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牵伸辊前端支座密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943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46
一种悬臂式牵伸辊前端支座密封机构,轴承盖固定在牵伸箱体的前端面上且底部留有漏油孔,O形密封圈安装在轴承盖与牵伸箱体的前端面之间,外挡水板和挡油套一起固定在轴承盖上,另一O形密封圈安装在轴承盖与挡油套之间,前端轴承的内圈通过挡圈及安装在前端轴承与牵伸辊轴之间的夹紧套、内挡水板、压圈、挡油板、夹紧套和挡油环轴向定位,第三个O形密封圈安装在压圈与牵伸辊轴之间,挡油板与轴承盖组成一道迷宫式的密封方式,牵伸辊筒安装在牵伸辊轴,盖板安装在牵伸辊筒的端面,挡水圈安装在轴承盖上,在安装前端轴承的牵伸箱体的最低处钻有漏油孔,在挡水圈、挡油套和外挡水板的底部开有漏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行业中悬臂式牵伸辊类设备,具体涉及到牵伸辊前端支座的密封。
技术介绍
通常悬臂式牵伸辊前端支座的密封型式是采用在轴承端盖上加一唇形密封圈的方式。由于牵伸辊一直处于高处运转的状态,此时唇形密封圈与牵伸辊轴就处于动密封的状态,这样极易因唇形密封圈内圈磨损而出现润滑油渗漏的现象。一旦某个牵伸辊出现渗漏,往往要将几个牵伸辊全部拆卸后才能进行检修及更换零件,而且经过再次安装后的牵伸辊有些精度就很难保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密封机构,它可以有效的防止牵伸箱体内润滑油向外渗漏,而且当牵伸辊配有喷淋水管时还可以防止喷淋水渗进牵伸箱体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牵伸辊轴通过前端轴承安装在牵伸箱体的前端面上,轴承盖固定在牵伸箱体的前端面上且底部留有漏油孔,O形密封圈安装在轴承盖与牵伸箱体的前端面之间,外挡水板和挡油套一起固定在轴承盖上,另一 O形密封圈安装在轴承盖与挡油套之间,前端轴承的内圈通过挡圈及安装在前端轴承与牵伸辊轴之间的夹紧套、内挡水板、压圈、挡油板、夹紧套和挡油环轴向定位,第三个O形密封圈安装在压圈与牵伸辊轴之间,挡油板与轴承盖组成一道迷宫式的密封方式,牵伸辊筒安装在牵伸辊轴,盖板安装在牵伸辊筒的端面,挡水圈安装在轴承盖上,在安装前端轴承的牵伸箱体的最低处钻有漏油孔,在挡水圈、挡油套和外挡水板的底部开有漏水槽。这样,进入前端轴承处的润滑油绝大部分首先通过挡油环挡在了牵伸箱体内了,另有极少部分可能通过三个路线向外渗漏,而对应在此三个路线中设有O形密封圈和迷宫式的密封方式,并在牵伸箱体和轴承盖的最低处留有漏油孔,这样能有效的防止润滑油外漏;另外,喷在牵伸辊筒上的喷淋水绝大部分首先通过挡水圈挡住,小部分可能通过四个路线进入牵伸箱体内,而对应在此四个路线中设有O形密封圈和内外挡水板,并在挡水圈、挡油套及外挡水板的底部留有漏水槽,这样能有效的阻止喷淋水向内渗入。本技术的效果是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 图2牵伸辊前端支座密封结构示意图图中I.挡圈2.牵伸辊轴3.前端轴承4.牵伸箱体5.挡水圈6.牵伸辊筒7.盖板8.挡油环9. O形密封圈10. O形密封圈11.轴承盖12.挡油套13.外挡水板14.夹紧套15.内挡水板16.压圈17. O形密封圈18.挡油板19.夹紧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牵伸辊轴(2)通过前端轴承(3)安装在牵伸箱体(4)的前端面上,轴承盖(11)固定在牵伸箱体(4)的前端面上且底部留有漏油孔,O形密封圈(10)安装在轴承盖(11)与牵伸箱体⑷的前端面之间,外挡水板(13)和挡油套(12) —起固定在轴承盖(11)上,O形密封圈(9)安装在轴承盖(11)与挡油套(12)之间,前端轴承(3)的内圈通过挡圈(I)安装在前端轴承(3)与牵伸辊轴(2)之间的夹紧套(14)、内挡水板(15)、压圈(16)、挡油板(18)、夹紧套(19)和挡油环⑶轴向定位,O形密封圈(17)安装在压圈(16)与牵伸辊轴(2)之间,挡油板(18)与轴承盖(11)组成一道迷宫式的密封方式,牵伸辊筒(6)通过螺钉安装在牵伸辊轴⑵上,盖板(7)安装在牵伸辊筒(6)的端面,挡水圈(5)安装在轴承盖(11)上,在安装前端轴承(3)的牵伸箱体(4)的最低处钻有漏油孔,在挡水圈(5)、挡油套(12)和外挡水板(13)的底部开有漏水槽。工作时,其一进入前端轴承(3)处的润滑油绝大部分首先通过挡油环(8)挡在牵伸箱体(4)内了,只有极少部分可能通过三个路线向 外渗漏,而对应在此三个路线中设有O形密封圈(9) (10) (17)和挡油板(18)与轴承盖(11)组成的一道迷宫式的油封将此少部分的油挡在了前端轴承(3)与轴承盖(11)之间,并通过牵伸箱体⑷和轴承盖(11)最低处的漏油孔又回到了牵伸箱内(4),这样有效的防止了润滑油外漏;其二,喷在牵伸辊筒(6)上的喷淋水绝大部分首先通过挡水圈(5)挡住,小部分可能通过四个路线进入牵伸箱体(4)内,而对应在此四个路线中设有O形密封圈(9)(10)(17)、内挡水板(15)和外挡水板(13)将喷淋水挡在轴承盖(11)与牵伸辊轴(2)之间,并通过挡水圈(5)、挡油套(12)和外挡水板(13)底部的漏水槽流走,这样有效的阻止了喷淋水向内渗入。权利要求1.一种悬臂式牵伸棍前端支座密封机构,它由挡圈、牵伸棍轴、前端轴承、牵伸箱体、挡水圈、牵伸辊筒、盖板、挡油环、O形密封圈、轴承盖、挡油套、外挡水板、夹紧套、内挡水板、压圈、挡油板、夹紧套等组成,牵伸辊轴(2)通过前端轴承(3)安装在牵伸箱体(4)的前端面上,轴承盖(11)固定在牵伸箱体(4)的前端面上,其特征在于0形密封圈(10)安装在轴承盖(11)与牵伸箱体(4)的前端面之间,外挡水板(13)和挡油套(12) —起固定在轴承盖(11)上,O形密封圈(9)安装在轴承盖(11)与挡油套(12)之间,前端轴承(3)的内圈通过挡圈⑴安装在前端轴承⑶与牵伸辊轴⑵之间的夹紧套(14)、内挡水板(15)、压圈(16)、挡油板(18)、夹紧套(19)和挡油环(8)轴向定位,O形密封圈(17)安装在压圈(16)与牵伸辊轴(2)之间,挡油板(18)与轴承盖(11)组成一道迷宫式的密封方式,盖板(7)安装在牵伸辊筒(6)的端面,挡水圈(5)安装在轴承盖(11)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悬臂式牵伸辊前端支座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轴承盖(11)底部和牵伸箱体(4)最低处留有漏油孔。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悬臂式牵伸辊前端支座密封机构,挡水圈(5)、挡油套(12)和外挡水板(13)的底部开有漏水槽。专利摘要一种悬臂式牵伸辊前端支座密封机构,轴承盖固定在牵伸箱体的前端面上且底部留有漏油孔,O形密封圈安装在轴承盖与牵伸箱体的前端面之间,外挡水板和挡油套一起固定在轴承盖上,另一O形密封圈安装在轴承盖与挡油套之间,前端轴承的内圈通过挡圈及安装在前端轴承与牵伸辊轴之间的夹紧套、内挡水板、压圈、挡油板、夹紧套和挡油环轴向定位,第三个O形密封圈安装在压圈与牵伸辊轴之间,挡油板与轴承盖组成一道迷宫式的密封方式,牵伸辊筒安装在牵伸辊轴,盖板安装在牵伸辊筒的端面,挡水圈安装在轴承盖上,在安装前端轴承的牵伸箱体的最低处钻有漏油孔,在挡水圈、挡油套和外挡水板的底部开有漏水槽。本技术的优点是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F16J15/16GK202612624SQ20122012366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岳小红, 邓献忠 申请人: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臂式牵伸辊前端支座密封机构,它由挡圈、牵伸辊轴、前端轴承、牵伸箱体、挡水圈、牵伸辊筒、盖板、挡油环、O形密封圈、轴承盖、挡油套、外挡水板、夹紧套、内挡水板、压圈、挡油板、夹紧套等组成,牵伸辊轴(2)通过前端轴承(3)安装在牵伸箱体(4)的前端面上,轴承盖(11)固定在牵伸箱体(4)的前端面上,其特征在于:O形密封圈(10)安装在轴承盖(11)与牵伸箱体(4)的前端面之间,外挡水板(13)和挡油套(12)一起固定在轴承盖(11)上,O形密封圈(9)安装在轴承盖(11)与挡油套(12)之间,前端轴承(3)的内圈通过挡圈(1)安装在前端轴承(3)与牵伸辊轴(2)之间的夹紧套(14)、内挡水板(15)、压圈(16)、挡油板(18)、夹紧套(19)和挡油环(8)轴向定位,O形密封圈(17)安装在压圈(16)与牵伸辊轴(2)之间,挡油板(18)与轴承盖(11)组成一道迷宫式的密封方式,盖板(7)安装在牵伸辊筒(6)的端面,挡水圈(5)安装在轴承盖(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小红邓献忠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