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缸泵送系统防窜动停机方法,所述双缸泵送系统包括具有两个主油缸(4,5)的双缸泵送装置及该双缸泵送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停机方法包括:第一,控制所述双缸泵送装置停止泵送作业;第二,使得所述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至少一个腔室与油箱或回油油路连通。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双缸泵送系统以及泵送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其独创性地在现有双缸泵送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卸压步骤,从而能够使得双缸泵送系统的主油缸的各腔处于低压或无压状态,有效地防止了主油缸的活塞杆因为封闭的高压油而发生意外窜动,相对有效地确保了双缸泵送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过程中检修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缸泵送系统控制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双缸泵送系统防窜动停机方法。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所述防窜动停机方法的双缸泵送系统。此夕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双缸泵送系统的泵送设备。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泥浆等粘稠物料是工程施工领域常用的建筑材料,这些粘稠物料典型地通过双缸泵送系统进行泵送,所述双缸泵送系统一般包括双缸泵送装置及其液压控制系统。就其中的双缸泵送装置而言,其主要结构可以参照工程施工中广泛使用的混凝土双缸泵送装置,这种双缸泵送装置通过其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从而利用压力将粘稠物料沿管道连续输送。具体地,所述双缸泵送系统一般可以由电动机(或内燃机)带动液压泵形成具 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驱动主油缸带动两个输送缸内的活塞产生交替往复运动,使得粘稠物料不断从料斗吸入输送缸,并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施工现场。为了帮助理解,以下参照图I和图2以混凝土双缸泵送装置及其液压控制系统为例简略介绍所述双缸泵送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缺点。具体地,参见图1,混凝土双缸泵送装置一般包括两个主油缸4,5 (也称为“主液压缸”)、两个输送缸(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称为“砼缸”)、两只泵送活塞12,13、两个摆动油缸、料斗和分配阀,其中摆动油缸、料斗、分配阀等图I中未显示,其属于公知部件,下文不再赘述,这些部件装配在一起,构成混凝土双缸泵送装置。就该混凝土双缸泵送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而言,主要是指连接到主油缸以及摆动油缸上相应的液压控制回路。如图I所示,上述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A、C相互连通,无杆腔B、D分别连接于主换向阀3,该主换向阀3连接于进油油路和油箱,通过主换向阀3的换向而选择性地使得两个主油缸中的第一主油缸4的无杆腔D与进油油路连通,第二主油缸5的无杆腔B与油箱连通,或者使得第一主油缸4的无杆腔D与油箱连通,第二主油缸5的无杆腔B与进油油路连通。由于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A,C相互连通并封闭有液压油,该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A,C内的液压油起到传动介质的作用,通过交替地向两个主油缸4,5的无杆腔B,D进油从而可以实现两个主油缸4,5的交替伸缩。两只泵送活塞12,13分别位于所述两个输送缸内并分别与主油缸4,5的活塞杆连接以驱动相应的泵送活塞12,13交替运动,以交替地泵送或抽吸粘稠物料,例如混凝土。此外,图I中显示了现有混凝土双缸泵送装置的一些更具体的细节结构,具体地,泵送活塞12,13的外周面上分别安装有用于相应的输送缸的内周面密封性滑动配合的密封件14,15。两个主油缸4, 5与两个输送缸之间安装有水箱16,该两个主油缸4, 5的活塞杆穿过水箱16连接于相应的泵送活塞12,13,在泵送作业过程中两个泵送活塞12,13交替地在相应的输送缸内伸缩,其中水箱16主要用于冷却,由于泵送活塞12,13与相应的输送缸不停的摩擦,这样可以通过水箱16内的冷却水或冷却液对泵送活塞12,13起到冷却作用。上述混凝土双缸泵送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换向阀3连接于进油油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进油油路一般包括通过动力装置(发动机或电机等)驱动的液压泵1,其中液压泵I的输入口与油箱连通,输出口连接于主换向阀3的进油口 P,液压泵I的输出口与主换向阀3的进油口 P之间的油路上一般还连接有包括溢流阀2的溢流油路,以进行过压保护。进一步地,两个主油缸4,5还分别连接有缓冲连通油路,即各个主油缸4,5的缸筒的靠近两端的区域分别连接有缓冲油路,即图I中第一主油缸4的左端区域的设置有第一截止阀6 (典型地为球阀)和单向阀8的无杆腔缓冲油路,右端区域的设置有单向阀10的有杆腔缓冲油路;第二主油缸5的左端区域的设置有第二截止阀7 (典型地为球阀)和单向阀9的无杆腔缓冲油路,右端区域的设置有单向阀11的有杆腔缓冲油路。这种缓冲油路在现有技术的混凝土双缸泵送装置上经常采用的,其主要用于主油缸的活塞杆在伸缩运动过程中缓冲,防止主油缸的活塞在伸缩行程的终点剧烈撞击主油缸的缸筒。例如,就第一主油 缸4上缓冲油路的操作过程而言,当第一主油缸4的有杆腔C进油、无杆腔D回油时,第一主油缸4的活塞杆朝向左侧运动,当运行到左端区域接近缸底时,此时无杆腔缓冲油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油缸4的无杆腔D和有杆腔C连通,如果有杆腔C的油压过高且活塞杆的运动速度过快,可以打开第一截止阀6,使得第一主油缸4的有杆腔C内的部分液压油经由单向阀8和第一截止阀6流动到无杆腔D,从而使得无杆腔D内的油压一定程度上增大,增加第一主油缸4的活塞杆的运动阻力,从而使得第一主油缸4的活塞杆能够相对缓和地运动到缩回行程的终点,避免过于剧烈的撞击缸底。类似地,就第一主油缸4的右端区域的有杆腔缓冲油路而言,由于第一主油缸4的活塞杆在伸出过程中用于向外强力推送混凝土,因此油压较大,所以右端有杆腔缓冲油路上仅设置了单向阀10,一旦第一主油缸4的活塞杆上的活塞运动到有杆腔缓冲油路的两端连通有杆腔C和无杆腔D时,有杆腔缓冲油路即发挥与上述操作过程同样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另外,上述各个缓冲油路上一般还设置有节流阀,其主要是限制缓冲流量,避免无杆腔D和有杆腔C之间的液压油流量过大。以上参照图I以混凝土双缸泵送系统为例描述了双缸泵送系统的主要结构,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两个主油缸4,5并不限于图I中所示的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A,C相互连通以构成连通腔的情形,可选择地,也可以采用两个主油缸4,5的无杆腔B,D相互连通而构成连通腔的结构形式,在此情形下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A,C分别构成驱动腔而与换向阀连接。实际的双缸泵送装置中,两个主油缸4,5的无杆腔B,D或有杆腔A,C可以通过切换而选择性地作为连通腔,这一般通过双缸泵送系统(例如混凝土双缸泵送系统)常用的高低压切换阀来实现,例如图2所示的采用六个二通插装阀所构成的高低压切换阀。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双缸泵送系统中采用的高低压切换阀可以具有多种形式,而并不局限于图2中所示的具体形式。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双缸泵送系统存在维护检修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具体地,参见图I所示,为防止所泵送的粘稠物料(例如混凝土)倒流,主换向阀3处于中位时,主换向阀3的工作油口 A、B是截止的(即图2中采用的主换向阀3为M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因此,当停止泵送时,第一主油缸4的有杆腔C和无杆腔D以及第二主油缸5的有杆腔A和无杆腔B内的液压油是封闭的,经常会有高压油封闭在上述有杆腔和无杆腔内。有时即使停机,高压油也不会很快泄掉,这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维护及维修时,这种封闭在有杆腔和无杆腔内的高压液压油可能会在维护检修操作过程中使得主油缸的活塞杆向前窜动,危急检修维护人员的操作安全。在带有高低压切换阀的双缸泵送系统中,这种因高压油封闭带来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例如,参见图2所示,其中双缸泵送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采用由六个二通插装阀17-22构成的高低压切换阀,其中三个二通插装阀17,18,19的液控油口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3的第一工作油口 Al连通,三个二通插装阀20,21,22的液控油口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3的第二工作油口 BI连通,电磁换向阀23的回油口连接于油缸,进油口通过油路分别经由单向阀24,25连接到泵送油路和分配油路上,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缸泵送系统防窜动停机方法,所述双缸泵送系统包括具有两个主油缸(4,5)的双缸泵送装置及该双缸泵送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停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控制所述双缸泵送装置停止泵送作业,从而使得所述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与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均处于截止状态;第二,使得所述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至少一个腔室与油箱或回油油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缸泵送系统防窜动停机方法,所述双缸泵送系统包括具有两个主油缸(4,5)的双缸泵送装置及该双缸泵送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停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控制所述双缸泵送装置停止泵送作业,从而使得所述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与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均处于截止状态; 第二,使得所述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至少一个腔室与油箱或回油油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停机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步骤中,使得所述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至少一个腔室与油箱或回油油路连通预定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机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时间为1-5秒。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停机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步骤中,控制所述双缸泵送装置切换为在低压泵送状态下停止泵送作业。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停机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步骤中,在所述双缸泵送装置的一个泵送活塞(12,13)停止在该双缸泵送装置的水箱(16)内的情形下,控制所述双缸泵送装置停止泵送作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停机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步骤中,在检测到所述双缸泵送装置的一个泵送活塞(12,13)停止在所述水箱(16)内的情形下,控制所述双缸泵送装置停止泵送作业。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停机方法,其中,所述双缸泵送系统为混凝土双缸泵送系统,所述双缸泵送装置为混凝土双缸泵送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停机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步骤中,使得所述双缸泵送装置的主油缸(4,5)的全部有杆腔和无杆腔与油箱或回油油路连通。9.双缸泵送系统,包括双缸泵送装置及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双缸泵送装置包括两个主油缸(4,5),其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卸压油路(33),该卸压油路(33)的一端连接于油箱或回油油路,另一端经由相应的油路连接于所述两个主油缸(4,5)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至少一个腔室,所述卸压油路(33)上设置有开关阀,以能够在所述双缸泵送系统停机时控制所述主油缸(4,5)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至少一个腔室与油箱或回油油路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缸泵送系统,其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主换向阀(3)和高低压切换阀(32),该高低压切换阀(32)的各个接口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主油缸(4,5)各自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以及所述主换向阀(3)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林,曹奎,王佳茜,高荣芝,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