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898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23
一种智能无叶风扇,涉及一种风扇。风扇是常用的家用电器,不用时,需要人为加以关停,经常会出现空无一人的情况下,风扇仍在运转,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转接在底座上的中空柱及位于中空柱顶部并与其垂直相连的风筒,中空柱的内腔设风机,风筒的内外壁之间留空隙作为风道,风筒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环状出风口,风筒的风道与中空柱内腔相通,所述的壳体设控制器、红外感应扫描电路,所述的红外感应扫描电路包括设于中空柱或风筒上的红外感应探头。风扇启动后,红外感应探头将信息通过红外感应扫描电路送给控制器,在无人情况下,控制器自动切断风机的供电电路,减少能源的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是常用的家用电器,且在很多公共场所也有安装,风扇启动后,不用吋,需要人为加以关停,经常会出现空无一人的情况下,风扇仍在运转,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ー种智能无叶风扇,以达到在无人情况下自动停止运转的目的。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ー种智能无叶风扇,包括壳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转接在底座上的中空柱及位于中空柱顶部并与其垂直相连的风筒,中空柱的内腔设风机,风筒的内外壁之间留空隙作为风道,风筒内壁设有开ロ向前的环状出风ロ,风筒的风道与中空柱内腔相通使空气从中空柱内腔进入风筒风道并由出风ロ排出,所述的壳体设控制风机运转的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的红外感应扫描电路,所述的红外感应扫描电路包括设于中空柱或风筒上的红外感应探头。风扇启动后,红外感应探头将信息通过红外感应扫描电路送给控制器,在无人情况下,控制器自动切断风机的供电电路,減少能源的浪费,红外感应探头设于风扇的可旋转部,当风扇摆头时带动红外感应探头一起摆动,増加红外感应探头的探測范围。同时也可配合控制器及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无叶风扇,包括壳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1)、转接在底座(1)上的中空柱(2)及位于中空柱(2)顶部并与其垂直相连的风筒(3),中空柱(2)的内腔设风机,风筒(3)的内外壁之间留空隙作为风道,风筒(3)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环状出风口,风筒(3)的风道与中空柱(2)内腔相通使空气从中空柱(2)内腔进入风筒(3)风道并由出风口排出,所述的壳体设控制风机运转的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的红外感应扫描电路,所述的红外感应扫描电路包括设于中空柱(2)或风筒(3)上的红外感应探头(4)。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智能无叶风扇,包括壳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I)、转接在底座(I)上的中空柱(2)及位于中空柱(2)顶部并与其垂直相连的风筒(3),中空柱(2)的内腔设风机,风筒(3)的内外壁之间留空隙作为风道,风筒(3)内壁设有开ロ向前的环状出风ロ,风筒(3)的风道与中空柱(2)内腔相通使空气从中空柱(2)内腔进入风筒(3)风道并由出风ロ排出,所述的壳体设控制风机运转的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的红外感应扫描电路,所述的红外感应扫描电路包括设于中空柱(2)或风筒(3)上的红外感应探头(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智能无叶风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建明廉晨龙姜泽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