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透镜。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大型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装置中,冷阴极管多数配置在液晶面板正下方,这些冷阴极管与扩散板、反射板等构件一起被使用。又,近年来,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装置的光源。发光二极管近年来效率提高,作为代替荧光灯的消耗功率少的光源而被期待。而且,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光源,能够通过根据映像控制发光二极管的明暗来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消耗功率。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将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背光装置的话,配置了许多发 光二极管来代替冷阴极管。通过使用许多发光二极管,可以在背光装置表面得到均匀的亮度,但存在着由于需要许多发光二极管而无法实现廉价的问题。提出了进行增大I个发光二极管的输出、且减少发光二极管的使用个数的配合的透镜,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能够以较少个数的发光二极管得到均匀的面光源的透镜。又,还已知有如专利文献2那样的光源,该光源具有一维地并列配置的多个点光源和设置在该多个点光源上的长形的柱面透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国专利公报“专利第38752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2.16 JP 2010-2801361.一种背光装置,其具备 光源部,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构成; 收纳该光源部的框体; 扩散板,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的开口部;和 反射片,其使得从所述光源部出射的光反射至所述扩散板侧, 所述背光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部的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在中央部被排列为一列或者多列, 所述透镜具有来自于发光二极管的光所入射的入射面、和对所入射的光进行扩散并使其出射的出射面, 所述透镜的出射面构成为,在从排列方向的侧面观察到的包含光轴的截面中,出射面上的微小区间的曲率C在连接所述微小区间的中心和所述光轴上的光源的位置的线与所述光轴所成的角度由60° < 0i<8O°所规定的范围内为最大。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的出射面为,设连接出射面上的任意的点和所述光轴上的光源的位置的直线与所述光轴所成的角度为Θ、沿着光轴方向测量的从所述光轴上的光源的位置至出射面上的任意的点的距离为sagY、Θ为0°时的sagY为SagYtl时,sagY以SagYtl为最大并单调地减少,除了出射面上的自所述光轴起规定角度以内的区域之外,设出射面上的所述微小区间的曲率C为最小时的Θ为θπ η时,θπ η满足10° < 0min<3O°的范围。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透镜的所述出射面上,从侧面观察时的自所述光轴起规定半径以内的区域的曲率为,在将沿着光轴方向测量的从所述光轴上的光源的位置至所述出射面上的任意的点的距离设为弛垂量的情况下,所述规定半径以内的区域中的最大弛垂量与最小弛垂量的差为O. Imm以下。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俯视以及正视时的所述出射面的投影形状为四边形状,从透镜的排列方向的侧面观察到的所述出射面的投影形状为大致圆弧形状。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配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大小与液晶显示面板对应的背光装置,所述背光装置具备光源部,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进行扩散的光的透镜构成;收纳该光源部的框体;扩散板,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的开口部;反射片,其使得从所述光源部出射的光反射至所述扩散板侧,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部的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在中央部被排列为一列或者多列, 所述透镜具有来自于发光二极管的光所入射的入射面、和对所入射的光进行扩散并使其出射的出射面, 所述透镜的出射面构成为,在从排列方向的侧面观察到的包含光轴的截面中,出射面上的微小区间的曲率C在连接所述微小区间的中心和所述光轴上的光源的位置的线与所述光轴所成的角度由60° < 0i<8O°所规定的范围内为最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木大三郎,林克彦,长谷川贤治,山口博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