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参观廊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764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参观廊道装置,包括参观廊道主体、入口舱、维修设备舱、潜水员舱以及出口舱,其中参观廊道主体为中空壳体结构便于通行并具有多个用于观看水下景观的观察窗,入口舱由两个球冠结构共同组成且具备水密门和包含供气、照明及监控等功能的控制室,维修设备舱用于存放维修设备,潜水员舱用于由其进入水中以便对参观廊道装置执行维修工作。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制造后投放到水下景区的特定位置,满足游客参观水下景观的需要,同时便于进行水下维护和修理,并具备安全保护措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下参观廊道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国内外众多作为知名景点的湖泊或近海,游览者往往希望能够深入到水下以便更近距离地观看水下世界,尤其对于那些永久性浸泡在水底的景点,游览者必须进入水下才能参观,因此,如何为游览者提供安全、便利的水下参观设备或设施,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大多为提供半潜或完全潜入式的观光船,通过人的操控进入到水下景区,游览者经由观光船下部的观察小窗来游览景色,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每次所能承载的人数有限,游览者上下观光船不便,往往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来观看景色,此外,观光船设备自身会受到外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并相应增加设备保养和人工等 的困难,可能会对水下景色的生态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对后期的维修、救援等方面并无妥善的处理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参观廊道装置,该装置可在制造后投放到水下景区的特定位置,满足游客参观水下景观的需要,同时便于进行水下维护和修理,并具备安全保护措施。按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参观廊道装置,包括参观廊道主体、入口舱、维修设备舱、潜水员舱以及出口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观廊道主体为中空的壳体结构供人通行,并在其侧壁上具有多个用于观看水下景观的观察窗;所述入口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入口处,由左右相连通的两个球冠结构共同组成,其中位于一侧的球冠结构具有用于进入入口舱的水密门和用于进入参观廊道主体的水密门,位于另外一侧的球冠结构作为控制室,内部配备有用于对参观廊道主体提供带压空气的供气系统以及整体的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所述维修设备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入口处,内部配备有多种用于对廊道装置进行维修的设备;所述潜水员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入口处配备有用于对潜水员舱执行加减压控制的加减压系统,并包括三个可开闭的通道,其中第一、第二通道的两端均配备有耐压门分别用于与参观廊道主体和维修设备舱相连通,第三通道的两端配备有承压盖用于向下与外界的水域相连通;所述出口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出口处,并具有用于离开参观廊道主体的水密门和用于离开出口舱的水密门。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口舱由左右相连通的两个球冠结构共同组成,其中位于一侧的球冠结构具有用于离开参观廊道主体的水密门和用于离开出口舱的水密门,位于另外一侧的球冠结构作为控制室,内部配备有用于对参观廊道主体提供带压空气的供气系统以及整体的照明系统和控制系统。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参观廊道主体是中空的带肋圆柱壳体,其截面直径为2500mm 4000mm。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参观廊道主体的侧壁上具有10 30个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直径为500mm 800mm,并具备厚度为85mm 120mm的双层玻璃。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观察窗包括与水相接触的外观察窗玻璃和处于廊道主体内侧的内观察窗玻璃,该外、内观察窗玻璃分别安装在外、内观察窗座上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中空夹层,所述内观察窗座上设置有进气阀和排气阀,其中进气阀的一端与供气管路相连,另外一端通过通路与所述中空夹层相连通,所述排气阀的一端通过通路与所述中空夹层相连通,另外一端分别通过通路与用于排出夹层中水的排水阀和用于放入窗外·水的进水阀相连通。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参观廊道主体的相对于观察窗的另一侧壁内部用于安装参观廊道装置的强电缆管路、弱电缆管路、空调回风管、空调送风管以及喷淋管。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参观廊道主体的顶部配备有照明灯具和扶手。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潜水员舱和维修设备舱均是直径为2000mm 3000mm的球状结构。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参观廊道主体的外部配备有多个维修平台,以便维修人员在水中执行维修操作。按照本技术的水下参观廊道装置,可以长期浸泡在水中并便于游览者的水下参观,此外,通过配备多种安全和维修设施,能够保证安全性和维修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I是按照本技术的水下参观廊道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沿着图I中B-B截线所获得的用于显示参观廊道主体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I中A-A截线所获得用于显示入口舱和潜水员舱的剖视图;图4是按照本技术的双层观察窗的结构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I参观廊道主体2入口舱3维修设备舱4潜水员舱5出口舱6观察窗7球冠结构8-9水密门10通道11耐压门12照明灯具13扶手14水槽15维修平台16外观察窗玻璃17外观察窗座18内观察窗玻璃19内观察窗座20中空夹层21-22压紧螺母23密封圈24进气阀25排气阀26进水阀27排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I是按照本技术的水下参观廊道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如图I中所示,按照本技术的水下参观廊道包括参观廊道主体I、入口舱2、维修设备舱3、潜水员舱4以及出口舱5等部分。参观廊道主体I是中空的壳体结构,以便供人通行。考虑到水下应用的功能特殊性和制造工艺上的因素,参观廊道主体I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是直径为2500mm 4000mm、例如直径3150mm的中空的带肋圆柱壳体,由此在方便通行的同时,能够强化其结构强度并适于水压较大的应用场合。在参观廊道主体I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用于观看水下景观的观察窗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观廊道主体I的侧壁上具有10 30个观察窗6,这些观察窗的直径为500mm 800mm,例如750mm,并具备厚度为85mm 120mm的双层玻璃。这样,在方便游览者向外观察的同时,能够保证必要的抗水压强度。如图I和图3中所示,入口舱2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I的入口处,由左右相连通的两个球冠结构7共同组成,其中位于图中右侧的球冠结构具有用于进入入口舱的水密门8和用于进入参观廊道主体的水密门9,位于图中左侧的球冠结构作为控制室,内部配备有用于对参观廊道主体I提供带压空气的供气系统以及整体的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同样如图I中所示,出口舱5可以如同入口舱2类似地进行设置,由左右相连通的两个球冠结构7共 同组成,其中位于图中左侧的球冠结构具有离开参观廊道主体的水密门和用于离开出口舱的水密门。作为选择地,可以将位于图中右侧的球冠结构设定为控制室,并在其内部配备用于对参观廊道主体I提供带压空气的供气系统以及整体的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如果观察窗6破损或参观廊道主体I大量漏水时,迅速关闭位于参观廊道末端的水密门,此时,滞留在参观廊道内的游客可以上浮到参观廊道顶端,拉住设于顶端的扶手13,由于顶端会有空气形成气腔,可以满足一段时间的呼吸需要。此时,在入口舱或出口舱的控制室开启供气系统向廊道主体内供给压力略大于舱外水压的带压空气,由此逐步将水压出廊道外,同时也给游客提供呼吸用气。当水全部排出廊道后,开启水密门,游客转移出参观廊道,维修人员进入以进行维修。通过对入口舱和出口舱的上述构造,可以以占用空间较小的结构防止水对参观廊道主体的渗漏,并在万一发生渗漏的情况下,能够方便、快速进行处理及人员安全保护措施。如图I中所示,维修设备舱3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参观廊道装置,包括参观廊道主体、入口舱、维修设备舱、潜水员舱以及出口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观廊道主体为中空的壳体结构供人通行,并在其侧壁上具有多个用于观看水下景观的观察窗;所述入口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入口处,由左右相连通的两个球冠结构共同组成,其中位于一侧的球冠结构具有用于进入入口舱的水密门和用于进入参观廊道主体的水密门,位于另外一侧的球冠结构作为控制室,内部配备有用于对参观廊道主体提供带压空气的供气系统以及整体的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所述维修设备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入口处,内部配备有多种用于对廊道装置进行维修的设备;所述潜水员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入口处配备有用于对潜水员舱执行水压控制的加减压系统,并包括三个可开闭的通道,其中第一、第二通道的两端均配备有耐压门分别用于与参观廊道主体和维修设备舱相连通,第三通道的两端配备有承压盖用于向下与外界的水域相连通;所述出口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出口处,并具有用于离开参观廊道主体的水密门和用于离开出口舱的水密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参观廊道装置,包括参观廊道主体、入口舱、维修设备舱、潜水员舱以及出口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观廊道主体为中空的壳体结构供人通行,并在其侧壁上具有多个用于观看水下景观的观察窗; 所述入口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入口处,由左右相连通的两个球冠结构共同组成,其中位于一侧的球冠结构具有用于进入入口舱的水密门和用于进入参观廊道主体的水密门,位于另外一侧的球冠结构作为控制室,内部配备有用于对参观廊道主体提供带压空气的供气系统以及整体的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 所述维修设备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入口处,内部配备有多种用于对廊道装置进行维修的设备; 所述潜水员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入口处配备有用于对潜水员舱执行水压控制的加减压系统,并包括三个可开闭的通道,其中第一、第二通道的两端均配备有耐压门分别用于与参观廊道主体和维修设备舱相连通,第三通道的两端配备有承压盖用于向下与外界的水域相连通; 所述出口舱设置在参观廊道主体的出口处,并具有用于离开参观廊道主体的水密门和用于离开出口舱的水密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下参观廊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舱由左右相连通的两个球冠结构共同组成,其中位于一侧的球冠结构具有用于离开参观廊道主体的水密门和用于离开出口舱的水密门,位于另外一侧的球冠结构作为控制室,内部配备有用于对参观廊道主体提供带压空气的供气系统以及整体的照明系统和控制系统。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水下参观廊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铭喻卫宁王学军刘晓辉张碧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