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以65~80wt%的焦炭粉和20~35wt%的中温沥青为原料,将温度为140~170℃的中温沥青加入焦炭粉中,混练碾压后挤压成泥料块,冷却,磨至粒度小于0.1mm的坯粉;再将坯粉压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在还原气氛和750~1100℃条件下保温18~32小时,焙烧成烧结坯,烧结坯经中温沥青浸煮,在还原气氛和1950~2400℃条件下保温8~48小时,制成煅烧坯;然后经机械加工成毛坯,进行防氧化处理,烘干,最后经机械精密加工制得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内部结构细密、气孔率低、不结瘤和使用寿命长特点,所制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能显著提高硅钢板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炉底辊套管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钢铁工业开发出连续退火系统来生产高质量钢板,由此产生了对高质量炉底辊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由于硅钢薄板具有特殊的性能,生产硅钢板的连续退火炉对炉底辊套管具有更加独特的要求,目前硅钢炉底辊所使用的套管多为碳质材料套管。目前,国内外的专利技术(JP57137419A,JP57140377A, 1092324A, CN1117479,CN1994967,CN2199206)分别公开了硅钢炉底辊套管及其制备与表面处理方法,所制备的碳 质炉底辊套管能够用于硅钢板的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种碳质炉底辊套管为硅钢板的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直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多年的生产应用情况表明,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由于气孔较大导致套管表面结瘤,瘤疤易划伤硅钢板的表面,影响硅钢板的电磁性能而造成废品;耐磨性不好,使用一段时间后套管中间被磨损变细而形成“哑铃状”,造成硅钢板变形而出现次品;抗氧化性不好,在热处理硅钢的高温条件下逐渐被炉中的高温H2O气体所氧化,使碳质炉底辊套管表面疏松、出现麻面、降低耐磨性、进而缩短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出现加剧结瘤并影响硅钢板质量等问题。申请人:已授权的“C-Si-N质硅钢炉底辊套管及其制备方法”(CN101885615 A)专利技术专利技术,虽在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C-Si-N质硅钢炉底辊套管需要高温氮化反应烧结,生产技术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部结构均匀细密、气孔率低、不结瘤、使用寿命长、耐磨性和抗氧化性好的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及其制备方法,使用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能显著提高硅钢板的生产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配料以65 80wt%的焦炭粉和20 35wt%的中温浙青为制备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的原料; (2)制备坯粉按步骤(I)的原料配比,将140 170°C的中温浙青倒入焦炭粉中,经混练与碾压为泥料,再挤压成片状、饼状或条块状的泥料块,风冷或自然冷却,然后经粉碎机打磨至粒度小于O. Imm,制得还粉; (3)成型将坯粉压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 (4)焙烧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装入焙烧炉,在还原气氛和750 1100°C条件下保温18 32小时,焙烧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烧结坯; (5)浸煮和煅烧先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烧结坯置于140 170°C的中温浙青中浸煮8 24小时,然后在还原气氛和195(T2400°C条件下保温8 48小时,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棍套管煅烧还; (6)预加工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煅烧坯进行机械加工,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毛坯; (7)防氧化处理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毛坯置于浸溃处理罐中,在真空度为l(T50KPa的条件下保持广3小时;再开启阀门注入防氧化剂至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毛坯全部被浸泡,继续抽气至真空度为l(T50KPa,保持O. 5^1小时;然后加压至l 3MPa,保持Γ8小时,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粗坯; (8)精加工先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粗坯在12(Tl60°C条件下保温Γ12小时,然后进行机械精密加工,制得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焦炭粉的C含量彡92wt%,粒度小于O. 088mm ;中温浙青的软 化温度为65 90°C ;防氧化剂为浓度为25 36%的硅溶胶、铝溶胶和硅铝溶胶中的一种。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由于本专利技术在配料中不加焦炭颗粒料而采用焦炭全细粉和浙青制坯,使焦炭颗粒中的气孔经过磨粉已被全部消除,因而所制备的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具有结构细致、体积密度大、气孔率低、孔径小和强度高的特点。由于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经过高温石墨化烧成处理,碳粉经石墨化而转化成石墨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闻表面的自润滑性能与表面光洁度,还有利于提闻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的耐磨性,而且不结瘤,克服了因表面结瘤而划伤硅钢板的问题。由于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具有强度大和耐磨性好的特点,可有效减缓使用磨损,增强材料的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保障了硅钢板的正常生产,稳定了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了硅钢板的生产效益。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内部结构均匀细密、气孔率低、不结瘤、耐磨性与抗氧化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所制备的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能显著提高硅钢板的生产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为避免重复,先将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原料统一描述如下,具体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焦炭粉的C含量彡92wt%,粒度小于O. 088mm ;中温浙青的软化温度为65 90°C;硅溶胶、铝溶胶和硅铝溶胶的浓度为25 36%。实施例I 。其具体制备步骤是 (1)配料以65 70wt%的焦炭粉和30 35wt%的中温浙青为制备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的原料; (2)制备坯粉按步骤(I)的原料配比,将140 160°C的中温浙青倒入焦炭粉中,经混练与碾压为泥料,再挤压成片状的泥料块,风冷,然后经粉碎机打磨至粒度小于O. Imm,制得坯粉;(3)成型将坯粉压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 (4)焙烧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装入焙烧炉,在还原气氛和750 850°C条件下保温24 32小时,焙烧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烧结坯; (5)浸煮和煅烧先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烧结坯置于140 160°C的中温浙青中浸煮16 24小时,然后在还原气氛和195(T2100°C条件下保温4(Γ48小时,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棍套管煅烧还; (6)预加工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煅烧坯进行机械加工,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毛坯; (7)防氧化处理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毛坯置于浸溃处理罐中,在真空度为l(T20KPa的条件下保持f 2小时;再开启阀门注入硅溶胶至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毛坯全 部被浸泡,继续抽气至真空度为l(T20KPa,保持O. 5 I小时;然后加压至l 2MPa,保持7 8小时,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粗坯; (8)精加工先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粗坯在12(Tl40°C条件下保温8 12小时,然后进行机械精密加工,制得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实施例2 。其具体制备步骤是 (1)配料以70 75wt%的焦炭粉和25 30wt%的中温浙青为制备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的原料; (2)制备坯粉按步骤(I)的原料配比,将150 170°C的中温浙青倒入焦炭粉中,经混练与碾压为泥料,再挤压成饼状泥料块,自然冷却,然后经粉碎机打磨至粒度小于O. 1mm,制得还粉; (3)成型将坯粉压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 (4)焙烧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装入焙烧炉,在还原气氛和850 950°C条件下保温24 32小时,焙烧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烧结坯; (5)浸煮和煅烧先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烧结坯置于150 170°C的中温浙青中浸煮8 16小时,然后在还原气氛和210(T2200°C °C条件下保温2Γ36小时,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煅烧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技术步骤:(1)配料:以65~80wt%的焦炭粉和20~35wt%的中温沥青为制备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的原料;(2)制备坯粉:按步骤(1)的原料配比,将140~170℃的中温沥青倒入焦炭粉中,经混练与碾压为泥料,再挤压成片状、饼状或条块状的泥料块,风冷或自然冷却,然后经粉碎机打磨至粒度小于0.1mm,制得坯粉;(3)成型:将坯粉压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4)焙烧: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装入焙烧炉,在还原气氛和750~1100℃条件下保温18~32小时,焙烧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烧结坯;(5)浸煮和煅烧:先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烧结坯置于140~170℃的中温沥青中浸煮8~24小时,然后在还原气氛和1950~2400℃条件下保温8~48小时,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煅烧坯;(6)预加工: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煅烧坯进行机械加工,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毛坯;(7)防氧化处理: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毛坯置于浸渍处理罐中,在真空度为10~50KPa的条件下保持1~3小时;再开启阀门注入防氧化剂至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毛坯全部被浸泡,继续抽气至真空度为10?~50KPa,保持0.5~1小时;然后加压至1~3MPa,保持4~8小时,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粗坯;(8)精加工:先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粗坯在120~160℃条件下保温4~12小时,然后进行机械精密加工,制得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技术步骤 (1)配料以65 80wt%的焦炭粉和20 35wt%的中温浙青为制备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的原料; (2)制备坯粉按步骤(I)的原料配比,将140 170°C的中温浙青倒入焦炭粉中,经混练与碾压为泥料,再挤压成片状、饼状或条块状的泥料块,风冷或自然冷却,然后经粉碎机打磨至粒度小于O. Imm,制得还粉; (3)成型将坯粉压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 (4)焙烧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生坯装入焙烧炉,在还原气氛和750 1100°C条件下保温18 32小时,焙烧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烧结坯; (5)浸煮和煅烧先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烧结坯置于140 170°C的中温浙青中浸煮8 24小时,然后在还原气氛和195(T2400°C条件下保温8 48小时,制成细结构硅钢炉 底棍套管煅烧还; (6)预加工将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煅烧坯进行机械加工,制成细结构硅钢炉底辊套管毛坯; (7)防氧化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洪喜,刘奎然,彭玮珂,邓承继,钟喜庆,宋泽啟,刘红阳,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泰威高温陶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