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186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上模部分由上固定板、硬垫板、冲头、卸料弹簧和卸料板组成,冲头固设在上固定板上,上固定板固定在通用模架的上模座上,卸料板、卸料弹簧与上模座连接;下模部分由下模、下固定板及调整垫板组成,下模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和调整垫板固定在通用模架的下模座上;通用模架由上模座、滚动导向单元及下模座组成,滚动导向单元固设在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后侧,其特征是:所述冲头是气隙冲头,气隙冲头固设在上固定板上,下模设有相应的刃口。该模具实现了利用模具通过冲压过程获得定、转子之间的气隙,替代了用车削加工方法获得定、转子之间气隙,消除了长期存在转子槽口部位倒片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制造电动机用模具,特别是冲电动机定、转子冲片的模具。
技术介绍
  定子和转子是电动机的核心部件,定、转子之间的气隙是影响电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技术解决定、转子之间的气隙需用车削加工方法,其方法会造成转子槽口部位倒片,影响电动机性能。目前,电动机生产企业利用模具对整张板料冲压得到定子和转子冲片,再将定子和转子冲片叠压后组成电动机定子和转子。冲压过程需要多副模具、多工序完成:落料(定子外圆、标记、转子轴孔、键槽)—冲定子槽形—分离转子圆片—冲转子槽形,其效率低下,冲片质量不稳定。我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电动机定、转子冲槽模具(ZL 200720148553.7),其上模部分同时设有定子槽形冲头、定子和转子分离切割冲头,将现有技术中的冲定子槽形和分离转子圆片两道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冲压效率,但是定、转子之间的气隙仍需采用传统车削加工方法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利用该模具在冲压过程可直接获得定、转子之间气隙,以解决用车削加工定、转子之间气隙,造成转子槽口部位倒片,影响电动机性能这一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及通用模架,上模部分由上固定板、硬垫板、冲头、卸料弹簧和卸料板组成,冲头固设在上固定板上,上固定板固定在通用模架的上模座上,卸料板、卸料弹簧与上模座连接;下模部分由下模、下固定板及调整垫板组成,下模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和调整垫板固定在通用模架的下模座上;通用模架由上模座、滚动导-->向单元及下模座组成,滚动导向单元固设在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后侧,其特征是:所述冲头是气隙冲头,气隙冲头固设在上固定板上,下模设有与气隙冲头对应的刃口。为进一步提高模具的冲压效率,所述的上固定板上还固设有定子或转子槽形冲头,槽形冲头和气隙冲头分布在模具中心线的两侧。所述的气隙冲头刃口段的截面形状是一段有厚度的圆弧,其厚度由电机定、转子之间的气隙决定,圆弧外半径由定子内圆R定、内半径由去掉气隙后的转子外圆R转决定,当槽形冲头为定子槽形冲头,气隙冲头的宽度B大于定子冲片的两槽中心距b,两槽中心距b=2×R定×sin[360°/(2×定子槽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实现了利用模具通过冲压过程获得定、转子之间的气隙,替代了用车削加工方法获得定、转子之间气隙,消除了长期存在转子槽口部位倒片这一技术问题。该模具还将槽形冲头和气隙冲头设计在一套模具上,在冲压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冲出定、转子之间气隙的同时,冲出定子或转子槽形、切定子内圆和转子外圆,将多道工序的工作合并为一道工序完成,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转序时间、人工加工费用和加工时间,省去了昂贵的分离模具材料和加工费用,减少了设备占用,同时可消除由于转序造成的工件磕碰划伤,避免了冲片多次定位的累计误差,使定子和转子冲片质量有显著提高,由此极大地缩短了电动机制造周期,为确保合同的完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企业的信誉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气隙冲头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模具刃口位置示意图图中:1-上固定板  2-定位销  3-卸料板  4-卸料弹簧  5-卸料螺钉  6-调整垫  7-气隙冲头  8-模柄    9-硬垫板  10-螺钉   11-槽形冲头  12-螺钉  13-上模座  14-滚动导向单元  15-下模座  16-螺钉  17-螺钉  18-下模19-下固定板  20-销  21-调整垫板  22-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是仅包含有气隙冲头7的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及通用模架,其中:上模部分由上固定板1、硬垫板9、气隙冲头7、卸料弹簧4和卸料板3组成,气隙冲头7采用低温冷胀合金固定、粘接、过盈配合和锥度配合等方式居中设置在上固定板1上,并通过螺钉10与硬垫板9连接,硬垫板9装在上固定板1顶面的沉台内,其顶面与上固定板1的顶面齐平,上固定板1用螺钉12和定位销2固定在通用模架的上模座13上,卸料板3、卸料弹簧4和调整垫6通过卸料螺钉5与通用模架的上模座13连接;其中调整垫6用于模具复口后调整卸料弹簧4的预压量;下模部分由下模18、下固定板19及调整垫板21组成,下模18用螺钉17和销20紧固在下固定板19上,用定位销22和螺钉16将下固定板19和调整垫板21固定在通用模架的下模座15上;通用模架由上模座13、滚动导向单元14及下模座15组成,上模座13上设有模柄8,两副滚动导向单元14固设在上模座13和下模座15的后侧。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是同时包含有气隙冲头7和槽形冲头11的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它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上固定板1上还通过低温冷胀合金固定、粘接、过盈配合和锥度配合等方式固设定子或转子槽形冲头11,槽形冲头11和气隙冲头7分布在模具中心线的两侧。既实现了利用模具冲出定、-->转子间气隙,又兼顾了冲压的效率。如图3a、图3b及图4所示,气隙冲头7刃口段的截面形状是一段有厚度的圆弧,其厚度由电机定、转子之间的气隙决定,圆弧外半径由定子内圆R定、内半径由去掉气隙后的转子外圆R转决定,当槽形冲头11为定子槽形冲头时,气隙冲头的宽度B大于定子冲片的两槽中心距b,两槽中心距b的公式为:b=2×R定×sin[360°/(2×定子槽数)]。一般地,取气隙冲头的宽度B≥b+1即可,此时可在气隙冲头7的尖角处设计出R≤0.4的圆角,以延长气隙冲头7刃口的寿命;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气隙冲头7与上固定板1配合段加厚,两段之间用斜面过渡,增加其强度。如图4所示,模具刃口位置在模具中心线的两侧,并与定、转子冲片尺寸相对应,气隙冲头7和槽形冲头11设计在一套模具上,也可调换气隙冲头7与槽形冲头11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当槽形冲头11为转子槽形冲头时,宽度B大于转子冲片的两槽中心距b,两槽中心距b=2×R转×sin[360°/(2×转子槽数)]。工作过程:在冲压时,调整好机床、模具及与定位盘中心距,将电动机冲片坯料放在模具上,在定位盘上以轴孔、键槽定位,开动机床,单槽机开始带动模具及定位盘协调动作,进行冲压工作,一个冲程冲制完成一个槽形及一段气隙,机床带动上模升起后,定位盘在分度轴的带动下转过一个夹角将电动机冲片坯料定位到下一槽位置,继续冲压至冲片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行程冲出定子槽形或转子槽形的同时,冲出定、转子之间的气隙,并且分离定子冲片和转子冲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及通用模架,上模部分由上固定板、硬垫板、冲头、卸料弹簧和卸料板组成,冲头固设在上固定板上,上固定板固定在通用模架的上模座上,卸料板、卸料弹簧与上模座连接;下模部分由下模、下固定板及调整垫板组成,下模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和调整垫板固定在通用模架的下模座上;通用模架由上模座、滚动导向单元及下模座组成,滚动导向单元固设在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后侧,其特征是:所述冲头是气隙冲头,气隙冲头固设在上固定板上,下模设有与气隙冲头对应的刃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及通用模架,上模部分由上固定板、硬垫板、冲头、卸料弹簧和卸料板组成,冲头固设在上固定板上,上固定板固定在通用模架的上模座上,卸料板、卸料弹簧与上模座连接;下模部分由下模、下固定板及调整垫板组成,下模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和调整垫板固定在通用模架的下模座上;通用模架由上模座、滚动导向单元及下模座组成,滚动导向单元固设在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后侧,其特征是:所述冲头是气隙冲头,气隙冲头固设在上固定板上,下模设有与气隙冲头对应的刃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固定板上还固设有定子或转子槽形冲头,槽形冲头和气隙冲头分布在模具中心线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电动机冲片槽切气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气隙冲头刃口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边农晨安召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兰电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