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415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和阻尼膜,所述盆架上设有泄漏孔,所述阻尼膜在盆架内部覆盖所述泄漏孔。与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声器件的阻尼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发声器件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等便携性电子设备。随着这些便携 性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其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应用于其上的微型发声器件也相应快速地发展。其中,影响发声器件性能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阻尼的作用,大家知道,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我们称之为阻尼。应用好阻尼可以改善频响特性。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其包括设有泄漏孔的盆架和设置在盆架外部覆盖泄漏孔的阻尼膜。此阻尼结构的发声器件,阻尼膜由于设置在盆架的外部,在装配时阻尼膜很容易被碰到而损坏,阻尼效果不好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尼效果好的发声器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和阻尼膜,所述盆架上设有泄漏孔,所述阻尼膜在盆架内部覆盖所述泄漏孔。优选的,所述盆架包括底壁和自底壁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自底壁延伸的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二侧壁和连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连接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布在连接壁的两侧,所述泄漏孔开设在所述连接壁上,所述阻尼膜置于所述连接壁的内侧表面上并覆盖所述泄漏孔。优选的,所述发声器件在阻尼膜上设有与所述盆架连接并抵压阻尼膜的阻尼盖,所述阻尼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泄漏孔至少部分重叠。优选的,所述阻尼盖设有朝向泄漏孔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阻尼盖自所述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设有收容槽,所述阻尼膜被抵压覆盖所述泄漏孔并收容于该收容槽中。优选的,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一贴附于盆架的底壁外侧表面的线路板,所述底壁的外侧表面上设有一突起部,所述线路板设有与所述突起部配合连接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一振膜,所述第二侧壁设有自其远离连接壁一端向连接壁凹陷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上设有一垫片,所述振膜的边缘架设在该垫片上。优选的,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一前盖,所述前盖收容振膜并提供振膜振动时所需的振动空间,所述前盖压持振膜的边缘且共同架设在所述垫片上,所述前盖在其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向远离振膜方向凹设的凹陷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阻尼膜设置在盆架的内部,在装配过程中,阻尼膜不会被碰到。阻尼膜得到相应的保护,从而保证了阻尼效果,产品的性能得到了保证。更优的,在阻尼膜上设置一个阻尼盖抵压阻尼膜,使得阻尼膜与盆架的贴合效果好,阻尼均匀,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成品率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发声器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发声器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发声器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I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发声器件100,其包括盆架20,与盆架20盖接形成收容空间80的前盖1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80里的振动系统40和磁路系统50,以及贴附于盆架20上的线路板30。所述振动系统40包括振膜401和固持于振膜401下方的音圈402。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钢501和贴附于磁钢51上的极片502。所述盆架20包括底壁201和自底壁201延伸的侧壁(未标号),所述侧壁包括自底壁201延伸的第一侧壁202、与第一侧壁202相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二侧壁204和连接第一侧壁202与第二侧壁204的连接壁203,所述第一侧壁202与第二侧壁204分布在连接壁203的两侧,所述侧壁的剖视截面呈多级台阶结构。所述第二侧壁204设有自其远离连接壁203的一端向连接壁203凹陷的台阶部205,所述台阶部205上还设有一垫片90,所述振膜401的边缘架设在该垫片90上。所述前盖10压持振膜401的边缘且共同架设在所述垫片90上。所述前盖10收容振膜401并提供振膜401振动时所需的振动空间。优选的,所述前盖10在其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向远离振膜401的方向凹设的凹陷部101,凹陷部101的设置进一步增大了振膜401的振动空间。所述磁钢501贴设于盆架20的底壁201的内侧表面上,盆架20的底壁201的外侧表面上设有一突起部207,该突起部207与线路板30的通孔301配合连接,这样线路板30在盆架20上的定位准确。所述发声器件100在所述连接壁203上设有若干泄漏孔206,且在所述连接壁206的内侧表面上设有覆盖所述泄漏孔206的阻尼膜60。优选的,所述发声器件100在阻尼膜60上设有与所述盆架20连接并将阻尼膜60抵压于连接壁203上的阻尼盖70,所述阻尼盖70的外侧面抵接于所述第二侧壁204,所述阻尼盖70上设有通孔703,所述通孔703与泄漏孔206至少部分重叠。优选的,所述阻尼盖70设有朝向泄漏孔206的第一表面701和与所述第一表面701相对的第二表面702,所述阻尼盖70自所述第一表面701向第二表面702凹设有收容槽(未标号),所述阻尼膜60被抵压于连接壁203上并收容于该收容槽中。阻尼盖70设置收容槽,可以在不改变整体厚度的前提下增大阻尼盖70的外侧面与第二侧壁204的抵接面积,且增加了阻尼盖70与连接壁203的固持,这样阻尼盖70会更好的抵压着阻尼膜60,其次,阻尼膜60的定位准确便于安装。发声器件的基本应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声音的产生依靠振动系统的振动功能,在此振动过程中,就会对发声器件本身产生影响,为消除这种影响,在发声器件上设置阻尼是很好的选择。本技术中,所述阻尼膜60的材料为海绵、调音纸或纱絹等,阻尼膜设置在盆架的内部,在装配过程中,阻尼膜不会被碰到。阻尼膜得到相应的保护,从而保证了阻尼效果,产品的性能得到了保证。更优的,在阻尼膜上设置一个阻尼盖抵压阻尼膜,使得阻尼膜与盆架的贴合效果好,阻尼均匀,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成品率得到提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和阻尼膜,所述盆架上设有泄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膜在盆架内部覆盖所述泄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和阻尼膜,所述盆架上设有泄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膜在盆架内部覆盖所述泄漏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包括底壁和自底壁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自底壁延伸的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二侧壁和连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连接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布在连接壁的两侧,所述泄漏孔开设在所述连接壁上,所述阻尼膜置于所述连接壁的内侧表面上并覆盖所述泄漏孔。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在阻尼膜上设有与所述盆架连接并抵压阻尼膜的阻尼盖,所述阻尼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泄漏孔至少部分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盖设有朝向泄漏孔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献杰朱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