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75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位于锅炉本体下方的燃烧设备,所述燃烧设备设有炉膛,所述锅炉本体包括支架、外壳、炉墙、上锅筒、下锅筒、膜式壁和对流管束,所述对流管束位于所述膜式壁内侧,所述膜式壁位于所述的上、下锅筒之间,所述炉墙包裹在所述膜式壁和所述的上、下锅筒外侧,所述外壳包裹在所述炉墙外侧,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前述的支架、外壳、炉墙、上锅筒、下锅筒、膜式壁和对流管束组合成整体,所述炉膛的高度为4~5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可保证充分燃烧,防止冒黑烟,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エ业蒸汽锅炉,尤其涉及ー种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来源广泛,具有灰分低、燃烧后污染排放少的特点,但有发热值低,水份高的硬伤,造成稳定燃烧难等缺陷。生物质燃料经过烘干、加工成型,成为了颗粒或块状后,其硬伤将完全消失,这类的生物质成型燃料来源广泛,属于可再生能源,在燃烧过程中可达“零排放”的无污染物排放,成本比用电及燃油、燃气作为燃料的低,是国家目前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新型燃料。由于生物质成型燃料有挥发分高的特点,燃烧时火焰长,传统的快装锅炉受制于炉排和结构上造成的炉膛高度不足和炉膛空间小,就不能很好适应这种新型的燃料,造成燃料无法燃烬,比较容易出现结焦、冒黑烟等不良工状,浪费了燃料也増加了污染物排放。 而用传统的散装锅炉,虽然能做到有高、大炉膛的结构,解决了快装锅炉的不足,但却有结构笨重,消耗材料过多,加上主要受热面要在现场安装,会出现受制于现场条件而带来的安装质量不稳定现象,现场工程量大,安装エ期长的缺点。而且,目前市场上有膜式壁型对流管束(如图I所示)或耐火砖砌筑的隔墙等。膜式壁型对流管束适合用膜式壁专用焊机加工,结构也有点笨重,同时由于有加工误差的客观影响,膜式壁型对流管束的管ロ间距会与上、下锅筒的开孔间距存在误差,在现场安装时还要校正,给安装带来一定困难;并且它安装后是ー块整体,日后出现其中一条管子a受损吋,则要把与受损管子a相连的扁钢b割断才能把它取下,换上新管子a后,还要将新管子a与扁钢b焊接,在锅炉内狭小的空间操作是很困难的,给日后维修也带来困难。采用耐火砖砌筑的隔墙则要专门定做隔墙砖,结构上也会显得复杂些,并且增加了隔墙砖,重量也会増加了许多;在安装的过程中,在锅炉内狭小的空间把隔墙砖安装在对流管束当中也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在安装到炉膛中间位置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可保证充分燃烧,防止冒黑烟,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的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位于锅炉本体下方的燃烧设备,所述燃烧设备设有炉膛,所述锅炉本体包括支架、夕卜壳、炉墙、上锅筒、下锅筒、膜式壁和对流管束,所述对流管束位于所述膜式壁内侧,所述膜式壁位于所述的上、下锅筒之间,所述炉墙包裹在所述膜式壁和所述的上、下锅筒外侧,所述外壳包裹在所述炉墙外侧,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前述的支架、外壳、炉墙、上锅筒、下锅筒、膜式壁和对流管束组合成整体,所述炉膛的高度为4 5m。较佳地,所述炉墙由轻质的硅酸铝纤维制成。较佳地,所述燃烧设备还设有位于炉膛下方的往复炉排、位于炉膛两侧的前拱、后拱和连接至炉膛的二次风系统。较佳地,所述对流管束中设有多排鳍片对流管,每排鳍片对流管中的相邻的两个鳍片对流管相互搭接。较佳地,所述鳍片对流管由管子和焊接在管子两侧的扁钢组成,相邻的两个鳍片对流管的扁钢相互搭接。 较佳地,所述扁钢的厚度为3 4mm。较佳地,相邻的两个鳍片对流管的扁钢相互搭接的长度为15 20mm。较佳地,所述膜式壁和所述对流管束之间设有一空间,所述空间临近所述锅炉本体的出烟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由于所述的支架、外壳、炉墙、上锅筒、下锅筒、膜式壁和对流管束组合成整体,从而可以整体出厂,使得现场安装工程量少,安装エ期短,组装质量就有保证,避免了传统散装锅炉的零件因运输过程出现损坏或者因现场安装工具及人员作业水平限制而出现安装质量不稳定引起ー些不良影响的缺陷。(2)由于所述炉膛的高度为4 5m,使得炉膛具有足够大的空间和高度以保证燃料燃料充分燃烬,避免冒黑烟,浪费燃料、增加污染物排放的问题出现。(3)由于所述炉墙由轻质的硅酸铝纤维制成,从而减轻了蒸汽锅炉的重量。(4)由于所述燃烧设备还设有位于炉膛两侧的前拱、后拱和连接至炉膛的二次风系统,从而増加了气流扰动,补充风量,同时改善燃烧室辐射吸热的均匀性,使该处有较高的热负荷,有利于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着火和燃烧。高大炉膛和前后拱结构保证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完全燃尽。(5)由于每排鳍片对流管中的相邻的两个鳍片对流管相互搭接,且对流管束中于临近所述出烟ロ处设有一空间,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膜式壁型对流管束和耐火砖砌筑的隔墙,不仅重量轻,而且制造简单,安装、维修也方便。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膜式壁型对流管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对流管束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鳍片对流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參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參考图2-4,所述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I和位于锅炉本体I下方的燃烧设备2。所述锅炉本体I包括支架11、外壳12、炉墙13、上锅筒14、下锅筒15、膜式壁16和对流管束17。所述对流管束17位于所述膜式壁16内侧,所述膜式壁16位于所述的上、下锅筒14、15之间,所述炉墙13包裹在所述膜式壁16和所述的上、下锅筒14、15外侧,所述外壳12包裹在所述炉墙13外侧,所述支架11设置在所述外壳12内。所述的支架11、外壳12、炉墙13、上锅筒14、下锅筒15、膜式壁16和对流管束17组合成整体出厂,和传统散装锅炉相比较,所述锅炉本体I有现场安装工程量少,安装エ期短(以10t/h的蒸汽炉为例,エ期能減少10-15个工作日),结构紧凑的优势,节省了不少材料和人力,且组装质量就有保证,这样也避免了传统散装锅炉的一些缺陷1.有可能出现零件因运输过程出现损坏;2.因为现场安装工具及人员作业水平限制,出现安装质量不稳定形成的ー些不良影响。所述炉墙13由轻质的硅酸铝纤维(微量的耐火混凝土)制成,取代了传统的锅炉本体砖质炉墙结构,使得蒸汽锅炉的重量减轻。所述对流管束17包括多排鳍片对流管171和多排对流管172,所述对流管管172和所述膜式壁16之间形成一空间19,所述空间19临近所述锅炉本体I的出烟ロ 18,所述空间19可以方便日后在蒸汽锅炉狭小的空间内安装和维护,让安装的质量更有保证。每排鳍片对流管171中的相邻的两个鳍片对流管相互搭接。具体地,所述鳍片对 流管由管子171a和焊接在管子171a两侧的扁钢171b组成,所述扁钢171b的厚度为3 4mm,通常选择3 mm或4mm的扁钢171b。相邻的两个鳍片对流管的扁钢171b相互搭接,且搭接的长度为15 20mm。多个鳍片对流管相互搭接之后形成一道隔墙,在对流管束17中设置几排鳍片对流管171,就组成一条符合设计要求的对流管束烟道。在所述膜式壁16和多排鳍片对流管171组合下,可让烟气在对流管束17中按设计时预想的路径流动,达到设计要求的烟气流速及热交换数据。相比同膜式壁型对流管束,所述对流管束17不仅不需要专门的加工设备,制造条件要求低;而且鳍片对流管结构简单,轻便,灵活,生产制造容易,避免膜式壁型对流管束因为加工误差带来的安装困难;预留的空间19可以方便在锅炉内狭小的空间里安装,降低了安装难度;每个鳍片对流管独立设置,日后管子171a损坏时,只需要维修、更换损坏的那条管子1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位于锅炉本体下方的燃烧设备,所述燃烧设备设有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包括支架、外壳、炉墙、上锅筒、下锅筒、膜式壁和对流管束,所述对流管束位于所述膜式壁内侧,所述膜式壁位于所述的上、下锅筒之间,所述炉墙包裹在所述膜式壁和所述的上、下锅筒外侧,所述外壳包裹在所述炉墙外侧,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前述的支架、外壳、炉墙、上锅筒、下锅筒、膜式壁和对流管束组合成整体,所述炉膛的高度为4~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位于锅炉本体下方的燃烧设备,所述燃烧设备设有炉膛,其特征在干所述锅炉本体包括支架、外壳、炉墙、上锅筒、下锅筒、膜式壁和对流管束,所述对流管束位于所述膜式壁内侧,所述膜式壁位于所述的上、下锅筒之间,所述炉墙包裹在所述膜式壁和所述的上、下锅筒外侧,所述外壳包裹在所述炉墙外侧,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前述的支架、外壳、炉墙、上锅筒、下锅筒、膜式壁和对流管束组合成整体,所述炉膛的高度为4 5m。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墙由轻质的硅酸铝纤维制成。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装式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设备还设有位于炉膛下方的往复炉排、位于炉膛两侧的前拱、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福任芦茂国陈润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贝龙环保热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