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纤维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732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毡,包括硬质纤维毡和软质纤维毡,所述硬质纤维毡和软质纤维毡叠合在一起。所所述的硬质纤维毡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混合制成的面密度大于等于1000g/m2的混合纤维毡;所述的软质纤维毡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混合制成的面密度小于1000g/m2的混合纤维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不同密度的复合纤维毡包含不同的密度层次,既可以节约粘合剂,又彻底避免了零件粘接不牢,分层的风险,可以有效的提高纤维毡的声学性能,从而提高零件的隔音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用于制造汽车内饰零部件的不同密度的复合纤维毡
技术介绍
纤维毡一般用于汽车中的隔音、隔热零件中,一般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低熔点纤维通过气流成网,梳理成网等方式制造成纤维毡片材,再成型为各种汽车零件。传统的纤维毡密度前后一致,纤维毡的声学性能较差,从而造成零件的隔音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不同密度的复合纤维毡,以有效提高纤维毡的声学性能,从而提高零件的隔音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ー种复合纤维毡,包括硬质纤维毡和软质纤维毡,所述硬质纤维毡和软质纤维毡叠合在一起。在本技术中,进ー步的,所述的硬质纤维毡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混合制成的面密度大于等于1000g/m2的混合纤维毡;所述的软质纤维毡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混合制成的面密度小于1000g/m2的混合纤维毡。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不同密度的复合纤维毡包含不同的密度层次,既可以节约粘合剂,又彻底避免了零件粘接不牢,分层的风险,可以有效的提高纤维毡的声学性能,从而提高零件的隔音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歩的解释。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ー种不同密度的复合纤维毡包括硬质纤维毡I和软质纤维毡2,硬质纤维毡I和软质纤维毡2采用棉纤维、聚酯纤维或低熔点纤维为原材料,通过梳理成网的方式制造成毛毡。硬质纤维毡I的密度高,软质纤维毡2的密度低;然后在热风成型设备中,将硬质纤维毡I和软质纤维毡2通过熔接叠合在一起,形成不同密度的复合纤维毡。硬质纤维毡I对着发动机ー侧,为高密度,隔音性能好;软质纤维毡2对着驾驶侧,为低密度,较软,吸音性能好。硬质纤维毡I的高密度和软质纤维毡2的低密度是相对的,根据要求的声学性能的不同有所不同。所述的硬质纤维毡I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混合制成的面密度大于等于1000g/m2的混合纤维毡。所述的软质纤维毡2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混合制成的面密度小于1000g/m2的混合纤维毡。硬质纤维毡I、软质纤维毡2中的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三者的比例任意,只要面密度满足要求,符合声学性能要求,满足隔音等的效果即可。其中的低熔点纤维一般是指熔点在110 180度的纤维。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纤维毡,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纤维毡(I)和软质纤维毡(2),所述硬质纤维毡(I)和软质纤维毡(2 )叠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纤维毡(I)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混合制成的面密度大于等于1000g/m2的混合纤维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质纤维毡(2)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混合制成的面密度小于1000g/m2的混合纤维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毡,包括硬质纤维毡和软质纤维毡,所述硬质纤维毡和软质纤维毡叠合在一起。所所述的硬质纤维毡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混合制成的面密度大于等于1000g/m2的混合纤维毡;所述的软质纤维毡是由棉纤维、聚酯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混合制成的面密度小于1000g/m2的混合纤维毡。本技术的不同密度的复合纤维毡包含不同的密度层次,既可以节约粘合剂,又彻底避免了零件粘接不牢,分层的风险,可以有效的提高纤维毡的声学性能,从而提高零件的隔音效果。文档编号D04H1/4382GK202610513SQ20122028644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黄利平, 李根兴, 严诚, 宋志辉, 张桂明, 何世明 申请人:南京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纤维毡,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纤维毡(1)和软质纤维毡(2),所述硬质纤维毡(1)和软质纤维毡(2)叠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利平李根兴严诚宋志辉张桂明何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