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炉出残铁地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705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炉炉前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停炉出残铁地坑,其特征在于,坑体设于残铁沟的尾端,坑体与残铁沟之间设有缓冲罐,缓冲罐两侧出口分别与缓冲沟相连,缓冲沟的一侧与坑体之间设有5-6个流铁嘴,在缓冲沟内对应于每个流铁嘴位置分别设有闸板。所述坑体底部布满若干个容铁格槽,容铁格槽深500-10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地面作业处理残铁,不使用无头罐,节省无头罐翻铁后的修复工作量和成本。2)闸板的设置可用于调整放铁速度,有利于放铁操作顺畅。3)容铁格槽的设置便于排气和后期清理残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炉炉前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停炉出残铁地坑
技术介绍
在高炉炉前生产中,由于炉台标高不足,出放残铁不能配整罐,只能配无头罐,但是残铁流动性差,出铁时间长,容易造成凝罐,翻铁后铁罐损坏严重,每个罐修复的费用要7-8万元,一次出残铁需无头罐20多个,费用太大。另外配无头罐后,铁沟要提高,不利于炉头处理残铁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停炉出残铁地坑,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地面作业处理残铁,不使用无头罐,节省无头罐翻铁后的修复工作量和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停炉出残铁地坑,坑体设于残铁沟的尾端,坑体与残铁沟之间设有缓冲罐,缓冲罐两侧出口分别与缓冲沟相连,缓冲沟的一侧与坑体之间设有5-6个流铁嘴,在缓冲沟内对应于每个流铁嘴位置分别设有闸板。所述坑体底部布满若干个容铁格槽,容铁格槽深500-10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地面作业处理残铁,不使用无头罐,节省无头罐翻铁后的修复工作量和成本。2)闸板的设置可用于调整放铁速度,有利于放铁操作顺畅。3)容铁格槽的设置便于排气和后期清理残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停炉出残铁地坑,其特征在于,坑体设于残铁沟的尾端,坑体与残铁沟之间设有缓冲罐,缓冲罐两侧出口分别与缓冲沟相连,缓冲沟的一侧与坑体之间设有5?6个流铁嘴,在缓冲沟内对应于每个流铁嘴位置分别设有闸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炉出残铁地坑,其特征在于,坑体设于残铁沟的尾端,坑体与残铁沟之间设有缓冲罐,缓冲罐两侧出ロ分别与缓冲沟相连,缓冲沟的一侧与坑体之间设有5-6个流铁嘴,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肇德胜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