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等的火花塞。
技术介绍
火花塞例如安装在内燃机(发动机)等上,用于对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一般情况下,火花塞具有具有轴孔的绝缘体;插通该轴孔的前端侧的中心电极;设置在绝缘体外周的主体配件;接地电极,通过电阻焊接与主体配件的前端部接合,与中心电极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并且,为提高耐腐蚀性,对焊接了接地电极的主体配件可实施镀锌等电镀处理。然而,接地电极朝向燃烧室的中心侧突出配置,因此在使用时变得极其高温。因 此,构成接地电极的金属材料的结晶会粗大化(所谓颗粒生长),可能导致内部腐蚀、耐久性下降。因此,为了抑制颗粒生长,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通过由Y、Zr等氧化物、氮化物、或者金属间化合物构成的析出物析出到晶界而构成的金属材料,形成接地电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等)。根据该技术,在高温下晶粒粗大化的过程中,通过上述析出物阻碍了晶粒的生长,结果可抑制颗粒生长,可有效防止内部腐蚀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 - 24717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 - 162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31 JP 2010-081033;2010.09.10 JP 2010-203271.一种火花塞,具有筒状的主体配件;以及接地电极,通过电阻焊接,基端部与上述主体配件接合,上述接地电极由通过含有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及金属间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析出物析出到晶界而构成的金属材料形成,该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接地电极中,将位于距离与上述主体配件的接合边界100 μ m范围内的部位作为热影响部、将上述接地电极的前端部作为一般部时,在上述热影响部的截面中上述析出物所占的面积是在上述一般部的截面中上述析出物所占的面积的65%以上,在上述热影响部的截面中,上述析出物中具有最大面积的上述析出物的内切圆的直径为50μπι以下,并且上述析出物间的最短距离为2μπι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热影响部的截面中上述析出物所占的面积是在上述一般部的截面中上述析出物所占的面积的85%以上,在上述热影响部的截面中,上述析出物中具有最大面积的上述析出物的内切圆的直径为50μπι以下,并且上述析出物间的最短距离为8 μ m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本修,田中智雄,胜川典英,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