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733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油柱成型法制备球形颗粒,与现有技术中以六亚甲基四胺等有机胺类为促凝剂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低碳环氧烷烃为成球促进剂,在制备过程中低碳环氧烷烃转化为醇类等无毒物质,易于去除,低碳环氧烷烃对环境没有氨氮污染。同时,由于低碳环氧烷烃与无机铝盐作用较为均匀缓慢,所得氧化铝颗粒尺寸较为细小,有利于形成发达的孔隙结构,因此所得球形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及孔容较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得的球形氧化铝可应用于大分子多相催化、吸附分离材料、色谱填料、电极材料、声阻及热阻材料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无机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油(氨)柱成型是制备球形氧化铝的一种常用方法,基本过程为将铝溶胶与六亚甲基四胺溶液混合,然后滴入热油柱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溶胶在油相中收缩为凝胶微球。将成型后的小球,经老化、干燥、焙烧等步骤得到球形氧化铝颗粒。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小球粒度均匀,磨损低,强度高,可广泛用作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催化剂载体材料。CN 1068975A以铝盐或铝酸盐经中和得到拟薄水铝石,用酸处理得到的铝溶胶,再向铝溶胶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作为胶凝剂,经油柱成型,老化、干燥、焙烧得到球形氧化铝。其颗粒直径为I. (Γ3. Omm,比表面积为120 280 m2/g,孔容为I. 5 2. O cm3/g。本方法所用 的六亚甲基四胺促凝剂用量较多,在焙烧时会引起较大的氨氮污染。CN 101549287A将可溶性锆盐溶于铝溶胶中得到锆铝混合溶胶,采用油柱成型法得到成型小球,再经过老化、洗涤,干燥、焙烧等过程得到高强度球形含锆氧化铝。该球形含锆氧化铝比表面为15(T250m2/g,颗粒直径为O. 5 5. Omm,孔体积为O. 7 I. 5cm3/g。该方法所用的促凝剂为有机胺(六亚甲基四胺和/或尿素),用量较大,在焙烧时同样会造成较大的氨氮污染。因此,目前的油(氨)柱成型制备球形氧化铝微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所加入的胶凝剂为六亚甲基四胺等有机胺类,其用量较多,在产品焙烧阶段会形成较大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环保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制备方法不使用六亚甲基四胺等有机胺类促凝剂,对环境无氨氮污染。同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球形氧化铝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本专利技术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把铝源、选自低碳醇和水中的至少一种与低碳环氧烷烃混合均匀, (2)将步骤(I)所得的混合物滴加到2(T50°C的油柱中成型为凝胶微球,将凝胶微球于15 70°C下保持5 72小时,优选保持温度25飞(TC,保持时间为24 48小时; (3)分离出步骤(2)的凝胶微球,并用低碳醇浸泡广72小时,优选为2Γ48小时;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浸泡于氨水中于9(Tl40°C下老化3 24小时;(5)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除去液相后,经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所述的球形氧化招。以步骤(I)所得到的混合物的重量为基准,铝源以氧化铝计的含量为19Γ15%,优选为5% 10%,低碳环氧烷烃/Al3+的摩尔比为I. 5 7. 0,优选为2. 0 4· O。步骤(I)所述的选自低碳醇和水中的至少一种,即可以采用低碳醇,也可以采用水,还可以采用任意比例混合的低碳醇和水。步骤(I)中所述的铝源可采用水溶性铝盐,优选为氯化铝、硝酸铝和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氯化铝和/或硝酸铝。所述的低碳醇一般为C5以下的醇,优选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最好为乙醇和/或丙醇。步骤(I)和步骤(3 )所用的低碳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步骤(I)所述的低碳环氧烷烃的碳数为疒4,优选为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步骤(3)中所述的低碳醇为C5以下的醇,优选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最好为乙醇和/或丙醇。低碳醇的用量不少于步骤(2)所得凝胶微球的体积,一般为步骤(2)所得凝胶微球的体积的Γ3倍。步骤(4)所用的氨水的重量浓度为3wt°/T5wt%,其用量不少于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的体积,一般为步骤(2)所得凝胶微球的体积的Γ3倍。 步骤(5)中所述的洗涤方式为用蒸馏水洗涤的方法,以除去产物中的杂质离子。所述的干燥方法可采用真空干燥、自然干燥或超临界流体干燥,优选真空干燥。所述的真空干燥条件如下真空度以表压计-O. Γ-0. OlMPa,干燥温度为(T80°C,干燥时间为72小时;真空干燥优选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T30°C,干燥时间为2 24小时。步骤(5)中所述的焙烧具体如下在40(T800°C焙烧I 24小时,而优选为50(r700°C焙烧5 10小时。由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得到的球形氧化铝的性质如下颗粒直径为O. 5^3. Omm,比表面积为 20(T450m2/g,孔容为 O. 8 2. 5ml/g。与现有技术中以六亚甲基四胺等有机胺类为促凝剂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低碳环氧烷烃为成球促进剂,在制备过程中低碳环氧烷烃转化为醇类等无毒物质,易于去除,低碳环氧烷烃对环境没有氨氮污染。同时,由于低碳环氧烷烃与无机铝盐作用较为均匀缓慢,所得氧化铝颗粒尺寸较为细小,有利于形成发达的孔隙结构,因此所得球形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及孔容较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球形氧化铝可应用于大分子多相催化、吸附分离材料、色谱填料、电极材料、声阻及热阻材料等领域。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加以详细的说明,所阐述的实施例不是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wt%为质量分数。实施例I 将20克氯化铝、25克水、25克丙醇充分溶解、混合均匀之后,再加入14. 4克环氧丙烷并混合均匀。所得混合产物滴入25°C的油柱中成型为凝胶微球,然后继续在油柱中保持48小时。从成型油中分离出凝胶微球,用过量的丙醇浸泡混合物24小时,除去液相后,浸泡于3wt%的氨水中,90°C下老化24小时。然后分离出微球,于25°C下-O. 02MPa下真空干燥5小时之后,在550°C下焙烧10小时,得到球形氧化铝,其主要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列于表I和表2。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I的方法来实施本实施例,所用原料和用量列于表I。不同之处在于,油柱温度为40°c,凝胶微球成型后在油柱中老化32小时,其主要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列于表I和表2。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I的方法来实施本例,所用原料和用量见表I。不同之处还在于,油柱温度为50°C,凝胶微球成型后在油柱中老化24小时,从成型油中分离出凝胶微球,用过量的乙醇浸泡混合物24小时,除去液相后 ,浸泡于3wt%的氨水中,100°C下老化24小时。然后分离出微球,于30°C及-O. 05MPa下真空干燥5小时之后,在550°C下焙烧10小时,其主要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列于表I和表2。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I的方法来实施本例,所用原料和用量见表I。不同之处还在于,油柱温度为50°C,凝胶微球成型后在油柱中老化24小时,从成型油中分离出凝胶微球,用过量的丙醇浸泡微球48小时,除去液相后,浸泡于5wt%的氨水中,120°C下老化24小时。分离出微球后,35°C及-O. 08MPa下真空干燥5小时,然后在650°C下焙烧6小时,其主要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列于表I和表2。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I的方法来实施本例,所用原料和用量见表I。不同之处还在于,油柱温度为40°c,凝胶微球成型后在油柱中老化24小时,从成型油中分离出凝胶微球,用过量的乙醇浸泡微球48小时,除去液相后,浸泡于3wt%的氨水中,140°C下老化10小时。然后分离出微球,35°C及-O. 08MPa下真空干燥5小时之后,在650°C下焙烧6小时,其主要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列于表I和表2。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I的方法来实施本例,所用原料和用量见表I。不同之处还在于,油柱温度为25°C,凝胶微球成型后在油柱中老化48小时,从成型油中分离出凝胶微球,用过量的丙醇浸泡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把铝源、选自低碳醇和水中的至少一种与低碳环氧烷烃混合均匀,(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滴加到20~50℃的油柱中成型为凝胶微球,将凝胶微球于15~70℃下保持5~72小时;(3)分离出步骤(2)的凝胶微球,并用低碳醇浸泡1~72小时;(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浸泡于氨水中于90~140℃下老化3~24小时;(5)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除去液相后,经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所述的球形氧化铝;以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物的重量为基准,铝源以氧化铝计的含量为1%~15%,低碳环氧烷烃/Al3+的摩尔比为1.5~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把铝源、选自低碳醇和水中的至少一种与低碳环氧烷烃混合均匀, (2)将步骤(I)所得的混合物滴加到2(T50°C的油柱中成型为凝胶微球,将凝胶微球于15 701下保持5 72小时; (3)分离出步骤(2)的凝胶微球,并用低碳醇浸泡广72小时;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浸泡于氨水中于9(Tl40°C下老化3 24小时; (5)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除去液相后,经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所述的球形氧化招; 以步骤(I)所得到的混合物的重量为基准,铝源以氧化铝计的含量为1°/Γ15%,低碳环氧烷烃/Al3+的摩尔比为I. 5 7. O。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凝胶微球在25 50°C保持24 48小时。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步骤(I)所得到的混合物的重量为基准,铝源以氧化铝计的含量为59TlO%,低碳环氧烷烃/Al3+的摩尔比为2. (Γ4. O。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铝源采用水溶性铝盐;所述的低碳醇为C5以下的醇;所述的低碳环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亚王少军沈智奇凌凤香王丽华季洪海郭长友孙万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