拆的电炊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和锅盖通过可脱卸机构连接,可脱卸机构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组成;第二连接部包括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基座,转轴是轴径有差异的柱体;第一连接部包括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的限位槽,限位槽包括允许转轴旋转其内的旋转槽,旋转槽设有仅当锅盖完全打开时允许转轴进入旋转槽内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方便地分离锅盖和锅体,结构简单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炊具,特别是一种上盖可拆的电炊具,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电蒸锅。
技术介绍
在使用电饭煲时,煲盖上不可避免的会粘上食物,如不及时清洗很容易对煲内的食物造成污染,给使用者的健康带来隐患。而且常用的电饭煲的煲盖无法方便地从煲体上取下,而煲体由于带有电源插座不能直接放入水中清洗,造成电饭煲煲盖清洗不便。为克服电饭煲煲盖清洗不便的缺点,中国专利ZL 200620000082. O号公布了煲体和煲盖可拆分体式的自动电饭煲,包括固定在煲盖上的长方体转轴,设置在煲体的集水环上的两个开口槽孔,和设置在长方体转轴中间的拆盖锁销;拆盖锁销上部套接于转轴内并·于转轴间隙配合,拆盖锁销下部设有勾扣于集水环底部的锁勾;集水环下方设有集水杯,锁勾位于集水杯内。安装时,将转轴插入开口槽孔内,拆盖锁销插入集水环且锁勾勾扣于集水环底部。拆盖锁销将转轴固定在开口槽孔内,煲盖绕转轴转动、实现煲盖的开合。拆盖时,先将集水杯拆下,将锁勾向煲体壁的方向推,使锁勾脱离集水环底部,将煲盖整体上提即可完成拆盖。这种电饭煲存在以下缺点1、安装和拆盖时都需要先将集水杯拆下,拆盖时需要按住锁勾使锁勾脱离集水环底部,操作不够简便;2、拆盖锁销要贯穿集水环,因为需要集水环上需要开设较大的通孔供拆盖锁销穿过,对集水环的强度造成不利影响;3、拆盖锁销位于集水杯内,与米汤长时间接触而造成无法,清洗不便。ZL 200920003874. 7披露了另一种锅盖可拆卸的电饭煲,包括设置在煲盖上的内盖,沿内盖的边缘处固定地安装有圆柱形枢轴;设置在煲体中的内罩,枢轴支承于内罩上且相对于内罩可转动;套设在枢轴上且与枢轴间隙配合的卡紧件;和设置在内罩中并与内盖上的卡紧件的位置对应的弹性锁定机构;弹性锁定机构在锁定位置处与卡紧件接合、并在解锁位置处与卡紧件脱离接合。这种电饭煲的缺点是弹性锁定机构的机构复杂,装配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方便地分离锅盖和锅体,结构简单的一种上盖可拆的电炊具。一种上盖可拆的电炊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和锅盖通过可脱卸机构连接,可脱卸机构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包括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基座,所述的转轴呈柱体状,转轴沿径向的宽度有差异;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包括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的限位槽,限位槽包括允许转轴旋转其内的轴孔,轴孔设有缺口,锅盖完全打开时转轴的最小宽度对准缺口,转轴经缺口进入或脱离轴孔。进一步,所述的缺口呈燕尾形,缺口的小端与轴孔连通。进一步,所述的转轴为外表面切制有平面的圆柱体,缺口宽度为切制平面到与该平面相对的圆柱体母线的距离。进一步,转轴上切制有两个平面,两个切制平面沿转轴的中心轴对称,缺口宽度为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 。或者,所述的转轴为椭圆柱体,缺口宽度为椭圆柱体的短轴长度。进一步,锅体上设有遮盖可脱卸机构的装饰片。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固定座固定于锅盖上,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的两个侧壁开设有同轴的圆形孔,两个圆形孔形成所述的轴孔,圆形孔上设置所述的缺口 ;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的基座固定于锅体上,基座与所述的第一开口槽适配,转轴插入基座内且转轴两端外露于基座,转轴的外露段插入圆形孔内;所述的装饰片遮盖第二连接部的基座。或者,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固定座固定于锅体上,限位槽开设于固定座上,固定座上的圆形通孔形成所述的轴孔,沿圆形通孔轴向开设的燕尾槽形成所述的缺口 ;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的基座固定于锅盖上,所述的基座上开设有与固定座适配的第二开口槽,转轴设置于第二开口槽内;第二开口槽允许基座进入槽内并绕转轴转动。进一步,所述的转轴从第二开口槽的左侧面延伸到右侧面,固定座上的轴孔为贯穿该固定座的通孔。进一步,转轴包括从第二开口槽的左侧面向槽内延伸的左半轴和从第二开口槽的右侧面向槽内延伸的右半轴,左半轴和右半轴之间有距离;固定座上的轴孔包括与左半轴适配的左轴孔和与右半轴适配的右轴孔。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是通过可脱卸机构连接锅盖和锅体,第二连接部的转轴设置为异形轴,即转轴的轴径不等。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带缺口的限位槽,限位槽的缺口仅允许转轴在锅盖完全打开时进入或脱离限位槽。而其他时候,即锅盖合盖或未完全打开时,转轴无法从缺口处脱离限位槽,从而使得锅盖无法脱离锅体。当需要清洗锅盖时,只需将锅盖完全打开,此时转轴的最小轴径对准缺口,转轴经缺口脱离限位槽,达到锅盖与锅体分离的目的。本技术具有能方便地分离锅盖和锅体,结构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锅盖与锅体分离的示意图。图2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的示意图。图3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的示意图。图4是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合盖时锅体与锅盖装配的剖视图。图5是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完全开盖时锅体与锅盖装配的剖视图。图6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的示意图。图7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的示意图。图8是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合盖时锅体与锅盖装配的剖视图。图9是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完全开盖时锅体与锅盖装配的剖视图。图10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图1-5一种上盖可拆的电炊具,包括锅体2和锅盖1,锅体2和锅盖I通过可脱卸机构连接,可脱卸机构由第一连接部A和第二连接部B组成。本实施方式中,电炊具为电饭煲。第二连接部B包括转轴3a和固定转轴3a的基座4a,所述的转轴3a呈柱体状,转轴3a沿径向的宽度有差异。即转轴3a大致为扁平轴,其具有相对的两个切平面(图未标), 两个切平面之间的距离(即转轴3a在切平面处的厚度)稍小于转轴3a的轴径,为转轴3a的宽度,从而使得转轴3a在径向的宽度有差异。所述的第一连接部A包括固定座5a和设置于固定座5a的限位槽6a,限位槽6a包括允许转轴3a旋转其内的轴孔6al及与轴孔6al相连通的缺口 6a2。其中,缺口 6a2的尺寸与转轴3a在切平面处的厚度相当,但小于转轴3a的轴径,使得转轴3a可以在轴孔6al内自由转动而不能从缺口 6a2脱出(图4),此时,电饭煲的锅盖I可以自由开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当转轴3a转到其最小宽度处正对缺口 6a2时,向上拉动锅盖1,即可使转轴3a通过缺口 6a2脱出(图4),实现锅盖I与锅体2的分离,可以单独将锅盖I拆下,以方便清洗。所述的缺口 6a2呈燕尾形,缺口 6a2的小端与轴孔6al连通。将缺口 6a2的大端朝外、小端与轴孔6al连通,能够减少或避免转轴3a在进入缺口 6a2时的摩擦,使转轴3a能顺利通过缺口 6a2。所述的转轴3a为外表面切制有平面的圆柱体,缺口 6a2宽度为切制平面到与该平面相对的圆柱体母线的距离。在转轴3a上切制有两个平面也可以实现使转轴3a沿径向的宽度有差异的目的,在圆柱形的转轴上切制两个平面时,使两个切制平面沿转轴3a的中心轴对称,缺口 6a2宽度为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当然,将转轴3a为椭圆柱体,缺口 6a2宽度为椭圆柱体的短轴长度,也能够实现使转轴3a沿径向的宽度有差异的目的。锅体2上设有遮盖可脱卸机构的装饰片21。所述的第一连接部A的固定座5a固定于锅盖I上,固定座5a上设有第一开口槽7a,第一开口槽7a的两个侧壁开设有同轴的圆形孔,两个圆形孔形成所述的轴孔6al,圆形孔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盖可拆的电炊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和锅盖通过可脱卸机构连接,可脱卸机构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包括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基座,所述的转轴是轴径呈柱体状,转轴沿径向的宽度有差异;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包括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的限位槽,限位槽包括允许转轴旋转其内的轴孔,锅盖完全打开时转轴的最小宽度对准缺口,转轴经缺口进入或脱离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刘一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