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强腐蚀介质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660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强腐蚀介质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其包括步骤:(1)制作石墨粉:将石墨研磨成颗粒直径为1~10um的石墨粉,然后将所述石墨粉和偶联剂搅拌混合以对所述石墨粉进行表面处理;(2)混胶:将上述经过表面处理的石墨粉按比例与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搅拌混合后出料,石墨粉与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的比例为5~30wt%;(3)造粒:将上述混合物料造粒,造粒的温度控制在350±30℃,颗粒的粒度大小为1~5mm;(4)吹管:将上述颗粒进行吹管,吹管温度控制在350±30℃,制得的换热管的壁厚为其直径的0.06~0.1倍。采用该方法制得的换热管热交换效率高,换热管表面不粘附、不结垢,且具有很强的耐压性,还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管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涂镀包装材(电镀铬-电镀锡板)是冷轧薄板的高端产品,其采用连续电镀机组进行生产。连续电镀机组具有带钢运行速度快、镀层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由此对电镀エ艺提出很高的要求,其中镀液的温度是ー项重要的指标。镀液温度由镀液换热设备控制,其在镀液需要加热时使镀液快速升温,而当镀液需要冷却时使镀液快速冷却。此外,由于不同机组的镀液中含有苯酚磺酸、硫酸、铬酸、氢氟酸等强腐蚀性的介质,因此需要换热器具有高耐腐蚀性。 现有的金属换热管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且金属换热管在对镀液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杂质离子污染镀液,进而影响到镀层的质量。公开号为CN2491803,公开日为2002年5月15日,名称为“氟塑料管束式换热器”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ー种换热装置,其主要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各种类型的热交換器或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因此其未考虑耐腐蚀性的和高导热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当对含有强腐蚀性介质的液体进行加热时,需要换热管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且换热管在工作过程中不能产生其他杂质离子污染被加热液体。据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强腐蚀介质进行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强腐蚀介质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制作石墨粉:将石墨研磨成颗粒直径为1~10um的石墨粉,然后将所述石墨粉和偶联剂搅拌混合以对所述石墨粉进行表面处理;(2)混胶:将上述经过表面处理的石墨粉按比例与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搅拌混合后出料,石墨粉与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的比例为5~30wt%,;(3)造粒:将上述混合物料造粒,造粒的温度控制在350±30℃,颗粒的粒度大小为1~5mm;(4)吹管:将上述颗粒进行吹管,吹管温度控制在350±30℃,制得的换热管的壁厚为直径的0.06~0.1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强腐蚀介质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制作石墨粉将石墨研磨成颗粒直径为I IOum的石墨粉,然后将所述石墨粉和偶联剂搅拌混合以对所述石墨粉进行表面处理; (2)混胶将上述经过表面处理的石墨粉按比例与可熔性聚四氟こ烯搅拌混合后出料,石墨粉与可熔性聚四氟こ烯的比例为5 30wt%,; (3)造粒将上述混合物料造粒,造粒的温度控制在350±30°C,颗粒的粒度大小为I 5mm ; (4)吹管将上述颗粒进行吹管,吹管温度控制在350±30°C,制得的换热管的壁厚为直径的O. 0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辉潘红良王文朱国和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务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