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17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包括钢板层、岩棉层、中间发泡层,所述中间发泡层的上下两个平面与岩棉层贴合连接,岩棉层在远离中间发泡层的平面与钢板层贴合连接;复合板的两侧连接面处分别设置有防火隔断层,防火隔断层的内侧与中间发泡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复合板的两侧连接面处设置防火隔断层,即分别为第一侧面岩棉和第二侧面岩棉,并将中间发泡层包围,使得中间发泡层的外围均为耐火隔断层,具有较好的耐火、保温功能,有效的将耐火和保温的功能融为一体,满足复合板的使用要求。满足复合板的使用要求。满足复合板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节能材料
,尤其是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

技术介绍

[0002]冷库、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常使用金属面岩棉、聚氨酯夹芯板作为围护、隔墙,金属面岩棉、聚氨酯夹芯板通常采用上彩涂钢板、中间岩棉层或聚氨酯夹层、下彩涂钢板组合而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防火性能,但是保温性能和耐火性能无法同时具备。
[0003]常规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作工艺是上彩涂钢板、中间岩棉层以及下彩涂钢板通过上下两层胶水粘结在一起,通过连续加热的双履带机固化成型即可;金属面聚氨酯夹芯板的制作工艺是采用上、下彩涂钢板和左右侧模块以及侧封纸形成一个连续型腔,连续的将液态聚氨酯化工料布在连续型腔的入口,随着温度的提高,液态的聚氨酯逐渐发泡和黏度逐渐的提高,最后固化,将上、下彩涂钢板粘结成一个整体,其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
[0004]岩棉芯材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耐火等级达到A级,主要用于建筑围护,但是保温效果差,导热系数(0.04W/(m
·
K));聚氨酯芯材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导热系数为0.019W/(m
·
K)),耐火等级只能达到B1级,无论是岩棉芯材还是聚氨酯芯材均无法兼顾保温和耐火两种性能,无法满足市场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从而采用两种芯材的组合板形式,可以兼顾保温和耐火两种性能融为一体,满足使用需求。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包括钢板层、岩棉层、中间发泡层,所述中间发泡层的上下两个平面与岩棉层贴合连接,岩棉层在远离中间发泡层的平面与钢板层贴合连接;
[0008]复合板的两侧连接面处分别设置有防火隔断层,防火隔断层的内侧与中间发泡层连接。
[000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10]防火隔断层分别为第一侧面岩棉和第二侧面岩棉,第一侧面岩棉和第二侧面岩棉相互配合连接。
[0011]相邻两个复合板的第一侧面岩棉和第二侧面岩棉之间采用无缝插接,插接方式为平面连接或凹凸连接。
[0012]第一侧面岩棉和第二侧面岩棉的内端面与中间发泡层牢固连接。
[0013]所述第一侧面岩棉和第二侧面岩棉与岩棉层贴合连接的端面处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或者平面连接。
[0014]中间发泡层的外围均为耐火隔断层。
[0015]耐火隔断层采用耐火A级材质,包括岩棉、玻镁板或石膏板。
[0016]复合板的两侧连接面采用密封连接。
[0017]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包括钢板层、石膏板层、中间发泡层,所述中间发泡层的上下两个平面与石膏板层贴合连接,石膏板层在远离中间发泡层的平面与钢板层贴合连接;
[0018]复合板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面。
[0019]石膏板层的宽度于等于钢板层的宽度。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复合板的两侧连接面处设置防火隔断层,即分别为第一侧面岩棉和第二侧面岩棉,并将中间发泡层包围,使得中间发泡层的外围均为耐火隔断层,具有较好的耐火、保温功能,有效的将耐火和保温的功能融为一体,满足复合板的使用要求。
[0022]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23](1)第一侧面岩棉和第二侧面岩棉上设置有凸起和凹槽,便于板间拼接,且可以使板间拼接更牢固。
[0024](2)第一侧面岩棉和第二侧面岩棉上设置有榫卯结构,使其拼接得更牢固。
[0025](3)第一侧面岩棉和第二侧面岩棉可以设置为T字结构,可以使复合板的结构更规则平整,更美观。
[0026](4)将岩棉层用石膏板替换岩棉,可以保证支撑性能,还可以减小复合板的厚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强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十二的结构示意图。
[0040]其中:1、钢板层;2、岩棉层;3、中间发泡层;4、第一侧面岩棉;5、第二侧面岩棉;6、公端;7、母端;8、凸起;9、凹槽;10、榫卯结构;11、石膏板层;
[0041]401、左部侧模块;501、右部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3]如图1

图13所示,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包括钢板层1、岩棉层2、中间发泡层3,中间发泡层3的上下两个平面与岩棉层2贴合连接,岩棉层2在远离中间发泡层3的平面与钢板层1贴合连接;
[0044]复合板的两侧连接面处分别设置有防火隔断层,防火隔断层的内侧与中间发泡层3连接。
[0045]防火隔断层分别为第一侧面岩棉4和第二侧面岩棉5,第一侧面岩棉4和第二侧面岩棉5相互配合连接。
[0046]相邻两个复合板的第一侧面岩棉4和第二侧面岩棉5之间采用无缝插接,插接方式为平面连接或凹凸连接。
[0047]第一侧面岩棉4和第二侧面岩棉5的内端面与中间发泡层3牢固连接。
[0048]第一侧面岩棉4和第二侧面岩棉5与岩棉层2贴合连接的端面处通过榫卯结构10连接或者平面连接。
[0049]中间发泡层3的外围均为耐火隔断层。
[0050]耐火隔断层采用耐火A级材质,包括岩棉、玻镁板或石膏板。
[0051]复合板的两侧连接面采用密封连接。
[0052]第一侧面岩棉4和第二侧面岩棉5在远离中间发泡层3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凸起8和凹槽9。
[0053]复合板的两侧连接面还分别设置有对应并互相连接的公端6和母端7。
[0054]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包括钢板层1、石膏板层11、中间发泡层3,中间发泡层3的上下两个平面与石膏板层11贴合连接,石膏板层11在远离中间发泡层3的平面与钢板层1贴合连接;
[0055]复合板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面。
[0056]石膏板层11的宽度于等于钢板层1的宽度。
[0057]实施例一:
[00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层(1)、岩棉层(2)、中间发泡层(3),所述中间发泡层(3)的上下两个平面与岩棉层(2)贴合连接,岩棉层(2)在远离中间发泡层(3)的平面与钢板层(1)贴合连接;复合板的两侧连接面处分别设置有防火隔断层,防火隔断层的内侧与中间发泡层(3)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其特征在于:防火隔断层分别为第一侧面岩棉(4)和第二侧面岩棉(5),第一侧面岩棉(4)和第二侧面岩棉(5)相互配合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复合板的第一侧面岩棉(4)和第二侧面岩棉(5)之间采用无缝插接,插接方式为平面连接或凹凸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板,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岩棉(4)和第二侧面岩棉(5)的内端面与中间发泡层(3)牢固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火、保温组合型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华田峥嵘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威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