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压式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和电机(3),其中,所述第一气缸(1)为压缩气缸,第二气缸(2)为真空气缸,所述电机(3)驱动位于第一气缸(1)内的第一活塞(11)和位于第二气缸(2)内的第二活塞(21)往复运动,分别在第一气缸(1)形成正压,在第二气缸(2)内形成负压,方便给设备同时提供气体和抽真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压式压缩机,将空压机和真空机集于一体,在压缩空气的同时还能产生真空,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往复活塞式压缩机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压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空压机作为一种通用设备,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力、冶金、造船、纺织、电子、化工、石油、矿山、轻工业、机械制造、食品医药等领域。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空压机只能压缩空气;真空泵只能用于抽真空。对于某些既需要正压也需要负压空气源的应用场合,必须同时配备空压机和真空泵两种空气动力源,这样造成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开发一种双压式压缩机,将真空泵与空压机两种结构结合为一体,使其在提供正压空气源的同时也提供负压空气源。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双压式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I)为形成正压的压缩气缸,所述第二气缸(2)为形成负压的真空气缸,所述电机(3)通过传动机构(4)连接位于第一气缸(I)内的第一活塞(11)和位于第二气缸(2)内的第二活塞(21)。作为改进地,所述第一气缸(I)和第二气缸(2)对置排布,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一气缸(I)和第二气缸(2)的接口处,整个压缩机的形状为“T”形。作为改进地,所述第一气缸(I)包括第一进气阀、第一排气阀及位于第一气缸(O内的第一活塞(11);该第一进气阀与空气连同,该第一排气阀与设备连同;该第一进气阀和第一排气阀为电磁阀。作为改进地,所述第二气缸(2)包括第二进气阀、第二排气阀及位于第二气缸内的第二活塞(21);该第二进气阀与设备连同,该第二排气阀与空气连同;该第二进气阀和第二排气阀为电磁阀。作为改进地,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与电机相连的至少一个转轴,与转轴相连的至少一个偏心轮(42 ),所述偏心轮驱动连接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21)。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与电机(3)相连转轴(41),固定在转轴(41)上的偏心轮(42),以及通过滚珠(43)套接在偏心轮(42)外部的中空圆柱形通槽。作为改进地,所述圆柱形通槽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活塞(11)及第二活塞(21);所述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21)焊接在圆柱形通槽上。这样,转动的偏心轮(42)就可以同时驱动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12),分别在第一气缸(I)和第二气缸(2)内形成正压和负压。更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与电机相连的具有第一齿轮(44)的第一转轴(45),设置在第一转轴(45)—侧的具有第二齿轮(46)的第二转轴(47),设置在第一转轴(45)另一侧的具有第三齿轮(48)的第三转轴(49),以及分别与第二转轴(47)和第三转轴(49 )固定连接的两个偏心轮(42 )。这样,两个偏心轮(42 )通过制动装置,方便实现空压机和真空泵的单独运转或同时运转。作为改进地,所述第一齿轮(44)与第一转轴(45)的固定方式为螺钉铆合,所述第二齿轮(46)与第二转轴(47)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三齿轮(48)与第三转轴(49)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改进地,所述第一齿轮(44)分别与第二齿轮(46)和第三齿轮(48)咬合;该第一齿轮(44)的圆周长大于第二齿轮(46)和/或第三齿轮(48)的圆周长。其采用大圆周的第一齿轮咬合小圆周的第二齿轮和/或第三齿轮,提高第一活塞和/或第二活塞的往复频率,生产效率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压式压缩机将空压机和真空机集于一体,在压缩空气的同时还能产生真空,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压缩机实施例一的传动结构剖视 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压缩机实施例二的传动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 I、第一气缸 2、第二气缸 3、电机 4、传动机构 11、第一活塞 21、第二活塞 41、转轴 42、偏心轮 43、滚珠 44、第一齿轮 45、第一转轴 46、第二齿轮 47、第二转轴 48、第三齿轮 49、第三转轴。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实施例一 如图I、图2所不,一种双压式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I,第二气缸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I为形成正压的压缩气缸,第二气缸2为形成负压的真空气缸,所述电机3通过传动机构4驱动位于第一气缸I内的第一活塞11和位于第二气缸2内的第二活塞21往复运动,方便给设备同时提供气体和抽真空。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I和第二气缸2对置排布,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一气缸I和第二气缸2的接口处,整个压缩机的形状为“T”形。其中,所述第一气缸I包括第一进气阀、第一排气阀及位于第一气缸内的第一活塞11,该第一进气阀与空气连同,该第一排气阀与设备连同。当传动机构4拉动第一活塞11增大第一气缸I的内腔体积时,空气从进气阀进入到第一气缸I内;当传动机构4推动第一活塞11减少第一气缸的内腔体积时,获得压缩空气。使用时,打开第一排气阀即可获得压缩空气动力源;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阀和第一排气阀为电磁阀,不限于本实施例。 所述第二气缸2包括第二进气阀、第二排气阀及位于第二气缸内的第二活塞21,该第二进气阀与设备连同,该第二排气阀与空气连同。当传动机构4拉动第二活塞21增大第二气缸2的内腔体积时,设备内的空气从进气阀进入到第二气缸2内;当传动机构4推动第二活塞21减少第二气缸的内腔体积时,压缩空气从第二排气阀排出。使用时,开启第二进气阀即可获得真空空气动力源;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气阀和第二排气阀为电磁阀,不限于本实施例。为更好地解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压式压缩机工作原理,参见图2所示,传动机构4包括与电机3相连转轴41,固定在转轴41上的偏心轮42,以及通过滚珠43套接在偏心轮42外部的中空圆柱形通槽。所述圆柱形通槽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活塞11及第二活塞21 ;优选地,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21焊接在圆柱形通槽的两侧。实际使用时,转动的偏心轮42同时带动第一活塞11及第二活塞21往复运动,分别在第一气缸I和第二气缸2内形成正压和负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压式压缩机,将压缩气缸和真空气缸集于一体,在压缩空气的同时还能产生真空,结构简单,实用性好。实施例二 本实施提供的一种双压式压缩机,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区别在于传动机构的设计。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压式压缩机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相连具有第一齿轮44的第一转轴45,设置在第一转轴45 —侧具有第二齿轮46的第二转轴47,设置在第一转轴45另一侧具有第三齿轮48的第三转轴49,以及与第二转轴47和第三转轴49固定连接的偏心轮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44与第一转轴45的固定方式为螺钉铆合,所述第二齿轮46与第二转轴47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三齿轮48与第三转轴49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齿轮44的圆周长大于第二齿轮46和/或第三齿轮48的圆周长,不限于本实施例。实际使用时,第二转轴47通过偏心轮42驱动第一活塞11在第一气缸内形成正压,第三转轴49通过偏心轮42驱动第二活塞21在第二气缸内形成负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压式压缩机,通过采用大圆周的第一齿轮咬合小圆周的第二齿轮和/或第三齿轮,提高第一活塞和/或第二活塞的往复频率,生产效率高。此外,由于两个活塞采用两个分离的偏心轮来驱动,实际使用时,根据需要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压式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为形成正压的压缩气缸,所述第二气缸(2)为形成负压的真空气缸,所述电机(3)通过传动机构(4)连接位于第一气缸(1)内的第一活塞(11)和位于第二气缸(2)内的第二活塞(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压式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I),第二气缸(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I)为形成正压的压缩气缸,所述第二气缸(2)为形成负压的真空气缸,所述电机(3)通过传动机构(4)连接位于第一气缸(I)内的第一活塞(11)和位于第二气缸(2)内的第二活塞(2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I)和第二气缸(2)对置排布,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一气缸(I)和第二气缸(2)的接口处,整个压缩机的形状为“T”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I)包括第一进气阀、第一排气阀及位于第一气缸(I)内的第一活塞(11);该第一进气阀与空气连同,该第一排气阀与设备连同;该第一进气阀和第一排气阀为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2)包括第二进气阀、第二排气阀及位于第二气缸内的第二活塞(21);该第二进气阀与设备连同,该第二排气阀与空气连同;该第二进气阀和第二排气阀为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与电机相连的至少一个转轴,与转轴相连的至少一个偏心轮(42),所述偏心轮驱动连接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全,魏浩宁,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广顺电器有限公司,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