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细胞提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9372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细胞提取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具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移送部。第一单元通过真空抽吸来采集组织,通过搅拌及离心分离从采集的所述组织中分离出血液污染物,并从分离血液污染物的组织中分离出细胞,从而排出漂浮在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第二单元接收来自第一单元的漂浮于所述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通过离心分离而分离出再生细胞,其容量比第一单元小。移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向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注入洗涤水,将来自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的提取物输送给对应的袋子,并将从第一单元提取的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投入给所述第二单元,或者移送组织及细胞污染物。所述组织是脂肪组织,所述再生细胞是脂肪源性干细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细胞提取系统,特别涉及,采集脂肪组织及从脂肪组织分离再生细胞的过程在封闭状态下通过自动化程序实现,并且能够分别按每个阶段选择获取纯脂肪组织、纯成熟脂肪细胞、油脂及脂肪源性干细胞,便于调节采集的再生细胞的量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
技术介绍
干细胞被定义为,具有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系的克隆源性(clonogenic)和自我复制能力的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在囊胚(blastocyst)阶段源自哺乳动物胚胎并能够分化成体内存在的几乎所有细胞的能力,相反,成体干细胞是在出生后分化的组织中极微量存在的细胞,是具有干细胞能力的细胞。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提供实在的好处。与胚胎干细胞不同,成体干细胞不会引起伦理问题,可从患者自身提取。它们内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供应量充足。最近研究证实,成体干细胞最可用的供应来源是骨髓、外周血、脐带/脐带血及脂肪组织。这些细胞是生理细胞更新(cell turnover)或者伤口引起的组织损伤的结果,可以在其自身的特定组织内维持、产生、取代最终分化的细胞。细胞可塑性(cell plasticity),这种能力以恢复病变器官的生理现象和功能为目标,并引出了以缺损组织再生为目的的治疗性应用的开发。正如几十年前已知,成体干细胞不仅可以生产出造血干细胞,最近证实可以生产出血管、肌肉、骨头、软骨、皮肤、神经等。这些细胞被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除此之外,制备成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可用于加速伤口愈合,结果,在有助于骨头、皮肤或者其它组织这样的组织重组的再生医学领域起到一定作用。最近证实脂肪组织是适合于治疗性应用的干细胞、先祖细胞及基质的来源。脂肪组织还是血管内皮细胞的丰富来源,所述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促进新血管的生长,刺激干细胞及先祖细胞的生长,因此能够在组织再生及组织工程学中起到作用。然而,为了从脂肪组织采集细胞开发了各种装置,但是这些装置不能最佳地收容用于收集脂肪组织的吸出装置,或者未能在收集脂肪组织到处理组织实现部分或全自动化。另外,存在缺乏收集脂肪组织到处理组织的部分或全封闭系统和由此引起的污染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出如下方法及其装置,S卩,从收集脂肪组织到处理组织的过程在封闭状态下通过程序全自动进行,通过提高从脂肪组织采集的再生细胞、即干细胞的纯度,最终减少到能够放入注射器中立即使用的量,从而减少细胞提取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再生细胞提取系统,从收集脂肪组织到处理组织的过程在封闭状态下通过程序全自动进行,通过提高从脂肪组织采集的再生细胞的纯度,最终减少到能够放入注射器中立即使用的量,并且能够减少细胞提取后的另行操作。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了实现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具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移送部。第一单元通过真空抽吸来采集组织,通过搅拌及离心分离而从采集的所述组织中分离出血液污染物,并从分离出所述血液污染物的组织中分离出细胞,从而排出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第二单元从所述第一单元接收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通过离心分离分离出再生细胞,所述第二单元的容量比所述第一单元小。 移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向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注入洗涤水,将来自所述第一单元及所述第二单元的提取物输送给对应的袋子,且将从所述第一单元提取的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投入到所述第二单元,或者移送组织及细胞污染物。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能够实现从收集脂肪组织到提取再生细胞的过程的被程序控制的全自动化,而且脂肪组织在封闭状态下移动且分离,在分离脂肪组织时,可分别在每个阶段选择性获取脂肪组织、成熟脂肪细胞、油脂(月旨肪)及脂肪源性干细胞,在隆胸手术等需要大量脂肪时也可通过一次操作来获取较多的纯脂肪及脂肪源性干细胞,因此非常方便。另外,通过对第二腔体内部的下盘部结构进行多种变更,可从血液等中选择性分离所需成分,此时并不受第二腔体容量的限制,即使较多的量也而能够持续分离所需组织。另外,通过程序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旋转速度及其它动作进行自动化,从而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和容量自动执行提取组织到采集及保管干细胞。另外,通过在移送部安装过滤器,可从各种组织中分离出包括干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附图说明为了更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中引用的附图,简单说明各附图。图I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的概念图。图2a是用于说明第一单元结构的剖视图。图2b是表示图2a的第一单元的另一结构图。图3是用于说明第二单元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3的下盘部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3的下盘部的另一结构的俯视图。图6a是与图5的下盘部结合的选择排出部的俯视图。图6b是选择排出部的侧剖视图。图6c是用于说明选择排出部与下盘部结合的结构的第二单元的剖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图3的下盘部的又另一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用于说明安装有图7的下盘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另一结构的下盘部安装于第二腔体的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用于实现所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具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移送部。第一单元通过真空抽吸来采集组织,通过搅拌及离心分离从采集的所述组织中分离出血液污染物,并从分离出所述血液污染物的组织中分离细胞,从而以漂浮在液体上的状态排出细胞。第二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单元的漂浮于所述液体上的细胞,通过离心分离分离 出再生细胞,所述第二单元的容量比所述第一单元小。移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向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注入洗涤水,将来自于所述第一单元及所述第二单元的抽取物输送给对应的袋子,并将从所述第一单元提取的漂浮于液体上的细胞投入给所述第二单元,或者移送组织及细胞污染物。所述组织是脂肪组织,所述再生细胞是脂肪源性干细胞。所述第一单元具有第一腔体,其包括上部主体部,呈圆筒形;中间主体部,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下部一体形成,沿下方逐渐朝中心倾斜;下部主体部,与所述中间主体部一体形成,以相同内径向下方延伸,该内径小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内径;覆盖部,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上部面一体形成,覆盖上部面;以及中心管,通过在所述覆盖部的中央形成的引导孔插入至距离所述下部主体部的底面规定距离的位置,通过所述中心管的上部,组织被投入到所述第一腔体,而漂浮于所述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从所述第一腔体排出;为了顺利搅拌采集的组织,在所述第一腔体的所述中间主体部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中心管方向的第一叶片部。在所述第一腔体中形成有负压管,该负压管围绕所述中心管且插入于所述引导孔,与所述中心管一体形成,使所述第一腔体处于负压状态,在形成所述引导孔的壁面与所述负压管之间安装有护圈(retainer),使得所述第一腔体独立于所述中心管及负压管进行旋转的同时还保持气密性。所述中心管的下部末端距离所述下部主体部底面O. lmnT3mm之间。所述中心管在插入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外侧突出的辅助叶片。在形成所述引导孔的壁面与所述负压管之间,除了所述护圈还可以安装有轴承,使得所述第一腔体顺利旋转。在所述中心管下部的所述下部主体部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秉禄李贞圭金志香姜圣求朴承勳金明辰申奎澈金喆根尹用达
申请(专利权)人:普瑞生物技术公司都秉禄李贞圭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