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由其形成的成型体以及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355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柔性、及耐热性的平衡优异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另外,提供由该组合物形成的成型体、以及具有使用该组合物得到的绝缘体、及/或护套的电线。[解决手段]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所述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相对于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含有填充剂(D)1~350质量份,所述聚合物成分由乙烯·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共聚物(A)50~90质量%、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的熔点为120~170℃的丙烯类聚合物(B)1~40质量%、及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定的熔点小于120℃或观测不到熔点的丙烯类聚合物(C)1~49质量%((A)、(B)及(C)总计100质量%。)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こ烯·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共聚物、丙烯类聚合物及填充剂形成的阻燃性聚合物组合物、由其形成的成型体、以及包括其的电线。进而涉及机械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柔性、耐热性的平衡优异的组合物、由其形成的成型体、以及具有由其形成的绝缘体、及/或护套的电线。
技术介绍
丙烯类聚合物是耐热性、机械强度、耐划伤性优异的材料,其成型品正在用于广泛的用途。通过由一般的聚丙烯及无机类填充剂形成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品在耐热性、机械强度方面也优异,但是相反地,柔性、耐冲击性差。因此,在需要柔性、耐冲击性这样的特性的用途中,主要使用こ烯类共聚物。但是,由こ烯类共聚物得到的成型品存在耐划伤 性·耐热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知将由丙烯类聚合物与无机类填充剂(阻燃剂)形成的成型体作为要求耐划伤性的电线或配线(专利文献I)。另外,已知在聚丙烯中配合丙烯· 丁烯共聚物、聚こ烯及无机填充剂(专利文献2)。另外,已知向丙烯类聚合物中,与无机填充剂一同配合こ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弾性体或苯こ烯类弾性体(专利文献3)。另ー方面,已知在こ烯 こ酸こ烯酯共聚物中配合聚丙烯、马来酸改性聚こ烯及金属水合物所得的组合物(专利文献4 8)。在如上所述利用了丙烯类聚合物及こ烯 こ酸こ烯酯共聚物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中,虽然进行了各种改良,但是正在寻求在机械强度、硬度、柔性、及耐热性的平衡方面具有更优异性能的组合物、由其形成的成型体、以及具有由其形成的绝缘体、及/或护套的电线。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31337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9791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169257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8-94977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9-114230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9-54388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特开2009-19190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09-2168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机械强度、断裂伸长率、柔性、及耐热性的平衡优异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由该组合物形成的成型体、以及具有使用该组合物得到的绝缘体、及/或护套的电线。本专利技术基于下述发现,通过将こ烯与こ烯基酯类化合物的共聚物和特定的丙烯类聚合物进行组合使用,能够得到填充剂的參入性,即,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中的无机类填充材料的分散性良好,并且,机械强度、断裂伸长率、柔性、及耐热性的平衡优异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进而,发现通过使用上述特定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能够得到机械强度、断裂伸长率、柔性、及耐热性的平衡优异的成型体,从而得到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所述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中,相对于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含有填充剂(D) I 350质量份,所述聚合物成分由こ烯 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共聚物(A) 50 90质量%、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測定的熔点为120 170°C的丙烯类聚合物(B) I 40质量%、及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測定的熔点小于120°C或观测不到熔点的丙烯类聚合物(C) I 49质量% ((A)、⑶及(C)总计100质量%。)形成。进而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丙烯类聚合物(C)为丙烯·こ烯无规共聚物(C-O)、丙 烯·碳原子数4 20的α -烯烃无规共聚物(C-I)、及丙烯·乙烯·碳原子数4 20的α-烯烃无规共聚物(C-2),(a)通过凝胶滲透色谱法(GPC)測定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I 3。另外,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丙烯 碳原子数4 20的α-烯烃无规共聚物(C_l)满足下述(b)。(b)熔点TmCC )、与通过13C-NMR光谱测定求得的共聚单体结构单元的含量M(摩尔%)满足下述关系式(1)(其中,Tm小于120°C。)146exp(-0. 022M) ^ Tm ^ 125exp(-0. 032M)(I)。另外,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丙烯·こ烯 碳原子数4 20的α-烯烃无规共聚物(C-2)满足下述(η)。(η)含有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40 85摩尔%、来自こ烯的结构单元5 30摩尔%、及来自碳原子数4 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5 30摩尔% (其中,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こ烯的结构单元、及来自碳原子数4 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总计100摩尔%。)。进而,优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中,填充剂(D)为选自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碳酸盐及金属氧化物中的ー种以上。另外,优选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案中,填充剂(D)为选自有机次膦酸盐及多磷酸化合物中的ー种以上。本专利技术中,另外优选こ烯·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共聚物(A)为こ烯与こ烯基酯类化合物的共聚物,其中更优选为こ烯与こ酸こ烯酯的共聚物。本专利技术中,优选こ烯·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共聚物㈧为こ烯与こ烯基酯类化合物的共聚物,较优选为こ烯与こ酸こ烯酯的共聚物,こ酸こ烯酯含量为2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案中,涉及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干,在所述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中,进ー步含有改性烯烃类聚合物(E),具有与该改性相关的极性基团的こ烯基化合物的比例,相对于㈧、⑶、(C)及(E)总计100质量份为O. 01 10质量份。进而,本专利技术涉及由上述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成型体,作为其成型体,涉及电线的绝缘体或电线护套。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在机械强度、断裂伸长率、柔性、及耐热性的平衡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能够广泛适当地用于成型体、特别是电线等。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こ烯·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共聚物(A)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中使用的こ烯 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共聚物(A)可以举出こ烯、与こ酸こ烯酯、丙酸こ烯基酯之类的こ烯基酯的共聚物,或者,こ烯、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衣康酸、衣康酸酐等不饱和羧酸的碳原子数20左右为止的烷基酯的共聚物。作为所述共聚物的具体例,可以示例こ烯、与丙烯酸甲酷、丙烯 酸こ酷、丙烯酸异丙酷、丙烯酸正丙酷、丙烯酸异丁酷、丙烯酸正丁酷、丙烯酸-2-こ基己基酷、甲基丙烯酸甲酷、甲基丙烯酸こ酷、甲基丙烯酸异丁酷、甲基丙烯酸正丁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酷、马来酸ニ甲酷、马来酸ニこ酯等不饱和羧酸酯的共聚物。进而,除了上述2元类共聚物之外,也可以为在こ烯上共聚选自上述不饱和酯类化合物中的2种以上的化合物的多元类共聚物。进而,只要不实质地改变こ烯·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共聚物具有的性能,则也可以少量共聚其他极性单体,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或一氧化碳等。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物质中,优选为こ烯与こ烯基酯类化合物的共聚物,可以示例乙烯·こ酸こ烯酯共聚物、こ烯·丙酸こ烯基酯共聚物等。另外,本专利技术中上述こ烯·不饱和酯中不饱和酯类化合物的単元的比例,通常为5至70质量%,其中优选15 60质量%,更优选25 50质量%。不饱和酯类化合物的比例在上述范围时,机械强度与阻燃性的平衡优异。小于15质量%时,存在阻燃性降低的倾向,超过60质量%时,存在机械强度降低的倾向。另外,关于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こ烯·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共聚物(A),考虑到所得组合物的物性、加工性等,优选其熔体流动速率(190°C、2160g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20 JP 2010-0969581.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所述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相对于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含有填充剂(D) I 350质量份,所述聚合物成分含有乙烯·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共聚物(A)50 90质量%、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的熔点为120 170°C的丙烯类聚合物(B)I 40质量%、及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定的熔点小于120°C或观测不到熔点的丙烯类聚合物(C) I 49质量%,所述⑷、⑶及(C)总计100质量%。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丙烯类聚合物(C)为选自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C-O)、丙烯·碳原子数4 20的α -烯烃无规共聚物(C-I)及丙烯·乙烯·碳原子数4 20的α -烯烃无规共聚物(C-2)中的至少一种,(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I 3。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所述丙烯类聚合物(C)为满足下述(b)的丙烯·碳原子数4 20的α -烯烃无规共聚物(C-I), (b)熔点TmCC )、与通过13C-NMR光谱测定求得的共聚单体结构单元的含量M(摩尔% )满足下述关系式(1),其中,Tm小于120°C,146exp(-0. 022M) ≥ Tm ≥ 125exp(-0. 032M)(I)。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谷希美野田公宪小宫干黑木孝行安井浩登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