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弯成型机组合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195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弯成型机组合辊结构,其主要采用上轴与上辊固定,下辊与下轴固定,辅助轴承座与辅助轴承座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特征是:辅助轴承座通过轴承与上轴连接,第二连接板与辅助轴承座固定,小轴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辅助辊通过轴承与小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当板材与辅助辊接触后,辅助辊能被动旋转,板材在成型过程中避免了空弯,由原来的弹性变形变为塑性变形;成型板材表面压痕明显减少,表面光滑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弯成型机组合辊结构,具体地说是用于各种冷弯机弯曲成型时组合轧辊的排布,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冷弯机组轧辊成型大圆弧时一般采用空弯方式,其主要采用上下辊和十字辊联合使用的方式,通过计算弯曲角度,在生产过程中使板材可顺利地在型腔中弯曲和前进。经过弹性变形会产生空弯现象,引起很多空弯压痕,影响成型产品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冷弯成型机组合辊结构,其在板材成型过程中避免了空弯现象,由原来的弹性变形变为塑性变形,成型板材表面压痕明显减少,表面光滑平整。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冷弯成型机组合辊结构采用上轴通过轴承与辅助轴承座连接,前后辅助轴承座用第一连接板固定,防止辅助轴承座在上轴上转动,第二连接板与辅助轴承座固定,小轴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辅助辊通过轴承与小轴连接,上辊与辅助辊不接触但距离很近,上辊与上轴固定,下辊与下轴固定,当上、下轴转动时带动上、下辊滚动,辅助辊也同时贴住下辊滚动,避免了空弯现象。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当板材与立辊接触后,辅助辊能被动旋转,板材在成型过程中避免了空弯,由原来的弹性变形变为塑性变形;成型板材表面压痕明显减少,表面光滑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包括上轴1、轴承2、辅助轴承座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小轴6、轴承7、辅助辊8、上辊9、下辊10、下轴11、辅助轴承座12等。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轴1与上辊9固定,辅助轴承座3通过轴承2与上轴连接,第二连接板5与辅助轴承座3固定,小轴6与第二连接板5固定,辅助辊8通过轴承7与小轴6连接,下辊10与下轴11固定,辅助轴承座3与辅助轴承座12通过第一连接板4连接,防止辅助轴承座3在上轴1上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在压型过程中通过上轴1和下轴11转动时带动上辊9和下辊10转动,辅助辊8也同时贴住下辊滚动,辅助辊8通过板材与下辊10接触后,利用摩擦力被动旋转克服了板材成型时的空弯现象,从而达到成型目的提高产品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弯成型机组合辊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弯成型机组合辊结构,采用上轴(1)与上辊(9)固定,下辊(10)与下轴(11)固定,辅助轴承座(3)与辅助轴承座(12)通过第一连接板(4)连接,其特征是:辅助轴承座(3)通过轴承(2)与上轴(1)连接,第二连接板(5)与辅助轴承座(3)固定,小轴(6)与第二连接板(5)固定,辅助辊(8)通过轴承(7)与小轴(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弯成型机组合辊结构,采用上轴(1)与上辊(9)固定,下辊(10)与下轴(11)固定,辅助轴承座(3)与辅助轴承座(12)通过第一连接板(4)连接,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威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