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育
,尤其是药用猴头菌菌丝体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猴头菌,是因为其子实体形状酷似小猴子的头而得名,是一种兼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名贵食用菌,性平、味甘,能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食道癌、胃癌、十二指肠癌、喷门癌等消化系统的疾病与肿瘤。目前猴头菌已成功应用于现有产品中,如市售的猴头健胃灵胶囊,其中猴头菌是该产品的主要成份。 目前猴头菌的生产途径主要有三种1、人工栽培,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缺点是栽培周期长,约3个月;2、固体发酵,用固体培养基培养猴头菌菌丝体,以获得次生代谢产物,其优点是培养基简单且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发酵过程一般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培养过程供氧和温度可采用直接空气强制通风来控制;发酵残渣的处理简单,直接作为饲料或肥料;缺点是培养基水分活度低,培养基不均匀且不易搅拌,菌体的生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分泌都不均匀,使得发酵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困难,因此连续操作和自动化很困难;微生物呼吸和代谢所产生的热量的温度控制非常困难;采用固态培养大多基于经验数据和操作经验,易污染杂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用猴头菌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下述物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1).菌种的优化筛选及子实体分离:采选中条山原始森林中的野生猴头菇中生长强壮、发育良好、没有病虫害、种子没散落的子实体;在接种室100级以上超净工作台内,将猴头菇子实体浸入75%的酒精中消毒1~2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将子实体放在培养皿上,用钟形罩或类似用具覆盖,室温保持在20℃,使子实体缓慢生长,过2~3天后,种子即散出来,落入培养皿中,然后用镊子蘸取落下的种子,用划线法接种于试管的斜面上培养,在22~25℃下培养4~5天种子即会萌发,待菌丝基本长满斜面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猴头菌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下述物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1).菌种的优化筛选及子实体分离 采选中条山原始森林中的野生猴头菇中生长强壮、发育良好、没有病虫害、种子没散落的子实体; 在接种室100级以上超净工作台内,将猴头菇子实体浸入75%的酒精中消毒I 2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将子实体放在培养皿上,用钟形罩或类似用具覆盖,室温保持在20°C...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