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3796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防止或者抑制从导光板出射的光的亮度不均的照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源装置(24)具备:LED单元(32);导光板(20),其在侧面具有入光面(20a);以及背光源底座(22),其在底板(22a)的表面收纳LED单元(32)和导光板(20)。LED单元(32)与导光板(20)的入光面(20a)相对地配置。背光源底座(22)具有向底板(22a)的表面突出设置的定位销(40),导光板(20)在与定位销(40)相对的位置具有凹状的嵌合部(38),定位销(40)与嵌合部(38)嵌合。在定位销(40)的侧面设有贯通该侧面的贯通孔(40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电视接收装置为首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正在从现有的布劳恩管向应用液晶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薄型显示元件的薄型显示装置转移,能进行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由于使用于其的液晶面板不自发光,因此另外需要背光源装置作为照明装置。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背光源装置其设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定位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板。该背光源装置具备光源;在侧面具有入光面的导光板;以及收纳光源和导光板的背光源底座。在导光板的一部分的侧面设有局部带倒角的突起部,在背光源底座的侧板的一部分设有与突起部对应的凹部。另外,光源与未设有突起部的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地配置。在该背光源装置中,突起部和凹部嵌合,由此导光板相对于背光 源底座被定位。而且,突起部带倒角,从而在突起部的侧面多次反射而入射到导光板的光减少,可防止在突起部的附近产生的亮度不均。_4] 现有技术文献_5]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2005-3024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7]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背光源装置中,不能与设有突起部的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地配置光源。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背光源装置即使在设有导光板的定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与导光板的任意的入光面相对地配置光源,且能防止或者抑制从导光板出射的光的亮度不均。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导光板,其在侧面具有入光面,对从上述光源入射到上述入光面的光进行导光;以及收纳部件,其具有底板和从该底板的周缘向该底板的第I主面侧立起的侧板,在上述底板的上述第I主面侧收纳上述光源和上述导光板,上述光源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入光面相对地配置,上述收纳部件具有向上述底板的上述第I主面侧突出设置的突起部,上述导光板在与上述突起部相対的位置具有设成凹状或者贯通该导光板的孔状的嵌合部,上述突起部与上述嵌合部嵌合,上述突起部具有贯通该突起部的侧面的贯通孔。根据上述的照明装置,设于收纳部件的底板的突起部与设于导光板的嵌合部嵌合,由此能使导光板相对于收纳部件的底板定位,由此,能与设于导光板的侧面的任意的入光面相对地配置光源。而且,在导光板内,到达突起部的附近的光通过设于突起部的贯通孔,因此能防止或者抑制被突起部遮光。因此,即使在设有导光板的定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与导光板的任意的入光面相对地配置光源,能防止或者抑制从导光板出射的光的亮度不均。也可以是,上述贯通孔以其开ロ朝向离该贯通孔最近的上述光源侧的方式设置。根据该构成,能使在导光板内到达突起部的附近的光容易通过突起部的贯通孔。因此,能进ー步防止或者抑制从导光板出射的光的亮度不均。也可以是,在上述导光板与上述收纳部件的上述第I主面之间配置有反射光的反射片,该反射片在与上述突起部相対的位置具有贯通该反射片的反射片侧孔,上述突起部贯通上述反射片的上述反射片侧孔而与上述嵌合孔嵌合。根据该构成,突起部和反射片侧孔嵌合,由此能使反射片相对于收纳部件定位。 也可以是,上述导光板在其各侧面具有上述入光面,多个上述光源分别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各侧面的上述入光面相对地配置。根据该构成,能使光源与导光板的所有侧面相对地配置。也可以是,上述突起部具有多个上述贯通孔。根据该构成,在突起部设有多个贯通孔,由此,光容易通过突起部的贯通孔,因此能进ー步防止或者抑制被突起部遮光。也可以是,上述收纳部件的上述底板和上述突起部一体成型。根据该构成,能在收纳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制造突起部,因此能容易设置突起部。也可以是,上述入光面为长条状,在上述光源与上述导光板之间沿着上述入光面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反射部件。根据该构成,能利用反射部件使从光源向导光板外散射的光入射到导光板。因此,能提高从光源出射的光向导光板的入射效率。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也能表现为如下显示装置,其具备利用来自上述的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另外,将该显示面板设为使用液晶的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也是新颖且有用的。另外,具备上述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也是新颖且有用的。根据上述的显示装置和电视,能实现显示区域的大面积化。专利技术效果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提供如下照明装置即使在设有导光板的定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与导光板的任意的入光面相对地配置光源,并且能防止或者抑制从导光板出射的光的亮度不均。附图说明图I示出实施方式I的电视接收装置TV的分解立体图。图2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图3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截面图。图4示出从表侧观看导光板20和LED单元32的俯视图。图5示出将定位销40放大的立体图。图6示出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110的分解立体图。图7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10的截面图。图8示出从表侧观看导光板120和LED单元132的俯视图。图9示出将设于实施方式3的背光源装置的定位销240放大的立体图。图10示出将设于实施方式4的背光源装置的定位销340放大的立体图。图11示出将设于实施方式5的背光源装置的定位销440放大的立体图。图12示出将设于实施方式6的背光源装置的定位销540放大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 參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I。此外,以在各附图的一部分中示出X轴、Y轴以及Z轴、各轴方向在各附图中为共同的方向的方式进行描绘。其中,Y轴方向与铅直方向一致,X轴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另外,除非另有说明,关于上下的记载以铅直方向为基准。图I示出第I实施例的电视接收装置TV的分解立体图。如图I所示,电视接收装置TV具备液晶显不装置10 ;以夹着的方式收纳该液晶显不装置10的表Jl两机箱Ca、Cb ;电源P;调谐器T ;以及台座S。图2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图3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截面图。在此,将图2和图3所示的上侧设为表側,将该图2和图3的下侧设为里侧。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整体上形成横长的方形,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6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24,这些由形成框状的外框12等一体地保持。接着,对液晶面板16进行说明。液晶面板16设为如下构成透明的(具有高透光性的)ー对玻璃基板以隔开规定的空隙的状态贴合,并且在两玻璃基板间封入液晶层(未图示)。在一方玻璃基板设有连接到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的开关元件(例如TFT);连接到该开关元件的像素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玻璃基板设有R(红色)、G(緑色)、B(蓝色)等的各着色部以规定排列配置的彩色滤光片、相对电扱、以及取向膜等。其中,从未图示的驱动电路基板对源极配线、栅极配线以及相对电极等提供显示图像所需的图像数据、各种控制信号。此外,在两玻璃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偏振板(未图示)。接着,对背光源装置24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背光源装置24具备背光源底座22、光学部件18、以及框架14。背光源底座22形成为在表侧(光出射侧、液晶面板16侧)开ロ的大致箱型。光学部件18载置于导光板20的表侧(出光面20b侧)。框架14形成为框状,沿着内缘支撑液晶面板16。在背光源底座22内收纳有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单元32、反射片26、以及导光板20。LED単元32配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5 JP 2010-119354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导光板,其在侧面具有入光面,对从上述光源入射到上述入光面的光进行导光;以及收纳部件,其具有底板和从该底板的周缘向该底板的第I主面侧立起的侧板,在上述底板的上述第I主面侧收纳上述光源和上述导光板, 上述光源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入光面相对地配置, 上述收纳部件具有向上述底板的上述第I主面侧突出设置的突起部, 上述导光板在与上述突起部相对的位置具有设成凹状或者贯通该导光板的孔状的嵌合部, 上述突起部与上述嵌合部嵌合, 上述突起部具有贯通该突起部的侧面的贯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贯通孔以其开口朝向离该贯通孔最近的上述光源侧的方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光板与上述收纳部件的上述第I主面之间配置有反射光的反射片, 该反射片在与上述突起部相对的位置具有贯通该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行方裕纪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