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鳞拉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73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破鳞拉矫机,包括电气控制系统、设置在机架(2)上的两组弯曲辊组(3)和一组矫直辊组(1)及位于入口的转向辊组(4)。转向辊组(4)包括通过转动轴(29)与支座(5A、5B)转动联接的转向辊座(7)和转向液压缸(6);矫直辊组(1)的上辊组包括一个或两个同步快开机构、一个或两个液压驱动机构和上矫直辊架(14),在上矫直辊架(14)上安装有具有上矫直工作辊子(12)的上矫直辊座(13)和滚轮(15);两组弯曲辊组(3)的各上辊组增设有一个或两个同步快开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灵活准确,能够实现工作位置线与打开位置线之间准确地、同步地、快速地转换,保证破鳞拉矫工作,提高了破鳞拉矫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破鳞拉矫机,特别涉及能够对热轧带钢表面进行机械破鱗处 理的破鳞拉矫机。
技术介绍
经热轧后的带钢表面有氧化铁皮,为了保证后续酸洗工序的质量和提高酸洗的效 率,在进入酸洗槽之前,往往使用专门的设备对带钢表面先进行机械破鳞处理,使带 钢表面的氧化铁脱落或疏松。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破鳞拉矫机由两组弯曲辊组和分别 设置在入口侧的转向辊及出口侧的一组矫直辊组组成,其中转向辊的转向工作辊子 固定在机架上;矫直辊组由上矫直辊组和下矫直辊组构成,上矫直辊组的一对矫直工 作辊固定在机架上;液压缸控制弯曲辊组的上辊组;螺旋升降机控制弯曲辊组的下辊 组和矫直辊组的下辊组。它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方面因上述入口侧转向辊的转向工作 辊子、出口侧的矫直辊组的上矫直工作辊子始终固定在工作位置线上保持不动,在进 行连续机械破鳞过程中带钢焊缝不能顺利通过破鳞拉矫机的现象经常发生,另一方面 虽然液压缸能够控制弯曲辊组的上辊组在工作位置线与打开位置线之间进行上升或 下降转换,螺旋升降机能够配合其上述升降转换对弯曲辊组的下辊组和矫直辊组的下 辊组的工作位置高度进行微量调整,但是因弯曲辊组的上辊组和矫直辊组的上辊组的 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破鳞拉矫机,包括电气控制系统、设置在机架(2)上的两组弯曲辊组(3)和一组矫直辊组(1)及位于入口的转向辊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组(4)包括通过转动轴(29)与支座(5A、5B)转动联接的转向辊座(7)和转向液压缸(6),所述转向液压缸(6)的缸杆与转向辊座(7)铰连联接,在转向辊座(7)上安装有转向工作辊子(8);所述矫直辊组(1)的上辊组包括一个或两个同步快开机构、一个或两个液压驱动机构和上矫直辊架(14),在上矫直辊架(14)上安装有具有上矫直工作辊子(12)的上矫直辊座(13)和滚轮(15),以及安装在机架(2)上的、位于滚轮(15)下方的矫直导轨(22);所述两组弯曲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破鳞拉矫机,包括电气控制系统、设置在机架(2)上的两组弯曲辊组(3)和一组矫直辊组(1)及位于入口的转向辊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组(4)包括通过转动轴(29)与支座(5A、5B)转动联接的转向辊座(7)和转向液压缸(6),所述转向液压缸(6)的缸杆与转向辊座(7)铰连联接,在转向辊座(7)上安装有转向工作辊子(8);所述矫直辊组(1)的上辊组包括一个或两个同步快开机构、一个或两个液压驱动机构和上矫直辊架(14),在上矫直辊架(14)上安装有具有上矫直工作辊子(12)的上矫直辊座(13)和滚轮(15),以及安装在机架(2)上的、位于滚轮(15)下方的矫直导轨(22);所述两组弯曲辊组(3)的各上辊组增设有一个或两个同步快开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鳞拉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组(4)为一个,设 置在所述机架(2)入口端的轧制中心线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鳞拉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组(4)为两个,并 排设置在所述机架(2)入口端的轧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勇黄晓慧陈南宁胡晓军陆志贤王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