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颗粒材料合成
,涉及到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 的原位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其键合力强,拥有比合金 更高的工作温度,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及抗氧化性能力,是航空航天、国防 军事、新型能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关键材料。现在已经开发 出来的并投入实际应用的主要有金属间化合物高温结构材料,光、电、磁功能 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贮氢材料,功能性涂层材料等。由于金属间化合物的室 温脆性,绝大多数金属间化合物器件的制备采用粉末冶金法得到。对于组元间 熔点差异较大的金属间化合物,这些粉末原料用传统的熔炼法制备比较困难。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广泛采用石墨及改性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体积比容量也只有800 mAh/cm3。由于Sn能与Li形成Li22Sns, 理论容量很高,因此Sn基合金材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研究得最 广泛的锂离子电池合金负极材料。锡基合金负极材料具有以下优势金属Sn作 为负极,理论比容量约994mAh/g,同时由于堆积密度大,体积比容量高达7200 mAh/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原位合成方法,包括将低熔点金属和高熔点金属或合金微米粉体作为原料,均匀混合并压成块体靶材作为阳极,在活性和惰性气体混合气氛中,利用等离子体热源蒸发块体靶材,经气-液-固相转变过程,原位形成锡基和镁基二元或多元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其具体特征工艺步骤如下: (1)首先将低熔点金属和高熔点金属微米粉均匀混合并压制成块体靶材,原料质量配比在20∶1~1∶20范围,根据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结构特点和块体靶材导电性具体确定;作为预处理,块体靶材在真空中低温烧结以利于成分均匀和提高导电性;将块体靶材作为阳极,钨棒或碳棒作为阴极,两极均安装水冷装置; (2)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原位合成方法,包括将低熔点金属和高熔点金属或合金微米粉体作为原料,均匀混合并压成块体靶材作为阳极,在活性和惰性气体混合气氛中,利用等离子体热源蒸发块体靶材,经气-液-固相转变过程,原位形成锡基和镁基二元或多元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其具体特征工艺步骤如下(1)首先将低熔点金属和高熔点金属微米粉均匀混合并压制成块体靶材,原料质量配比在20∶1~1∶20范围,根据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结构特点和块体靶材导电性具体确定;作为预处理,块体靶材在真空中低温烧结以利于成分均匀和提高导电性;将块体靶材作为阳极,钨棒或碳棒作为阴极,两极均安装水冷装置;(2)将反应室抽真空,充入活性和惰性混合气体,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热源,在反应室内对块体靶材进行放电蒸发;(3)阳极块体靶材被高温等离子体快速蒸发,经过气态-液态-固态的转变,即蒸发、扩散和凝固过程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粉体,沉积在有水冷装置的反应室壁上;蒸发结束后,断电弧;待漂浮的粉体沉积在反应室壁后,抽出氢气和氩气或氦气混合气体;冲入微量氧气或空气,静置6~12小时完成钝化工艺;冲入一个大气压的空气,经过充放气循环过程,打开反应室门,取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星龙,雷军鹏,黄昊,朱旭光,孙舰鹏,吕波,赵福国,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