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周围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植入式可降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520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周围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植入式可降解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植入式可降解装置,是由两个对称的半柱形组件合拢形成的中空的柱形装置;在所述柱形装置内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间室,用于装载不同浓度的促神经再生物质;所述柱形装置的两端是开放的,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材料从一端穿入并从另一端穿出;两个半柱形组件的间隙通过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成为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半柱形组件是由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备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植入式可降解装置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优点,可用于装载多种促神经再生物质,并将促神经再生物质按照神经远、近端形成浓度梯度,环绕于周围神经移植物的周围,形成有利于周围神经轴突再生的微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提供一种促进周围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植入式装置,尤其是ー种可降解的促进周围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装置。
技术介绍
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是百余年来世界临床医学研究一大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的程度増加,交通日益发达,人口流动倍增的情况下,周围神经的损伤就急速地上升。周围神经损伤均多发于青壮年劳动力,劳动カ的伤残成为社会发展与家庭沉重的经济与伦理负担,制约和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难题之ー是没有合适材料修复神经损伤后出现的缺损。临床上最常用的移植材料是自体神经,但供体直径细,可切取的数量非常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需要,且取材后会造成供区新的神经缺损,出现供区神经瘤形成和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周围神经移植材料的研制一直是神经修复领域的重点课题。近年来,不少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资金对周围神经修复材料进行研究。已知作为理想的周围神经支架材料应能为神经再生提供最佳的理化和生物学微环境,包括(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低免疫原性,无致畸致癌性)和降解性,神经修复后能被机体吸收。(2)具有可塑性和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周围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植入式可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由两个对称的半柱形组件合拢形成的中空的柱形装置;在所述柱形装置内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间室,用于装载不同浓度的促神经再生物质;所述柱形装置的两端是开放的,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材料从一端穿入并从另一端穿出;两个半柱形组件的间隙通过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成为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半柱形组件是由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备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周围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植入式可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由两个对称的半柱形组件合拢形成的中空的柱形装置;在所述柱形装置内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间室,用于装载不同浓度的促神经再生物质;所述柱形装置的两端是开放的,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材料从一端穿入并从另一端穿出;两个半柱形组件的间隙通过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成为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半柱形组件是由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备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柱形组件具有至少40N/mm2的断裂強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柱形组件具有50% 80%之间的孔隙率,以及需在5Mm 50Mm之间的微孔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柱形组件是由以下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壳聚糖、藻酸盐、丝素蛋白、纤维素、胶原蛋白、甲壳素、几丁糖、聚乳酸、聚羟基こ酸、聚羟基丁酸脂、聚已内脂、聚こ醇酸、脂肪族聚酯、聚磷酸酷、聚碳酸酷、聚氨酯及它们的共聚物。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围神经移植修复材料是选自用于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人工合成材料、天然生物材料或者组织工程神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林朱庆棠郑灿镔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