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制粒流化干燥系统的卧式沸腾床,其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内的沸腾床板、用于从所述沸腾床板的底部提供热风的布风装置、以及设于壳体顶部一端的排气口,在壳体内、该沸腾床板上方依次设有电动搅拌装置和多个除尘布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卧式沸腾床中设有搅拌装置,适于提高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燥设备的
,具体是ー种喷雾制粒流化干燥系统的卧式沸腾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喷雾造粒干燥机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用于片剂、冲剂、胶囊、速溶食品、饮料颗粒、缓释颗粒、化工颗粒等的制备。现有的喷雾造粒干燥机的エ艺流程一般是空气经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流化床底部,穿过分布板与物料接触,使物料呈流态化。母液好粘结剂由压カ泵分别送到雾化喷嘴,雾化后涂布于流化颗粒表面以使颗粒相互粘结,经不断地流化、涂布、干燥,颗粒逐渐长大, 达到所要求的粒度后从流化床出料ロ排出。另ー种喷雾制粒干燥的エ艺流程是雾粒与热空气以混合流的方式工作,热空气是通过顶盖上的热空气分配器进入塔内,热风分配器产生ー股向下的流线空气气流,雾滴由下向上喷入热空气流。雾滴由于表面张カ作用而形成球形,同时由于雾滴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其中水分迅速蒸发干燥,而最终收缩形成干燥的球形颗粒粉料。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喷雾制粒干燥的雾滴中必须含有粘结剂,否则无法制粒。而使用粘结剂,一方面使得生产成本较高,另ー方面粘结剂往往会影响产品品质。如何通过ー种适于高效制粒干燥、无需使用粘结剂的喷雾制粒干燥系统,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此外,现有的卧式沸腾床的干燥效率较低、粉尘颗粒溢出量较大,如何解决该问题,也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适于高效干燥且细颗粒料回收率较高的喷雾制粒流化干燥系统的卧式沸腾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雾制粒流化干燥系统的卧式沸腾床7,其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内的沸腾床板7. 5、用于从所述沸腾床板7. 5的底部提供热风的布风装置7. I、以及设于壳体顶部的排气ロ,在壳体内、该沸腾床板上方依次设有电动搅拌装置7. 4和多个除尘布袋7.2。所述壳体内、邻近该壳体的中上部设有中间隔板,该中间隔板的顶边和两侧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除尘布袋7. 2包括分布于该中间隔板两侧的多个布袋,于所述中间隔板同侧的各布袋的底部开ロ固定在一底布上,该底布上分布有分别与所述布袋的底部开ロ相连的通孔,各底布分别固定在处于中间隔板两侧的支撑环上,各支撑环的四周固定有密封气囊,充气后的各密封气囊适于使各支撑环与中间隔板之间、以及各支撑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密封配合,以使上筒体内的上升气流仅通过各布袋排出。于所述中间隔板同侧的各布袋的顶端与一抖动气缸的活塞杆相连,用于控制所述中间隔板两侧的布袋交替抖动;所述排气ロ包括分布于所述中间隔板两侧的ー对,各排气口上设有蝶阀,所述中间隔板两侧的抖动气缸交替工作,当一个抖动气缸开始动作吋,同侧的所述蝶阀闭合;同吋,与另ー抖动气缸同侧的蝶阀开启,以实现卧式沸腾床的布袋除尘エ序的连续性,使分布于所述中间隔板两侧的布袋交替抖动、将布袋上吸附的颗粒抖落至床板上,实现细料的回收利用,同时无需使卧式沸腾床停机后再抖动;抖动气缸的动作由PLC控制。应用所述卧式沸腾床的喷雾制粒流化干燥系统包括离心式喷雾干燥塔1,其包括依次上下密封连接的塔顶I. I、塔体I. 2和锥形塔底1.3 ;其特征在于塔顶I. I底面中心设有雾化器I. 4,在该喷雾干燥塔I内且于所述雾化器I. 4的正下方设有用于向上喷干粉的压カ喷头I. 5,该压カ喷头I. 5与干粉送粉系统相连。所述塔顶I. I上设有与热风系统相连的分风环I. 6,塔顶I. I底面上环形均匀分布有与分风环I. 6相连的多个热风喷头I. 7,各热风喷头I. 7适于输出与筒体式塔体I. 2的内壁相切的热风。工作时,各热风喷头I. 7输出的多股热风沿着塔体I. 2的内壁螺旋向下,多股旋风携带雾滴下行并与干粉颗粒接触、粘结成粒体,同时使得多股旋风所述粒体具有较长的干燥行程,确保了对所述粒体的干燥效果。 所述热风喷头I. 7包括顶部与所述分风环I. 6相连的锥形筒体,该锥形筒体的底端ロ I. 7. O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平行的风向叶片I. 7. I,各风向叶片I. 7. I的两端中央设有转轴I. 7. 2,该转轴I. 7. 2的外端与设于所述锥形筒体的底端ロ I. 7. O上的转轴座I. 7. 3转动配合;各风向叶片1.7. I的同侧边缘与ー轴向分布的风向控制线缆固定相连,相邻的风向叶片I. 7. I之间设有套设于所述风向控制线缆上的空心连接杆I. 7. 4 ;风向控制线缆的两端延伸出所述锥形筒体井分别与设于塔顶I. I上方的ー对风向调节手轮I. 7. 8相连,该对风向调节手轮I. 7. 8为ー对联动式手轮,用于分别收放所述风向控制线缆而控制所述的各风向叶片1.7. I的朝向,进而调节风向,使热风喷头I. 7输出的热风与筒体式塔体I. 2的内壁相切。各风向叶片I. 7. I调节到位后,所述的ー对手轮采用限位机构固定。所述热风喷头I. 7与分风环I. 6相连的管体上设有风量调节阀I. 8,用于使各热风喷头I. 7的出风量相同,以使各热风喷头输出的旋风风量基本一致,进而使得造粒效果基本一致。所述风向控制线缆的两侧分布有与该风向控制线缆平行且与各风向叶片I. 7. I的同侧边缘固定相连的辅助线缆,以使各风向叶片I. 7. I保持平行。该辅助线缆上套设有处于相邻的风向叶片I. 7. I之间的空心连接杆I. 7. 4,各空心连接杆I. 7. 4的长度与所述相邻的风向叶片I. 7. I的间距一致,以起到支撑作用,并防止风向叶片I. 7. I变形。所述压カ喷头I. 5包括ー呈球面、圆弧角度为120° -130°的喷粉气流分布罩I. 5. 1,该喷粉气流分布罩I. 5. I上均布有出粉孔I. 5. 0,各出粉孔I. 5. O的中心线轴向分布,以使喷出的干粉在向上的各个角度均匀散开。所述布风装置7. I与沸腾空气换热器35的顶部出风ロ相连,该沸腾空气换热器包括多层上下密封连接的换热单元和密封连接于底层的换热单元下方的预热单元;该预热単元包括上下密封连接的多层;处于最底层的预热单元35. 2的底部入风ロ与ー喷雾鼓风机的出风ロ相连;各换热单元的热介质入ロ与饱和水蒸气输送管相连,各换热单元的热介质出口通过ー疏水器后与各预热单元的热介质入口相连,各预热单元的热介质出口输出冷凝水,该冷凝水被送回锅炉,重新生成不低于130°C的所述饱和水蒸气。所述锥形塔底的出料口经第一关风机与卧式沸腾床的入料口相连。上述干燥系统的工作方法,其包括离心式喷雾干燥塔内的所述雾化器I. 4和压力喷头I. 5同时分别向下喷雾、向上喷干粉,同时一个热风喷头I. 7输出一股热风,多股热风沿着塔体I. 2的内壁螺旋向下,多股旋风携带雾滴下行并与干粉颗粒接触、粘结成粒体,并在所述锥形塔底I. 3汇集成型粒料,粒料经关风机输出。作为优化的方案,雾化器I. 4和压力喷头I. 5的间距、雾化器I. 4喷出的雾滴与压力喷头I. 5喷出的干粉的相对速度,适于使雾滴与干粉完全交汇并使其交汇面恰好覆盖塔体I. 2的横截面。上述干燥系统的工作方法,其包括所述中间隔板两侧的抖动气缸交替工作,当一个抖动气缸开始动作时,同侧的所述蝶阀闭合;同时,与另一抖动气缸同侧的蝶阀保持开启O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 (1)本专利技术的采用顶部向下喷雾、底部向上喷干粉的方式,相对于向上喷雾,采用向下喷雾适于使雾滴进一步细化并增大雾滴密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沸腾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内的沸腾床板、用于从所述沸腾床板的底部提供热风的布风装置、以及设于壳体顶部的排气口,在壳体内、该沸腾床板上方依次设有电动搅拌装置和多个除尘布袋。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卧式沸腾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内的沸腾床板、用于从所述沸腾床板的底部提供热风的布风装置、以及设于壳体顶部的排气ロ,在壳体内、该沸腾床板上方依次设有电动搅拌装置和多个除尘布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卧式沸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邻近该壳体的中上部设有中间隔板,该中间隔板的顶边和两侧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除尘布袋包括分布于该中间隔板两侧的多个布袋,于所述中间隔板同侧的各布袋的底部开ロ固定在一底布上,该底布上分布有分别与所述布袋的底部开ロ相连的通孔,各底布分别固定在处于中间隔板两侧的支撑环上,各支撑环的四周固定有密封气囊,充气后的各密封气囊适于使各支撑环与中间隔板之间、以及各支撑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密封配合;于所述中间隔板同侧的各布袋的顶端与一抖动气缸的活塞杆相连,用于控制所述中间隔板两侧的布袋交替抖动;所述排气ロ包括分布于所述中间隔板两侧的ー对,各排气ロ上设有蝶阀。3.应用所述权利要求I所述的卧式沸腾床的喷雾制粒流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式喷雾干燥塔,其包括依次上下密封连接的塔顶、塔体和锥形塔底; 塔顶底面中心设有雾化器,在该喷雾干燥塔内且于所述雾化器的正下方设有用于向上喷干粉的压カ喷头;所述塔顶上设有与热风系统相连的分风环,塔顶底面上环形均匀分布有与分风环相连的多个热风喷头,各热风喷头适于输出与筒体式塔体的内壁相切的热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制粒流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喷头包括顶部与所述分风环相连的锥形筒体,该锥形筒体的底端口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平行的风向叶片,各风向叶片的两端中央设有转轴,该转轴的外端与设于所述锥形筒体的底端口上的转轴座转动配合;各风向叶片的同侧边缘与ー轴向分布的风向控制线缆固定相连,相邻的风向叶片之间设有套设于所述风向控制线缆上的空心连接杆;风向控制线缆的两端延伸出所述锥形筒体井分别与设于塔顶上方的一对风向调节手轮相连,该对风向调节手轮为ー对联动式手轮,用于分别收放所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宇通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