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漏光的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背板;散热条,其设置在背板上;灯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内侧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的水平板上的反光板、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其中,导光板的入光面正对灯条;外框,其设置于散热条外侧,至少包括有若干个平台,该平台受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的支撑,并且至少部分架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四周外边缘之上;在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定位片,在所述外框的平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片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片与其对应的定位孔相互配合,使所述外框与所述散热条相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液晶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单元、液晶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晶显示器装置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前壳、后壳、液晶模组以及系统零件等等。其中液晶模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前框、液晶显示玻璃面板、背光单元等结构部件。其中,如图I所示,背光单元包括外框15、光学膜片组14、灯条13、散热条12和背板11等部材,其中,光学膜片组14包括扩散板140、棱镜板141、扩散板142 ; 散热条12上还设置有导光板17、反光板18等; 灯条13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17的入光面(正对灯条13的面)进入,从出光面射入光学 膜片组14,光学膜片组14可使光面的光扩散得更均匀,且能提高光的正面辉度。反光板18的作用是尽可能多地将光线发射至导光板17,使其从光面射出。背板11具有承载所有部材并保证背光模组平整度的功能,外框15用于压住光学膜片组14并遮挡一些漏光。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液晶模组边框的宽度越来越窄,相应的,外框也越来越窄,这样,外框比较容易侧翻变形(向上翘起),使其与光学膜片组14之间产生缝隙,导致发生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有效防止背光单元的外框发生外翻上翘所导致的漏光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背光单元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背光单兀,包括 背板,为所述背光单元提供支撑; 散热条,其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散热条包括水平板以及从所述水平板边缘延伸出的至少一个竖直板; 灯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内侧上; 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的水平板上的反光板、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正对所述灯条; 外框,其设置于所述散热条外侧,至少包括有若干个平台,所述平台受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的支撑,并且至少部分架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四周外边缘之上; 在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定位片,在所述外框的平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片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片与其对应的定位孔相互配合,使所述外框与所述散热条相固定。其中,所述外框为弹性材料制成的胶框。其中,所述定位片的形状为任一形状,所述胶框上开设的定位孔与所述定位片的形状相同。其中,所述定位片的形状为矩形或多边形。其中,所述灯条为发光二级管。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液晶模组,包括 前框、液晶显示玻璃面板、背光单元; 所述背光单元,包括 背板,为所述背光单元提供支撑; 散热条,其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散热条包括水平板以及从所述水平板边缘延伸出 的至少一个竖直板; 灯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内侧上; 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的水平板上的反光板、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正对所述灯条; 外框,其设置于所述散热条外侧,至少包括有若干个平台,所述平台受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的支撑,并且至少部分架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四周外边缘之上; 在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定位片,在所述外框的平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片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片与其对应的定位孔相互配合,使所述外框与所述散热条相固定。其中,所述外框为弹性材料制成的胶框。其中,所述定位片的形状为任一形状,所述胶框上开设的定位孔与所述定位片的形状相同。其中,所述定位片的形状为矩形或多边形。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前壳、后壳、系统零件以及前述的液晶模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单元,其散热条上设置有定位片,该定位片可以很好的将外框的平台固定在散热条上,防止外框的平台外翻上翘产生的漏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其中包含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单元,因此也能达到防漏光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漏光的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漏光的液晶模组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背光单元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背光单元的外框发生外翻上翘所导致的漏光现象。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单元,以及含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的具体结构。参见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漏光的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单元,包括 背板11,为所述背光单元提供支撑; 散热条12,其设置在所述背板11上,所述散热条12包括水平板120以及从所述水平板120边缘延伸出的至少一个竖直板121 ; 灯条13,设置于所述散热条12的竖直板121内侧上,作为该背光单元的光源; 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12的水平板上的反光板18、导光板17和光学膜片组14,其中,所述导光板17的入光面正对所述灯条13,所述光学膜片组14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7的出光面上,用于透射所述灯条3产生的光线; 外框15,其设置于所述散热条12外侧,包括有环形固定框150,以及若干个平台151 ;其中,所述平台151从该固定框150每一侧边以平行于底板的方向向内延伸而出,这些平台151受到散热条12的竖直板121的支撑,并且至少部分架设于该光学膜片组14的四周外边缘之上; 所述散热条12的竖直板121的端部设置有一定位片16,在所述外框15的平台151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片16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不可见,未示出);所述定位片16与其对应的定位孔相互配合,使所述外框15与所述散热条12相固定。由于定位片16能够很好的固定所述外框15的平台151,防止外框15的平台151外翻上翘,因此能够防止漏光。在具体的实现中,所述外框15为弹性材料制成的胶框。其中,所述定位片16的形状为任一形状,所述胶框上开设的定位孔与所述定位片16的形状相同。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片16的形状为矩形或多边形。其中,所述灯条13为发光二级管。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液晶模组,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漏光的液晶模组10包括 前框2、液晶显示玻璃面板3、背光单元I ; 背光单元I和液晶显示玻璃面板3都配置在前框2内,此外,前框2和液晶显示玻璃面板2之间是藉由卡勾与卡槽之间的配合而相互固定的,液晶模组10的前框2,液晶显示玻璃面板3的结构和功能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漏光的液晶模组的具体结构不仅限于图3所示的结构,只要其背光单元I的结构如图2所示,且功能如前述实施例描述,皆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参见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包括 前壳4、后壳5、液晶模组10以及系统零件(图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液晶显示器的前壳4、后壳5与液晶模组10和系统零件等之间是利用螺丝锁固或者利用卡和的方式固定的,其具体的结构和功能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器的具体结构不仅限于图4所示的结构,只要其中包含的背光单元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漏光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为所述背光单元提供支撑;散热条,其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散热条包括水平板以及从所述水平板边缘延伸出的至少一个竖直板;灯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内侧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的水平板上的反光板、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正对所述灯条;外框,其设置于所述散热条外侧,至少包括有若干个平台,所述平台受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的支撑,并且至少部分架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四周外边缘之上;在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定位片,在所述外框的平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片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片与其对应的定位孔相互配合,使所述外框与所述散热条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光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为所述背光单元提供支撑; 散热条,其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散热条包括水平板以及从所述水平板边缘延伸出的至少一个竖直板; 灯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内侧上; 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散热条的水平板上的反光板、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正对所述灯条; 外框,其设置于所述散热条外侧,至少包括有若干个平台,所述平台受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的支撑,并且至少部分架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四周外边缘之上; 在所述散热条的竖直板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定位片,在所述外框的平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片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片与其对应的定位孔相互配合,使所述外框与所述散热条相固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为弹性材料制成的胶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的形状为任一形状,所述胶框上开设的定位孔与所述定位片的形状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的形状为矩形或多边形。5.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为发光二级管。6.一种防漏光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框、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革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