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塑料油、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混合炼制生产汽柴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8207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塑料油、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混合炼制生产汽柴油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和能源技术域。其特征是以废塑料油和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按体积比1:0.1-1.1混合为原料经催化蒸馏,加氢精制生产高品质汽柴油工艺,其特征是首先原料油经预分馏塔在300oC分馏为轻组分和重组分,将轻组分直接加氢精制反应,重组分经催化蒸馏裂化,调整汽柴油的馏分比例,降低馏分中的胶质含量,然后加氢精制反应,降低油品中的硫氮含量,调节辛烷值,酸值,所得馏分油再经蒸馏得到高品质的汽油和柴油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平衡反应的转化率和连串反应的选择性、大大减少结焦量,降耗节能、延长了催化剂寿命,流程简单且节省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和能源
,涉及到一种利用废塑料油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混合炼制生产汽柴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汽柴油作为重要的动力燃料,在现有能源结构中占有较高的份额。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对能源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汽柴油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当前普遍使用的汽柴油源于石油,而石油资源有限,导致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节约能源和寻求新型可替代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全球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废弃物再生将成为循环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大量废弃塑料、垃圾废塑料和废弃轮胎日益增多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和污染了环境,甚至将危及人类的生存。废塑料和废弃轮胎的回收利用主要有填埋、焚烧、物理分离加工和油化技术。相比较而言,废塑料油经油化处理,将废塑料油提炼生产出汽、柴油、液化石油气,不仅没有二次污染,能够生产急需的清洁燃料,满足了成品油市场供不应求的需要,可成为成品油市场的重要补给,产生巨大经济效益而倍受关注。然而,通过传统热裂解法、催化热裂解法、热裂解-催化改质法普遍存在问题是产生大量结焦,排渣难,导致生产不连续不稳定,所得到的汽柴油质量差,诱导期短、有臭味、胶质和二烯烃含量高、柴油凝点高,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汽柴油的质量标准。此外,在煤化工过程中,煤焦油作为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大部分中/低温煤焦油和少量高温煤焦油被作为燃料进行粗放燃烧,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另外,我国石油加工产能不断增加,乙烯产量不断扩大,乙烯焦油产量也随之不断增加,目前乙烯焦油的利用基本上是作为燃料油或者炭黑油,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综合利用。针对丰富的塑料油、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资源化利用问题,根据这些非常规油品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我们成功开发了废塑料油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混合炼制生产汽柴油的新技术。塑料油分别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按体积比1:0.1-1. I混合经预分馏塔在300°c分馏为轻组分和重组分,将轻组分直接加氢精制反应,重组分经催化蒸馏裂化,调整汽柴油的馏分比例,降低馏分中的胶质含量,然后加氢精制,降低油品中的硫氮含量,调节辛烷值,酸值,所得馏分油再经蒸馏得到高品质的汽油和柴油等。在塑料油、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混合炼制中通过调节不同油品间的比例可按需调节汽油辛烷值和柴油的十六烷值及酸值,大大减少结焦量,是一个绿色的、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下述的已知技术,都存在一些不足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675A,介绍了一种用废塑料或废塑料再掺入它种油制取液化气、汽油、柴油和润滑油基础油的油料油的方法,其裂解过程需要两次裂解,过程复杂,耗能高,且结焦含量高,不利于生产的连续进行。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255343A,介绍了一种利用废塑料、废油或重油和炼制燃料柴油的方法,其工序要在超临界状态下炼制,条件苛刻,废水多,结焦量大等缺点。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226103A,介绍了一种利用塑料油生产汽柴油的方法,其中原料油为单一塑料油品,其工艺条件下易产生结焦,无法按需调节汽油辛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塑料油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混合炼制生产汽柴油的新技术,并综合利用过程本身的废渣和燃气,使生产过程节能和环保,大大降低了结焦,避免了二次污染。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将废塑料油分别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按体积比1:0. 1-1. I混合经预分馏塔在300°C分馏为轻组分和重组分,将轻组分直接加氢精制反应,重组分经催化蒸馏裂化,调整汽柴油的馏分比例,降低馏分中的胶质含量,然后加氢精制反应,降低油品中的硫氮含量,调节辛烷值,酸值,所得馏分油再经蒸馏得到高品质的汽油和柴油等。本专利技术提高了平衡反应的转化率和连串反应的选择性、大大减少结焦量,降耗节能、延长了催化剂寿命,流程简单且节省投资。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原料油是废塑料油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物按体积比1:0. 1-1. I混合的油品。废塑料油分别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物按体积比1:0. 1-1. I混合经预分馏塔在300°C分馏为轻组分和重组分,将轻组分直接加氢精制反应,控制进料温度在200-350°C、氢气分压2-6 MPa、体积空速O. 5-3. O h — 1、氢油体积比为100-1000 1 ;氢气经分离纯化后循环使用;加氢使用的催化剂为负载型NiMo、Niff, CoMo,Coff, NiMoff或CoMoW硫化物催化剂,载体是具有双中孔复合结构的氧化物载体,氧化物载体是Si02、A1203、TiO2, SiO2-Al2O3或Al203-Ti02。重组分经催化蒸馏塔反应精馏,催化蒸馏塔使用的催化剂为氧化铝负载的分子筛,其中分子筛包括ZSM-5、Y型沸石、丝光沸石和β沸石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分子筛含量为O. 5-45wt%。反应精馏后的馏分油可直接进入加氢反应器加氢精制,也可以和废塑料油混合重新反应,加氢精制后的馏分油经常压蒸馏塔,根据馏出温度切割成汽油(<180°C)和柴油(>180°C)。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生产得到汽油馏分(<180°C)的收率在15-30%,辛烷值为75-85,密度O. 70-0. 76g/cm3,可以作为汽油的调和组分。柴油馏分(180_360°C )的收率在65-80%,十六烷值为45-58,密度O. 83-0. 86g/cm3,凝点低于_10°C,可以作为10号低凝柴油。燃气和焦渣产率不高于7%。本专利技术采用催化蒸馏与加氢精制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过程的热量和质量传递,大大降低了结焦量,提高了平衡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延长了加氢精制催化剂寿命,同时减少了催化剂用量,先分馏再加氢,减少了氢耗。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I :将塑料油与煤焦油按体积比1:0. I混合注入预分馏塔,预分馏塔在300°C分馏为轻组分和重组分,将轻组分直接经Al2O3负载型NiMo硫化物催化剂加氢精制反应,控制进料温度在320 °C、氢气分压6 MPa、体积空速O. 5 h — 1、氢油体积比为600:1 ;氢气经分离纯化后循环使用。重组分经填有氧化铝与Y型沸石复合催化剂的催化蒸馏塔反应精馏,反应精馏后的馏分油可直接进入加氢反应器加氢精制,部分注入预分馏塔重新反应,力口氢精制后的馏分油经常压蒸馏塔,根据馏出温度切割成汽油(<180°C )和柴油(>180°C ),所得油品为水白色,汽油的收率15%,辛烷值为85,密度O. 74g/cm3 ;柴油收率80%,十六烷值为50,密度O. 84g/cm3,凝点低于_10°C,可以作为10号低凝柴油。燃气和焦渣产率不高于5%。实施例2 :将塑料油与乙烯焦油按体积比1:0. 5混合注入预分馏塔,预分馏塔在300°C分馏为轻组分和重组分,将轻组分直接经SiO2-Al2O3负载型NiMoW硫化物催化剂加氢精制反应,控制进料温度在260 °C、氢气分压4 MPa、体积空速I h — 1、氢油体积比为400:1 ;氢气经分离纯化后循环使用。重组分经填有氧化铝与β分子筛复合催化剂的催化蒸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废塑料油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混合炼制生产汽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废塑料油分别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物按1:0.1?1.1混合作为原料油经预分馏塔在300℃分馏为轻组分和重组分,将轻组分直接加氢精制反应,控制进料温度在200?350oC、氢气分压2?6?MPa、体积空速0.5?3.0?h-1、氢油体积比为100?1000:1;氢气经分离纯化后循环使用;重组分经催化蒸馏塔反应精馏,催化蒸馏塔使用的催化剂为氧化铝和分子筛的混合物。反应精馏后的馏分油直接进入加氢反应器加氢精制或与废塑料油混合重新反应,加氢精制后的馏分油经常压蒸馏塔,根据馏出温度切割成汽油和柴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废塑料油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混合炼制生产汽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废塑料油分别与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物按1:0. 1-1. I混合作为原料油经预分馏塔在300°C分馏为轻组分和重组分,将轻组分直接加氢精制反应,控制进料温度在200-350°C、氢气分压2-6 MPa、体积空速O. 5-3. O h —\氢油体积比为100-1000 1 ;氢气经分离纯化后循环使用;重组分经催化蒸馏塔反应精馏,催化蒸馏塔使用的催化剂为氧化铝和分子筛的混合物。反应精馏后的馏分油直接进入加氢反应器加氢精制或与废塑料油混合重新反应,加氢精制后的馏分油经常压蒸馏塔,根据馏出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长海陈霄李闯汪镭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