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一光学板、一光源以及一支撑件。光学板具有一出光面、一入光面与一阻挡结构,其中出光面包括一可视区与一外围区。前述光源配置于光学板的入光面旁。支撑件配置于光学板的外围区,用以支撑显示面板于光学板的出光面上方,其中阻挡结构接触支撑件而阻挡支撑件往可视区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利用光学板的阻挡结构解决背光模块中支撑件往可视区移动的问题。支撑件与光学板的阻挡结构可有相互搭配的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且同时适用于侧光式或者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因此具有良好的设计弹性。此外,相互组装的支撑件及光学板还具有节省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尤其涉及ー种具有阻挡结构的背光模块以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显示面板中,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液晶显示器主要由一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所组成。背光模块可提供液晶显示器在进行显示时所需的光源,其主要由光源、光学板以及机构件所组成。依光源的入光方式,背光模块又可分为侧光式背光模块或直下式背光模块。 不论是侧光式背光模块或是直下式背光模块,都具有ー支撑件,此支撑件配置于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的光学板之间。支撑件是橡胶材质的支撑软垫,并且在避开光学板的可视区的前提下,以贴附方式贴附在光学板周围。但在液晶显示器受外力作用的情形下,支撑件会产生位移。当支撑件进入可视区的范围内会遮蔽部分可视区,造成使用者使用液晶显示器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背光模块,利用阻挡结构以解决支撑件往可视区移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液晶显示器,应用前述的背光模块以解决支撑件往可视区移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ー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光学板、一光源以及ー支撑件。光学板具有一出光面、一入光面与一阻挡结构,其中出光面包括一可视区与一外围区。前述光源配置于光学板的入光面旁。支撑件配置于光学板的外围区,用以支撑ー显示面板于光学板的出光面上方,其中阻挡结构接触支撑件而阻挡支撑件往可视区移动。本专利技术提出ー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前述的背光模块。利用将前述的支撑件配置于背光模块中的光学板的外围区,以支撑显示面板于光学板的出光面上方。其中,阻挡结构接触支撑件而阻挡支撑件往可视区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光学板具有一光学微结构,至少分布于出光面的可视区,光学微结构的分布范围邻接支撑件,光学微结构邻接支撑件的部分作为阻挡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微结构为光扩散微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光学板的外围区具有ー减薄部,支撑件配置于减薄部上,减薄部与光学板的其他部分的交界处为ー承靠面,承靠面作为阻挡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承靠面垂直出光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承靠面与减薄部的夹角大于90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嵌合部,光学板的外围区具有一第二嵌合部。第一嵌合部嵌合第二嵌合部,第二嵌合部作为阻挡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阻挡结构为ー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支撑件具有ー夹持部,夹持光学板的外围区,光学板被夹持部夹持的部分作为阻挡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光学板被夹持部夹持的部分的厚度小于光学板的其他部分的厚度,且光学板被夹持部夹持的部分与光学板的其他部分的交界处具两承靠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夹持部的底面与光学板的底面共平 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支撑件的材质为橡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出光面平行入光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的出光面垂直连接该入光面。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中,利用光学板具有的阻挡结构,以解决背光模块中支撑件往可视区移动的问题。阻档结构与支撑件可以有相互搭配的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因此具有良好的设计弹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 :液晶显示器110:显示面板120 :背光模块121 :光学板1211:出光面1211a:可视区1211b:外围区1212 :入光面1213:阻挡结构1214 :光学微结构1215 :减薄部1216、1216a、1216b :承靠面1217 :第二嵌合部122 :光源123 :支撑件123a :第一嵌合部123b :夹持部124 :前盖 124a:开ロ区125 :背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液晶显示器100包括一显不面板110以及一背光模块120。背光模块120包括一光学板121、一光源122以及ー支撑件123。光学板121具有一出光面1211、一入光面1212与一阻挡结构1213。出光面1211包括一可视区1211a与一外围区1211b。前述光源122配置于光学板121的入光面1212旁。支撑件123配置于光学板121的出光面1211的外围区1211b,用以支撑显示面板110于光学板121的出光面1211上方。阻挡结构1213接触支撑件123而阻挡支撑件123往可视区1211a移动。由于阻挡结构1213与支撑件123互相接触,因此当显示面板110受到外力作用时,若支撑件123往可视区1211a移动,此时阻挡结构1213与支撑件123接触的部分可以阻挡支撑件123往可视区1211a移动,防止支撑件123进入可视区1211a而遮蔽部分的可视区1211a,进而造成使用者使用液晶显示器100的不便。由于支撑件与阻挡结构包括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以下将配合附图来描述各实施例中,阻挡结构以及与其相互搭配的支撑件的结构形式。此外,亦将配合附图说明各实施例中阻挡结构如何与支撑件接触以阻挡支撑件往可视区移动。请先參考图I。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学板121具有一光学微结构1214,此光学微结构1214至少分布于出光面1211的可视区1211a,而支撑件123则配置在光学板121中没有光学微结构1214的部分。光学微结构1214的分布范围是邻接于支撑件123。由于光学微结构1214可以是利用滚压制程在光学板121的出光面1211上制作出具有凹凸起伏的结构,因此光学微结构1214邻接支撑件123的凸起部分可以作为阻挡结构1213,以阻挡支撑件123往可视区1211a移动。当然,光学微结构1214可采用其他制作方式制造,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光学微结构1214的制作方法。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微结构1214为光扩散微结构,可让光源122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地扩散。请接着參考图2。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光学板121的外围区1211b具有一减薄部1215,支撑件123配置于减薄部1215上。减薄部1215与光学板121的其他部分的交界处为一承靠面1216,在本实施例中,承靠面1216即为阻挡结构。当液晶显示器100受外力作用时,可能连带使支撑件123因此产生位移,此时承靠面1216会限制支撑件123,使支撑件123无法往可视区1211a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板121的材质可以是塑胶。光学板121可采用射出成型的方式制造,具有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此外,在本实例中,承靠面12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光学板,具有一出光面、一入光面与一阻挡结构,其中该出光面包括一可视区与一外围区;一光源,配置于该光学板的该入光面旁;以及一支撑件,配置于该光学板的该外围区,用以支撑一显示面板于该光学板的该出光面上方,其中该阻挡结构接触该支撑件而阻挡该支撑件往该可视区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11 TW 1011249471.ー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光学板,具有一出光面、一入光面与一阻挡结构,其中该出光面包括一可视区与一外围区; 一光源,配置于该光学板的该入光面旁;以及 ー支撑件,配置于该光学板的该外围区,用以支撑一显示面板于该光学板的该出光面上方,其中该阻挡结构接触该支撑件而阻挡该支撑件往该可视区移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光学板具有一光学微结构,至少分布于该出光面的该可视区,该光学微结构的分布范围邻接该支撑件,该光学微结构邻接该支撑件的部分作为该阻挡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光学微结构为光扩散微结构。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光学板的该外围区具有ー减薄部,该支撑件配置于该减薄部上,该减薄部与该光学板的其他部分的交界处为ー承靠面,该承靠面作为该阻挡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承靠面垂直该出光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承靠面与该减薄部的夹角大于90度。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嵌合部,该光学板的该外围区具有一第二嵌合部,该第一嵌合部嵌合该第二嵌合部,该第二嵌合部作为该阻挡结构。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阻挡结构为一凹槽。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件具有ー夹持部,夹持该光学板的该外围区,该光学板被该夹持部夹持的部分作为该阻挡结构。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该光学板被该夹持部夹持的部分的厚度小于该光学板的其他部分的厚度,且该光学板被该夹持部夹持的部分与该光学板的其他部分的交界处具两承靠面。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夹持部的底面与该光学板的底面共平面。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件的材质为橡胶。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出光面平行该入光面。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出光面垂直连接该入光面。15.—种液晶显不器,包括 一显不面板; 一背光模块,包括 一光学板,具有一出光面、一入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岳贤,陈信利,李宗原,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