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及其接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325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元件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及其接线器。该接线端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分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设有接线腔,所述接线腔内部容置有夹线框,所述第一连接设有与夹线框的中空部相对的入线孔,所述夹线框通过其上的螺孔活动穿设有螺纹控制件,所述螺纹控制件与导电条相切;所述导电条的另一端设有通孔,且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面相接,螺纹接线件穿过导电条上的通孔,与第二连接部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隔离板。该接线器具有两位或三位的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能实现快速接线,且能通过自由的组合,形成任意位数的接线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元件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及其接线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仪表变得越来越多,而在连接各种仪器、仪表时,一般都需要使用接线端子和接线座,目前广泛使用的接线端子均是将先将电线绕接在螺钉的螺杆上,再将螺钉拧入接线座,以完成接线;但是,采用上述的接线端子进行接线时,其需要先在螺钉上绕上电线,其操作十分不便,且其工作的时长较长;并且,在现有的接线座中,其接线端子的位数均是固定的,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接线端子的位数进行自行调整,其造成接线端子的冗余,存在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接线的接线端子以及一种能实现任意位数组合的接线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分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设有接线腔,所述接线腔内部容置有可在接线腔内上下移动的夹线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正面外壁上设有入线孔,所述入线孔与夹线框的中空部相对,所述夹线框的上端面中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中活动穿设有螺纹控制件,所述螺纹控制件的下端面与导电条的一端的上表面相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中设有供螺纹控制件穿入的通孔;所述导电条的另一端设有通孔,其穿出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面相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螺纹固定孔,所述螺纹固定孔中接有螺纹接线件,所述螺纹接线件穿过导电条上的通孔,与螺纹固定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部相接的两侧分别设有隔离板。进一步,所述螺纹接线件与螺纹控制件均为螺钉。进一步,所述上盖设有卡扣,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设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上设有外凸的定位柱。 进一步,所述导电条的下表面设有压线纹。本技术一种新型接线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为两位或三位,每个接线端子之间通过底座的侧面并排固定。进一步,所述每个接线端子之间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穿设有安装螺钉。进一步,所述新型接线器一末端的接线端子的外侧隔离板与底座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的一端采用夹线框与螺纹控制件配合的方式接线,其使得接线变得十分方便与快速,并且本技术的接线器其由两位或三位的接线端子组成,其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组合,形成任意位数的接线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I是本技术接线端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接线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接线器的一个实施例的背面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接线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分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设有接线腔2,所述接线腔2内部容置有可在接线腔内2上下移动的夹线框3,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正面外壁上设有入线孔4,所述入线孔4与夹线框3的中空部相对,所述夹线框3的上端面中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中活动穿设有螺纹控制件5,所述螺纹控制件5的下端面与导电条6的一端的上表面相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7,所述上盖7中设有供螺纹控制件5穿入的通孔;所述导电条6的另一端设有通孔,其穿出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面相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螺纹固定孔,所述螺纹固定孔中接有螺纹接线件8,所述螺纹接线件8穿过导电条上的通孔,与螺纹固定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部相接的两侧分别设有隔离板9。当用户需要接线时,先在第二连接部上的螺纹接线件8绕接上电线后接入第二连接部,一般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电线是不常变动的;再将常变动的电线伸进第一连接部的入线孔4,并深入至夹线框3内,再拧动螺纹控制件5,夹线框3会在螺孔的配合下向上移动,直至电线被固定在夹线框3下端与导电条6下表面之间;此时,即可完成快速接线,当需要将第一连接部中的电线移除时,只要反向拧动螺纹控制件5,再将电线拔出即可,操作简单快速。进一步,所述螺纹接线件8与螺纹控制件5均为螺钉。进一步,所述上盖7设有卡扣,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设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进一步,所述底座I的下端面上设有外凸的定位柱10,所述定位柱10与接线端子的安装板上的安装板孔相配合。使得在多个接线器拼接时,所有接线器均在一直线上。进一步,所述导电条6的下表面设有压线纹,该压线纹使得电线与夹线框的连接更加牢固。请参看图2至图4,本技术一种新型接线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为两位或三位,每个接线端子之间通过底座的侧面并排固定。因此,用户可以自由组合接线端子的数量,例如当用户需要五位的接线端子时,可以利用一个两位的接线器和一个三位的接线器的侧面相接即可实现。进一步,所述每个接线端子之间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穿设有安装螺钉11。进一步,所述新型接线器一末端的接线端子的外侧隔离板9与底座I采用可拆卸式连接。该外侧隔离板9上设有导轨,通过导轨与底座I上的凹槽配合,以实现自由的拆接。本技术可以将最右侧的接线端子中的右侧隔离板设计成可拆卸式,或将最左侧的接线端子中的左侧隔离板设计成可拆卸式;当两个接线器相拼接时,将左面的接线器的右侧隔离板进行拆除,其消除了两接线器的间隙,使得拼接更加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ー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分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设有接线腔,所述接线腔内部容置有可在接线腔内上下移动的夹线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正面外壁上设有入线孔,所述入线孔与夹线框的中空部相对,所述夹线框的上端面中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中活动穿设有螺纹控制件,所述螺纹控制件的下端面与导电条的一端的上表面相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中设有供螺纹控制件穿入的通孔; 所述导电条的另一端设有通孔,其穿出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面相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螺纹固定孔,所述螺纹固定孔中接有螺纹接线件,所述螺纹接线件穿过导电条上的通孔,与螺纹固定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部相接的两侧分别设有隔离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接线件与螺纹控制件均为螺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有卡扣,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设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上设有外凸的定位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条的下表面设有压线纹。6.ー种新型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5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为两位或三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分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设有接线腔,所述接线腔内部容置有可在接线腔内上下移动的夹线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正面外壁上设有入线孔,所述入线孔与夹线框的中空部相对,所述夹线框的上端面中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中活动穿设有螺纹控制件,所述螺纹控制件的下端面与导电条的一端的上表面相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中设有供螺纹控制件穿入的通孔;所述导电条的另一端设有通孔,其穿出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面相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螺纹固定孔,所述螺纹固定孔中接有螺纹接线件,所述螺纹接线件穿过导电条上的通孔,与螺纹固定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部相接的两侧分别设有隔离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思科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