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41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轴承。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轴承,包含外圈、减摩层和内圈。所述的外减摩层与外圈的内球面,内减摩层与内圈的外球面紧密结合;减摩层覆盖外圈和内圈的承载面;所述的减摩层采用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所述的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是由钢基体、小颗粒球形铜粉、大颗粒球形铜粉、螺旋铜钉、改性聚甲醛所构成的五层复合材料。该自润滑轴承具有优异的减摩性、耐磨性、自润滑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轴承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大型机械设备日益增多,特别是对重负荷的轴承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所使用的自润滑轴承,由于其使用的内外圈的材料均为轴承钢,其工作摩擦系数较大,启动瞬间磨损比较严重,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工作过程中要提高轴承工作表面的润滑特性。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的功能材料被相继研发出来,这些材料往往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新的材料来制造轴承,以便提高轴承的减摩性、耐磨性、自润滑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自润滑轴承,该自润滑轴承具有优异的减摩性、耐磨性、自润滑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轴承,包含外圈、减摩层和内圈。所述的外减摩层与外圈的内球面,内减摩层与内圈的外球面紧密结合;减摩层覆盖外圈和内圈的承载面;所述的减摩层采用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所述的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是由钢基体、小颗粒球形铜粉、大颗粒球形铜粉、螺旋铜钉、改性聚甲醛所构成的五层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轴承,包含外圈、减摩层和内圈。所述的外减摩层与外圈的内球面,内减摩层与内圈的外球面紧密结合;减摩层覆盖外圈和内圈的承载面;所述的减摩层采用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所述的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是由钢基体、小颗粒球形铜粉、大颗粒球形铜粉、螺旋铜钉、改性聚甲醛所构成的五层复合材料。该自润滑轴承具有优异的减摩性、耐磨性、自润滑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I附图标记如下外圈I ;减摩层2,外减摩层2a、内减摩层2b ;内圈3。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所示为新型复合材料轴承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轴承,包含合金基的外圈I、减摩层2和内圈3。所述的外减摩层2a与外圈I的内球面,内减摩层2b与内圈3的外球面紧密结合;减摩层2覆盖外圈I和内圈3的承载面。所述的减摩层2采用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这种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是由钢基体、小颗粒球形铜粉、大颗粒球形铜粉、螺旋铜钉、改性聚甲醛所构成的五层复合材料。五层结构的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是将改性聚甲醛加热熔化,经轧制,使熔融的聚甲醛渗透到大颗粒球形铜粉的间隙 中,解决了三层材料复合过程中,熔融的聚甲醛水平流动性远强过垂直方向的渗透性,造成了结合强度低的缺陷,使聚甲醛层与铜粉、螺旋铜钉及基体结合更牢固,提高了其承载和抗剪切的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轴承,包含外圈(1)、减摩层(2)和内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减摩层(2a)与外圈(1)的内球面,内减摩层(2b)与内圈(3)的外球面紧密结合;减摩层(2)覆盖外圈(1)和内圈(3)的承载面;所述的减摩层(2)采用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所述的高强度钢基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是由钢基体、小颗粒球形铜粉、大颗粒球形铜粉、螺旋铜钉、改性聚甲醛所构成的五层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轴承,包含外圈(I)、减摩层(2)和内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减摩层(2a)与外圈(I)的内球面,内减摩层(2b )与内圈(3 )的外球面紧密结合;减摩层(2 )覆盖外圈(I)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