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轨道板由混凝土和增强筋组成,增强筋在轨道板内沿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分布,且轨道板内部的增强筋不需绝缘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有绝缘措施轨道板耐久性不足等问题,具有耐久性好、轨道电路传输距离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混凝土构件,具体设计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我国传统铁路普遍采用有砟轨道,但有砟轨道会在列车疲劳荷载作用下道床逐渐松弛,平顺度变差,维修工作量大等因素而不能满足高速铁路建设的需求。无砟轨道系统因其具有变形小、可靠度高、承载能力强、日常维修量少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无砟轨道主要有板式无砟轨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两种形式,板式无砟轨道在我国广泛采用,轨道板是板式无砟轨道中的关键混凝土结构构件。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是以钢轨作为传输信号的载体,这将导致板式无砟轨道电 路传输方面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无砟轨道的轨道板中钢筋网与轨道电路所形成的感应阻抗将缩短信号传输距离;第二是流经钢轨的部分回流造成轨道板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影响轨道结构的耐久性。轨道电路传输长度的缩短,不仅需要增加电务设备和运营阶段的维修费用,甚至可能会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输安全。为了解决轨道板中的钢筋网与谐振式电路引发电磁感应,降低轨道电路传输长度的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是采用环氧涂层钢筋和绝缘卡等绝缘措施来提高轨道电路的传输长度。ZL201020665862. 3公开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该专利即是通过在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间采用绝缘措施来满足轨道电路绝缘要求。ZL 200620032913. 2公开了一种绝缘型预应力框架轨道板,ZL200620032914. 7公开了一种绝缘型普通轨道板,这两个专利均采用(I)纵向钢筋采用环氧树脂绝缘涂层钢筋,(2)横向和纵向钢筋节点加垫绝缘材料两种技术途径来实现轨道板的绝缘,从而满足轨道电路传输要求;ZL200920141725. 7亦是通过轨道板内纵向钢筋采用绝缘涂层钢筋的技术方式。目前采用绝缘措施来满足轨道电路传输要求的技术途径存在以下问题(I)在纵横向钢筋交叉点处采用绝缘套管,该办法由于纵横向钢筋交叉点非常多,实施效果难以保证;(2)在绝缘套管附近会造成应力集中,同时绝缘套管为高分子材料,其耐久性可能不能满足轨道板设计使用寿命要求;(3)环氧涂层钢筋在吊装、加工(弯曲)、搬运、绑扎和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都可能会发生损坏涂层的问题,会影响绝缘效果;(4)位于混凝土中的环氧涂层及绝缘卡可能会影响轨道板的耐久性。基于目前有绝缘措施轨道板存在的问题,急需开发一种新型无绝缘措施的轨道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有绝缘措施轨道板存在的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新型无绝缘措施轨道板,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耐久性不足等问题,而且制备出的轨道板能有效提高轨道电路传输距离,为提高无砟轨道电路信号传输距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这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由混凝土和增强筋组成,增强筋在轨道板内沿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分布。上述的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筋为玄武岩纤维筋、玻璃纤维筋、碳纤维筋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的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筋表面为螺纹状。上述的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轨道板内部的增强筋不需绝缘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机理影响轨道电路传输长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轨道电路与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网产生电磁感应而导致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玄武岩纤维筋、玻璃纤维筋、碳纤维筋等不具有磁性的增强筋代替普通钢筋,使这种轨道板内部不会产生电磁感性,从而大大提高轨道电路传输长度;采用这种方式时,省去了轨道板中大量可能会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绝缘卡、塑料套管等材料,同时由于玄武岩纤维筋、玻璃纤维筋、碳纤维筋等具有远优于钢筋的耐腐蚀性,从而使这种无绝缘措施轨道板具有极好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I)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无绝缘措施轨道板不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轨道电路的传输距离;(2)去除了现有普通轨道板中的绝缘卡以及环氧树脂涂层,有效提高了混凝土轨道板的耐久性;(3)所制备的轨道板耐久性极好,不存在钢筋锈蚀等耐久性问题;(4)所制备的轨道板环境适应性好,在潮湿和雨天环境下亦能很好的保证传输距离;(5)螺纹状增强筋表面有效提高了增强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轨道板整体性好。本技术可以用于多种型式轨道板的制备,如单元板、纵联板等;也可以用于地铁轨枕板等混凝土构件的制备。附图说明图I为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示意图。图中1_混凝土,2-横向增强筋,3-纵向增强筋。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结合具体实施例参见附图说明如下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由混凝土(I)和增强筋组成,增强筋包括横向增强筋(2)和纵向增强筋(3),所采用的增强筋为玄武岩纤维筋、玻璃纤维筋、碳纤维筋中的一种或几种,增强筋表面为螺纹状,轨道板内部的增强筋不需绝缘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由混凝上和增强筋组成,增强筋在轨道板内沿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分布。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筋为玄式岩纤维筋、玻璃纤维筋、碳纤维筋中的一种或几种。3.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筋表面为螺纹状。4.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轨道板内部的增强筋不需绝缘处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轨道板由混凝土和增强筋组成,增强筋在轨道板内沿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分布,且轨道板内部的增强筋不需绝缘处理。本技术解决了目前有绝缘措施轨道板耐久性不足等问题,具有耐久性好、轨道电路传输距离长等优点。文档编号E01B1/00GK202610660SQ20122015921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化建, 易忠来, 谢永江, 谭盐宾 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绝缘措施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由混凝上和增强筋组成,增强筋在轨道板内沿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建,易忠来,谢永江,谭盐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