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3792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边实现低成本化和功耗的抑制,边抑制灯像的发生的照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12)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线状光源(17),其并列配置;底座(14),其收纳上述线状光源(17),具有用于出射上述线状光源(17)的光的开口部(14b);以及光学部件(15a),其与上述线状光源(17)相对,以覆盖上述开口部(14b)的形式配置,上述线状光源(17)按其排列间隔相对密的光源高密度区域(LH)和排列间隔相对疏的光源低密度区域(LL)配置,在上述光学部件(15a)中的至少与上述光源低密度区域(LL)重叠的部位,形成有反射来自上述线状光源(17)的光的光反射部(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液晶电视等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液晶面板自己不发光,因此,需要另外作为照明装置的背光源装置。周知该背光源装置设置在液晶面板的里侧(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具备底座,其在液晶面板侧的面中具有开口部;多个光源(例如,冷阴极管),其作为灯收纳在底座内;以及光学部件(扩散板等),其配置在底座的开口部并用于使光源所发出的光有效地向液晶面板侧放出。该背光源装置采用以下构成在设为光源出射线状光的情况下,将线状光由光学部件转换为面状光,由此实现照明光的面内亮度均匀化。但是,在未充分地进行向该面状光的转换的情况下,发生以光源的配置为基础的线状灯像,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劣化。 优选为了抑制在该背光源装置中发生灯像,例如增加所配置的光源的数量并缩小相邻的光源之间的距离,或提高扩散板的扩散度。但是,如果增大光源的数量,则该背光源装置的成本增大,并且功耗也增大。另外,当提高扩散板的扩散度时,发生无法提高亮度,还需要增大光源的数量的问题。因此,作为边抑制功耗边抑制灯像的发生的背光源装置,已知在下面的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装置。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9.28 JP 2009-222915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多个线状光源,其并列配置; 底座,其收纳上述线状光源,具有用于出射上述线状光源的光的开口部;以及 光学部件,其与上述线状光源相对,以覆盖上述开口部的形式配置, 上述线状光源配置成具有排列间隔相对密的光源高密度区域和排列间隔相对疏的光源低密度区域, 在上述光学部件中的至少与上述光源低密度区域重叠的部位,形成有反射来自上述线状光源的光的光反射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反射部形成于上述光学部件中的与上述线状光源在俯视时重叠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线状光源的短尺寸方向上,上述光反射部的俯视时的长度比上述线状光源的俯视时的长度大。4.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反射部以使上述光学部件的光反射率在该光学部件中的与上述光源低密度区域重叠的部位为最大的方式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反射部形成于上述光学部件中的与上述线状光源相对的面。6.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上述光学部件实施印刷处理而形成上述光反射部。7.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高密度区域形成于上述底座的中央部。8.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低密度区域形成于上述底座的位于中央部的外侧的外侧部。9.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高密度区域的面积比上述光源低密度区域的面积小。10.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座在俯视时为矩形, 上述线状光源以其长尺寸方向与上述底座的长边方向一致的形式配置。11.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匡史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