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及其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7791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0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及其接触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接线端子用于连接导线及电路板时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导线伸入压线端中并带动压线端将其压紧即可实现对导电的连接,在连接电路板时只需要将电路板插入对插端即可,所以在电接线端子的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插拔导线及电路板即可完成装拆,极大地简化了导线及电路板与电接线端子的连接时的操作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及其接触件
技术介绍
在电路板的连接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将电路板上的一些输入或输出连接点通过线缆与电路板外部的设备或部件连接,以达到输入/输出信号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在将线缆(即第一导体)与电路板(即第二导体)进行连接时所用的电接线端子一般是需要一头一座两个端子,在安装时需要将插头与插座中的一个(即第一导体连接端)与线缆固定连接,将插头与插座中的另外一个(即第二导体连接端)与印制板固定连接,再将插头与插座电连接,即电接线端子的连接需要通过三步进行,安装操作较为不便。同时,需要设计插头与插座之间的电连接结构,这会造成电接线端子的尺寸大、成本高。中国专利CN203103560U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用于与电路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用于连接外接导线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供螺钉穿过的螺栓穿孔,第二连接部包括可包围外接导线芯线的线槽,在使用时将外接导线置于线槽中并焊接固定于线槽中、将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连接部的螺栓穿孔中即可实现外接导线与电路板的电连接,省去了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的操作及相应的导电结构的设计,简化了安装操作步骤,有利于减小接线端子的尺寸。但上述接线端子与外接导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与电路板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焊接连接不仅不可拆卸、还需要焊接机具,螺栓连接需要旋拧螺钉以使螺纹配合面积增大,所以上述接线端子在使用中依然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地将导线及电路板安装于其上以实现两者是连接的集成式电接线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接线端子用于连接导线及电路板时操作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集成式电接线端子中使用的接触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接触件的技术方案是:接触件,包括相互间导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相应压线结构相配合以将导线芯部压紧固定的固定片,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第二导体对插配合的对插端。所述对插端为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片弹性触片的金手指。所述固定片与金手指的其中一个弹性触片一体设置。所述弹性触片包括上触片及下触片,固定片位于上触片的前方上侧且通过向下倾斜的过渡段与上触片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式电接线端子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包括接触件,接触件具有相互间导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壳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用于将导线芯部压紧固定的压线端,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第二导体对插配合的对插端。所述压线端包括笼式弹片及用于与笼式弹片相配合以将导线压紧的固定片。所述对插端为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片弹性触片的金手指。所述固定片与金手指的其中一个弹性触片一体设置。所述弹性触片包括上触片与下触片,固定片位于上触片的前方上侧且通过向下倾斜的过渡段与上触片相连,壳体上于第二连接部的上侧设有让位凹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导线伸入压线端中并带动压线端将其压紧即可实现对导电的连接,在连接电路板时只需要将电路板插入对插端即可,所以在电接线端子的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插拔导线及电路板即可,极大地简化了导线及电路板与电接线端子的连接时的操作流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电接线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处于解锁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处于锁紧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集成式电接线端子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电接线端子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壳体1的后侧开设有开口向后的U型卡12,壳体1的上端还凸出地设有凸耳15,凸耳15上设有用于将壳体1固定连接在相应面板8上的螺栓穿孔16。壳体中还安装有接触件,接触件包括位于第一安装孔11中的固定片4及位于U型卡12中的金手指3。第一安装孔11中安装有笼式弹片2及用于带动笼式弹片2张开或闭合的按钮5,当按压按钮5使笼式弹片2向下运动时,笼式弹片2使壳体1上的第一安装孔11前后连通而可将导线芯部的后端超出笼式弹片而插装于第一安装孔11内的笼式弹片2与固定片4之间;当按压按钮5使笼式弹片2向上运动时,笼式弹片2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弹上行而将导线线芯压紧固定于笼式弹片2与固定片4之间,实现对导线的压线固定。U型卡12中安装有由上、下对应设置的弹性触片31组成的用于夹持电路板7的金手指3,弹性触片31包括安装在上卡板上的上触片和安装在下卡板上的下性触片,上、下触片的后侧均具有内收以夹紧电路板7的夹紧段32及外扩以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段33。上触片的前端向前上方延伸入第一安装孔11中而形成用于与电线6导电连接的固定片4。这种固定片在前上方、金手指在后下方的形式使得可在壳体1的右上方开设用于让开其他相应零部件的让位凹口。U型卡12的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的间隙形成供弹性触片31安装的U型槽,上卡板和下卡板后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供电路板7插入的导向段,导向段包括前侧的平直段14及后端的扩口段13,扩口段13的开度由前至后逐渐增大,且扩口段13的最前端的距离小于上触片的后端和下触片后端之间的距离(即位于开口上触片的后端高度高于上卡板上扩口段13的最前端的高度,位于开口下触片的后端高度低于下卡板上扩口段13的最前端的高度),故在将电路板插入U型卡12的过程中扩口段14起导向作用而可保证电路板7可顺利插合至各个弹性触片31所围成的空间中而被弹性触片31夹紧。使用该集成式电接线端子时操作如下:首先按动按钮5使其前端由壳体1中伸出,此时笼式弹片2在项杆5的作用下张开而使第一安装孔11前后连通;再将剥去外皮的电线6的芯部插入第一安装孔11中以使芯部的后端越过笼式弹片的前端;按动按钮5使其前端缩回至壳体1中,在按钮5的带动下笼式弹片2上行而将芯部压紧在固定片4上并实现电线6与固定片4的导电连接;将装有电线6的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向后穿过面板8并将壳体1后端的U型卡12插入电路板7上至金手指3将电路板7夹紧,此时可实现电路板7与金手指3的电连接;由于固定片4是由金手指3的上弹性触片31前伸入第一安装孔11中而形成的,故通过弹性触片31的转接作用实现了导线6与电路板7的导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金手指的用于夹紧电路板的夹持段也可以伸出壳体外;上侧弹性触片的具体结构也可与下侧弹性触片相同,此时应在第一安装孔中单独设置固定片,并通过导线等转接件实现固定片与任意一个弹性触片的导电连接;金手指还可以被具有与电路板的截面形状相适配的插孔的导电件、设有弹性卡扣的导电等其他可供电路板插入固定的对插端代替;笼式弹片还可以被可将导线芯部压紧于固定片上的压线螺钉代替。接触件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接触件的具体结构与集成式电接线端子的具体实施例中接触件的具体结构相同,可参考图1至图4,在此不再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接触件,包括相互间导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相应压线结构相配合以将导线芯部压紧固定的固定片,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第二导体对插配合的对插端。

【技术特征摘要】
1.接触件,包括相互间导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相应压线结构相配合以将导线芯部压紧固定的固定片,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第二导体对插配合的对插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插端为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片弹性触片的金手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与金手指的其中一个弹性触片一体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片包括上触片及下触片,固定片位于上触片的前方上侧且通过向下倾斜的过渡段与上触片相连。5.一种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包括接触件,接触件具有相互间导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聪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