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直机的矫直辊活动梁滑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37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矫直机的矫直辊活动梁滑动机构,属于钢管矫直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定位柱、一组各自携有上矫直辊的上活动梁、一组各自携有下矫直辊的下活动梁、上活动梁驱动缸和下活动梁驱动缸,定位柱的两端与机架的上下部固定,一组上活动梁滑配在定位柱的上部,一组下活动梁滑配在定位柱的下部并且与一组上活动梁相对应,上活动梁驱动缸设在机架的上部,与上活动梁联结,下活动梁驱动缸设在机架的下部,与下活动梁联结,所述的一组上活动梁的每个上活动梁上各自以十字形分布地延接有四个第一滑动套;所述的一组下活动梁的每个下活动梁上同样地以十字形分布地延接有第二滑动套。优点:能够确保上活动梁和下活动梁在定位柱上的上、下滑动的平稳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管矫直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矫直机的矫直辊 活动梁滑动机构。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的矫直机的矫直辊活动梁滑动机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一组下活动梁2和一组定位柱3以及一组在图中未示出的与一组下活 动梁2相对应的上活动梁。 一组上活动梁和一组下活动梁2可动地滑配在定 位柱3上,并且各安装有一组位置彼此对应的上、下矫直辊,由下、下矫直 辊的协同作用对石油地质用钻杆等端部较粗的钢管的中部进行矫直。这里所 讲的端部较粗的钢管是指钢管至少一端的直径比中部大,这种管子在油井上 广泛使用,但并不仅仅限于石油开采领域。由于端部较粗的钢管端头的直径 比中间大,因此在矫直这类的钢管时必须避开较粗的端部,也就是说,当端 部较粗的钢管抵达矫直机的上、下矫直辊前时,在光电开关的控制下,上活 动梁在上活动梁驱动油缸的作用下迅速上移,而下活动梁2在下活动梁驱动 油缸的作用下迅速下移,上、下活动梁斥开,从而使设在上活动梁和下活动 梁2上的上、下矫直辊让开通道,供钢管的粗端头通过,而当钢管的端头经 过后,上活动梁迅速下行,而下活动梁2迅速上行,由上、下矫直辊对钢管 的中部区域进行矫直。当然,这种矫直机还可用于光管的矫直。由上述说明可知, 一组上、下活动梁需要频繁地在定位柱上作上下移动, 而且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必须充分保证,否则会影响对端部较粗的钢管的中部 的矫直效果。然而,图1所示的结构由于表现为两滑结构,即各个上活动梁 携上矫直辊和各下活动梁携下矫直辊以斜置形式地滑配在一对定位柱上,因 此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其运动的稳定性差,故障率较高,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保障上、下活动梁上、下运动平稳的 矫直机的矫直辊活动梁滑动机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矫直机的矫直辊活动梁滑动机 构,包括机架、定位柱、 一组各自携有上矫直辊的上活动梁、 一组各自携有 下矫直辊的下活动梁、上活动梁驱动缸和下活动梁驱动缸,定位柱的两端与 机架的上下部固定, 一组上活动梁滑配在定位柱的上部, 一组下活动梁滑配在定位 柱的下部并且与一组上活动梁相对应,上活动梁驱动缸设在机架的上部,与上活动梁 联结,下活动梁驱动缸设在机架的下部,与下活动梁联结,所述的一组上活动梁的每 个上活动梁上各自以十字形分布地延接有用于与相应的定位柱的上部滑配的四个第一滑动套;所述的一组下活动梁的每个下活动梁上同样地以十字形分布地延接有用于 与相应的定位柱的下部滑配的第二滑动套。本技术所述的上活动梁驱动缸为油缸。本技术所述的下活动梁驱动缸为油缸。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技术相比,能够确保上活动梁和下 活动梁在定位柱上的上、下滑动的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矫直机的矫直辊活动梁滑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矫直机的矫直辊活动梁滑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活动梁与定位柱相滑配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请见图2、图3和图4,在机架1的上、下方的对应两侧各固定一组定位 柱3, 一组数量优选为至少一个但并非绝对限于一个的上活动梁4可上下移动 地滑配在定位柱3的上部,每个上活动梁4上搭载有一上矫直辊7,并且每个 上活动梁4上均以十字形分布地延接四个第一滑动套41,由四个第一滑动套 41与各位于机架1两侧的四根定位柱3 (每侧两根定位柱3)的上部滑配,而 且相邻上活动梁4上的第一滑动套41共同滑配在同一根定位柱3上,由于本 实施例选择的上活动梁4的数量是三个,因此三个上活动梁4实现与八根定 位柱3的上部滑配。下活动梁2的数量既可以与上活动梁4的数量相等,也 可以与上活动梁4的数量不相等,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选择两者的数量相 等,即各为三个。各个下活动梁2上也同样地以十字形分布地延接四个第二滑动套21,由四个第二滑动套21与位于机架1两侧的四根定位柱3的下部滑 配,而且相邻下活动梁2上的第二滑动套21共同滑配在同一定位柱3上,并 且在定位柱3上对应于第一滑动套41的下方。每个下活动梁2上各搭载有一 下矫直辊8,由上、下矫直辊7、 8的协同作用将钢管的中部实施矫直。上活动梁4的上、下移动由设在机架1上部的上活动梁驱动缸5来担当, 上活动梁驱动缸5与一组上活动梁4中的居中的一个上活动梁4联结(图2 示)。下活动梁2沿定位柱3的上、下移动由设在机架1下部的下活动梁驱动缸6来 保障, 一对下活动梁驱动缸6与一组下活动梁2中的外侧两个下活动梁2联结(图2 示)。对于上活动梁驱动缸5和下活动梁驱动缸6优选采用油缸。进入对钢管矫直工作状态时,当钢管的端头在抵达上、下矫直辊7、 8之 前时,由设在机架1上的光电开关或类于光电开关的其它感应元件的作用, 将所采集的信号反馈给矫直机的电气控制箱,由电气控制箱给信号予上活动 梁驱动缸5和下活动梁驱动缸6,由下活动梁驱动缸6使下活动梁2携下矫直 辊8下行,由上活动梁驱动缸5使上活动梁4携上矫直辊7上行,以避开钢 管的端头,而当钢管的端头通过,下活动梁驱动缸6便驱使下活动梁2上行, 而上活动梁驱动缸5使上活动梁4下行,由下活动梁2上的下矫直辊8与上 活动梁4上的上矫直辊7的协同作用对钢管的中部矫直。由于申请人对下活 动梁2以及对上活动梁4与定位柱3的配合作了改进,具体是将已有技术中 的两滑配合变为四滑配合,从而可靠地保障了上、下滑动的平稳性,确保了 对钢管的矫直质量。当上、下活动梁4、 2各为上、下对应的两个时,那么定位柱3便有六根, 在机架1的一侧设置三根,另一侧也为三根,从而能满足每个上、下活动梁4、 2均与四根定位柱3滑动配合。当上、下活动梁4、 2各为四个时,那么定位柱3便有十根,在机架l的 两侧各设五根,从而能满足每个上、下活动梁4、 2与四根定位柱3滑动配合。当上活动梁4为两个而下活动梁2为一个时,那么定位柱3的数量为六 根,在机架l的两侧各设三根,从而能满足每个上、下活动梁4、 2与四根定 位柱3滑动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矫直机的矫直辊活动梁滑动机构,包括机架(1)、定位柱(3)、一组各自携有上矫直辊(7)的上活动梁(4)、一组各自携有下矫直辊(8)的下活动梁(2)、上活动梁驱动缸(5)和下活动梁驱动缸(6),定位柱(3)的两端与机架(1)的上下部固定,一组上活动梁(4)滑配在定位柱(3)的上部,一组下活动梁(2)滑配在定位柱(3)的下部并且与一组上活动梁(4)相对应,上活动梁驱动缸(5)设在机架(1)的上部,与上活动梁(4)联结,下活动梁驱动缸(6)设在机架(1)的下部,与下活动梁(2)联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上活动梁(4)的每个上活动梁上各自以十字形分布地延接有用于与相应的定位柱(3)的上部滑配的四个第一滑动套(41);所述的一组下活动梁(2)的每个下活动梁上同样地以十字形分布地延接有用于与相应的定位柱(3)的下部滑配的第二滑动套(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直机的矫直辊活动梁滑动机构,包括机架(1)、定位柱(3)、一组各自携有上矫直辊(7)的上活动梁(4)、一组各自携有下矫直辊(8)的下活动梁(2)、上活动梁驱动缸(5)和下活动梁驱动缸(6),定位柱(3)的两端与机架(1)的上下部固定,一组上活动梁(4)滑配在定位柱(3)的上部,一组下活动梁(2)滑配在定位柱(3)的下部并且与一组上活动梁(4)相对应,上活动梁驱动缸(5)设在机架(1)的上部,与上活动梁(4)联结,下活动梁驱动缸(6)设在机架(1)的下部,与下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平张倩殷雪峰邱雪峰吕增宝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